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集中培训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文章论文

提升集中培训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文章论文

提升集中培训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文章

杨和平(安徽宣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 提升培训质量,我们需要做好三个方面文章:课程设计拒绝碎片化,聚焦主题,突破一点;教师授课拒绝一讲到底,要以师为本,重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培训管理拒绝一签了之,要优化管理,细化服务,持续跟进。

[关键词] 集中培训;质量;课程;互动;管理

教师培训尽管有多种形式,且各地均已开始走“混合式培训”之路。但就现状而言,基于“班级授课制”的“集中培训”依然是最主要的培训形式。

本文,我们从三个角度阐释如何提升集中培训质量。

一、课程设计拒绝碎片拼盘,要聚焦主题,突破一点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查询渠道,统计了50份教师集中培训方案的课程设计,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课程设计都是“碎片化拼盘式课程”,多是先确定授课专家,再根据授课专家提供的课题,拼凑“课程方案”。某高校在实施“国培计划”集中培训时,竟然没有课程设计,甚至第二天的课程在前一天临时确定。有一所高校,在承办有“明确主题”的国培计划时,课程安排枉顾主题,甚至不知主题。今年暑假,我校在联系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组织集中培训时,提出“聚焦主题”的培训要求,承办方多表示组织困难。

头盔结构部位如图1所示。帽体则采用了EPP是发泡聚丙烯的缩写(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种新型泡沫塑料的简称。EPP以其独特而优越的性能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环保新型抗压缓冲隔热材料。响应“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由于EPS自身很好的抗老化,抗腐蚀的特性,几乎不会自然分解,由此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对我们生存的空间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放弃了传统的的EPS材料。而EPP材料对人体无毒且没有气味,可100%循环使用且性能几乎毫不降低,是实在的新型环保泡沫塑料。

这种“碎片化拼盘式”集中培训,从内容上看,往往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并不能引导教师深入思考某个教学问题,很难在某个问题、某个点上实现突破,培训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那么,集中培训为什么“盛行碎片拼盘”,而“少有主题聚焦”呢?一是组织者的惰性。碎片化拼盘操作简单,只要有人讲课就行了,至于讲什么,由讲课者确定好了。二是政策原因。现行集中培训,多要走招标程序。从立项到招标、中标,从中标到实施培训,时间通常很短。“聚焦主题”的专业性极强的培训,在课程设置、专家遴选及专家围绕主题的课程开发和备课,都存在困难。且由于中标价格低,也导致主办方不能组织专家围绕主题进行课程开发。还有“实施单位”和“中标单位”不一致的现象,“实施单位”并不清楚“培训要求”,就走“碎片拼盘”培训之路。三是认识不足。从现状看,无论是培训的购买方、承办方,还是授课教师和受训者,都没有深刻认识到培训“主题聚焦”的重要性。

“聚焦主题,突破一点”的培训,会大大提高培训效益和质量。我们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工作坊坊主培训项目”为例,他们的课程设计“聚焦坊主素养和工作”,课程设计如下:1.工作坊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文件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核心素养和技能);2.工作坊发展模式(教师工作坊模式);3.工作坊的管理(教师工作坊管理方法与经验);4.工作坊成员团队精神打造(教师工作坊成员团队合作);5.研修主题设计与实施(教师工作坊研修主题设计与实施,典型案例);6.线下支持的作用与典型案例(工作坊成员线下活动开展策略、优秀案例);7.课程资源生成与使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资源生成与使用);8.坊主自身素质建设(坊主自身能力建设展示、实践);9.坊主与成员及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坊主与成员及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及经验交流、实践);10.实践运用与反思(扎根学校、行动研究经验交流、实践);11.成果提炼与展示(片区汇报、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由于“聚焦主题,突破一点”,这次培训尽管在前期组织上有诸多问题,但学员对培训管理满意率达到了99%,对培训质量满意率达到了98%。

