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立德树人”思想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论文_吴魏

浅谈“立德树人”思想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论文_吴魏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0

立德树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中的主题,其实质就是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之人。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1.从“德”到“立德”。中国自古就强调“德”的重要性,《尚书?尧典》中称赞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周王朝前期的统治者尚“德”,他们认为夏、商两个王朝衰亡的原因就是“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他们还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要“疾敬德”,并提出了敬天、明德、慎罚、保民的治国理念,其中“明德”之义在于统治者的修身正心,在于教化百姓。孔子强调道德是礼制的基础,道德的教化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因此他告诫统治者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就是要用以德服人,用德政来实行统治。《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对于个人之“德”的内涵,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讲了“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意思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应宽容博大又缜密坚实,温和纤柔又自强自立,诚实自持又谦虚恭敬,才能出众又恭敬谨慎,恭顺可亲又果断刚毅,正直无私又温和近人,粗犷豪放又收敛约束,刚正不阿又充实不虚,努力奋发又一心向善。当然仅仅有“德”还不行,关键是要“立德”,这就是所谓“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立德”这个词出自《左传》一书,说的是“三不朽”,那就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从叔孙豹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立德”这一“不朽”最高,也最难。所以,从古至今,我们才会不断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是根本,一个人没有了德,他所立的功和留下的言论也是值得怀疑的。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说“立德”强调的是内在的道德品质,“树人”强调的就是外在的实践能力。“树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管子?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段话集中体现了管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的深刻认识。管仲的“树人”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含着以道德培养、教化百姓为宗旨的道德教育,以促进生产、稳定社会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以及废私立公的终身教育等理念。这些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当今的国情与管仲时期有着很大差别,今天的“树人”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才,这是人民和国家所期待和期盼的。那么,“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于什么呢?那就是教育,特别是学校的教育。据《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人将其概括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内容涵盖了思想道德培育、个人素质培养、文理知识的学习和军事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当时来说算是很全面的教育了,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后来,孔子开私人办学的先河,倡导“有教无类”,他教育学生的内容也是德行和才能并重,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并举。直到今天,学校仍旧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也是当今教育的根本宗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说“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从“立德”“树人”的关系看现代教育的三个层次

1.“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立德”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立德树人”所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和谐发展之人,只有这样才属于符合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然而,“立德树人”也是有层次的,其内在逻辑是:树人为本,立德为先。教育的根本在于树人,但欲树人,必先立德。我们盼望和需要的当然是德才兼备的“圣人”,而最不希望出现的是小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俗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因为这种人内心阴险狡诈,为达私利不择手段,更可怕的是他还有一定的学识和才能,所以难于防范,危害性更大。当今社会上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其幕后的操作者都是那些有才无德的小人。也就是说,德不立,不能为人,也不能成才。这是成人、成才之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2.现代教育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培养有德之人。要“树人”,先“立德”。现代学校教育应该以“立德”为先,在各学科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知书达理,懂得做人之道,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第二个层次是使学生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德还要有才,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应的能力,这是一个人毕业后立足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基本条件。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禀赋,有针对地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当前,中学基本都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包含文学、数学、音乐、戏剧等各个领域,学生对哪一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报哪个科目。此外,还有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团队活动等,它们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轻松、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三、如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立德树人”思想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因为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总是与一定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意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具有自然代码和文化代码双重特性,这自然使思想教育性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忽视思想教育内容。包括语文在内的中小学所有课程都有“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而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促进其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从教学方法上来说,首先,要打破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将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上,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其次,美育是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当然,这种审美观不是像美术那样直观,而是要学生建立起欣赏美的能力、运用美的技能和感受美的积极人生态度。再次,语文教师在出考试题目或作文题时,应该注重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其中。从近年中高考的语文试卷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考题明显地突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试题引领着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全方位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平时命题时也应该向这方面靠拢,这样既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贴近“大考”的命题方向,总结答题“技巧”,更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道德理念、爱国精神、民族气节等内化于心。

除了教学方法外,语文教师还要“以师为范”,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模范作用。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学生的问题。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带着“爱”去教每一位学生,因为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之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而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应改进教学方法,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这既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对现代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应。

参考文献

[1]《尚书?召诰》。

[2]《尚书?蔡仲之命》。

[3]《论语?为政》。

[4]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论文作者:吴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浅谈“立德树人”思想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论文_吴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