乡镇卫生院疝气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论文_夏善雨

乡镇卫生院疝气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论文_夏善雨

夏善雨

(江苏省淮安市开发区南马厂卫生院 江苏 淮安 223000)

【摘要】 目的:研究乡镇卫生院实施疝气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48例疝气修补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48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95.83%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所应用到的药物包括5中类型,分别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加酶抑制剂类、硝基咪唑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术前有33例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74%,术后13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26%。术前22例患者在半小时~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占47.8%;术前11例在2h以上应用抗菌药物,占23.9%。结论:疝气修补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存在指证把握不准确,用药时机不准确,种类选择多,用药时间长及存在滥用药等情况,需要逐步实施规范管理,加快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98-0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PAP)能够很好的降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SSI),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存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提升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这是医院管理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48例疝气修补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卫生院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48例疝气修补术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未见有切口出现感染的情况;运用自制围手术期I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实施回顾性分析,嘱咐患者进行逐一进行填写,详细记录术前首次用药时间、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以及术后用药时间等等。

1.2 方法

依据2009年3月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统一的评定。大部分I类切口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如病情需要,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给药方法、起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麻醉开始或者术前的0.5~2h第一次给药。(1)量化指标的确定:确定抗菌药物的疗程、种类、平均费用、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作为量化指标,根据此来制定调查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调查表填写:设计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表格,其中包括患者的用药情况、基本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等等。通过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其进行负责,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逐步的填写,将所得的资料录入计算机内。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用X?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48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95.83%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所应用到的药物包括5中类型,分别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加酶抑制剂类、硝基咪唑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术前有33例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74%,术后13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26%。术前22例患者在半小时~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占47.8%;术前11例在2h以上应用抗菌药物,占23.9%。

3.讨论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更好的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但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者滥用,会促进菌群失调以及出现细菌耐药性,导致二重感染出现,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负担。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实施细则”,提升临床医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抗菌药物的费用有效下降。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作用是无需置疑的,但是并不是每个手术都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虽然2012年3月5日卫生部发布《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中规定,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原则上不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但是,仍然具有用药指证把握不严的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扩大化,用药起点偏高的情况。要依据常见抗菌药物、致病菌的手术部位、抗菌谱、抗菌药物以及手术类型组织浓度分布特点,选择组织渗透性好、杀菌力强、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以及抗菌谱广的药物。预防有效的关键是保证给药时间正确,在实施麻醉诱导开始时或者术前0.5~2h进行预防性用药,静脉给药。

本文通过对所选的48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95.83%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有33例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74%,术后13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26%。术前22例患者在半小时~2小时应用抗菌药物,占47.8%;术前11例在2h以上应用抗菌药物,占23.9%。一些临床医生认为医院的无菌条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没有认识到精细的无菌操作以及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无法被抗菌药物所取代,自己认为有效进行术后感染预防单纯靠抗菌药物实施。

综上所述,疝气修补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存在指证把握不准确,用药时机不准确,种类选择多,用药时间长及存在滥用药等情况,需要逐步实施规范管理,加快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山松,吴洪平.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8例[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145-146.

[2] 黄海平.疝补片修补术在胃肠疝气中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30(08):69-70.

[3] 汪大海,戴永泽,杨勇,石坚.开放式后入路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10例[J].中国民康医学.2012,45(11):246-247.

[4] 张跃珍.干预后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应用抗菌药合理性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3(06):128-129.

[5] 江涛,李平,周旭坤,等.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6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34(03):478-479.

论文作者:夏善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乡镇卫生院疝气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论文_夏善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