3.2.2 慢行道路面的材料选择 现今绿道慢行系统路面的材料主要有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彩色沥青路面、塑木栈道、石材铺装路面和透水混凝土路面等,透水混凝土因其高透水性、高蓄水性、良好的装饰性以及抗污染、易维护等特性成为近几年使用较多的路面材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能使雨水迅速渗透,补充地下水,改善绿道周边植物的生长条件和调整生态平衡,能够在绿道内部达到雨水的自循环利用。

可是,我们在大量的教师“集中培训”课堂上,对“一讲到底”却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

二、教师授课拒绝一讲到底,要以师为本,重视互动

这,也是导致集中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是有意安排,轮流分享。例如,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们安排一位学员主持会议,一位学员进行课前学习分享,一位学员课后总结分享,通过“主持”“分享”,促进学员互动。二是教师提问,学员分享。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组织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想法。三是分组讨论,典型发言。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学员就某些问题进行“有领导”或“无领导”讨论,然后归纳小组观点,选定代表分享。四是情景模拟,体验教学。我们在研修某个问题时,可以组织学员进行相关问题的情景模拟,让学员在情境中感受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五是课堂留白,安静写思。授课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在时间上留白,提醒学员思考问题,并在笔记本上写下理解的关键点。这样的互动,可以理解成静态的互动。六是网络研讨,自由发言。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信群、论坛等平台,组织参训学员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自由发言。这样互动的优势是及时、大众、交互、高效。

图1所示为单相PWM整流的拓扑图,Un和In分别为电路交流侧的电压和电流,Rn为线路电感,Ln为交流侧电流,Udc为直流侧电压,C2为直流侧储能电容,单相PWM整流电路主要通过将交流能量通过IGBT的开关状态转换成直流能量,通过调整不同开关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控制直流侧电压的大小,同时保证交流侧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为同相位,保证单位功率因数的能量传输。

我们都清楚一个事实:如果在中小学常态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位教师一讲到底,我们一定会万分诧异,课堂怎能是这个样子呢?

从教学本质上看,无论是中小学的常态课堂,还是成人的集中培训课堂,都是一种学习活动。而学习的关键,不仅在“教”,更在“学”,学生、学员参与互动学习的频率,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邓彤在《跨界看语文》一文中,曾将语文教学与体育训练、医生看病、相声学习进行类比,强调学理,强调学本身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只有教师的“一讲到底”,没有学生的学习参与训练,学习只能是隔靴搔痒,往往会眼高手低。

从注意力角度看,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注意力要想保持长时间的静态集中,都是极为困难的。而互动式的课堂,参与式学习,体验式的教学,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都有利于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提升学员注意力的集中度和时间长度。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聚焦主题,突破一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我们以《义务教育语文学科培训标准》为例,“标准”将“语文教师培训课程”划分为“6个培训领域”“20个核心能力项”“52个研修主题”“464个专题课程”,其中“464个专题课程”包括“理论课程160个专题及其内容要点”和“实践课程304个专题及其内容要点”。如果按照“标准”制定的“专题”进行课程设计,每次培训“聚焦一个主题,突破一个专题”,那么,我们的培训就不会乱点鸳鸯谱,浮光掠影,大而化之。就可能走出“年年培训,年年重样,结果还是年年原样”的窘境。

从教学反馈看,只有教师的“一讲到底”,教师难以从学习者那里获取有益的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应该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学员的思维障碍在哪里,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策略。二是学员的讨论也为教师打开思维空间。任何人的思维都有盲区,学员的讨论参与,对教师和学员间都有积极的启发。“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师为本,组织互动”呢?

既然如此,我们的集中培训就必须拒绝“一讲到底”,而要像中小学课堂“以生为本”一样,集中培训课堂要“以师为本”,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把教师的“学”放在第一位。

他自诩为正宗的武汉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开口闭口就是“你们乡里人……”,可这儿所有的“乡里人”都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瞧不起这个吃软饭的家伙。

调查结果显示,仅36.44%的学生有转专业意向,换句话说即使全部放开转专业也不会出现全部的学生都转专业的场面。从学校层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职院目前允许转专业率10-20%,最大可以接受转专业率为50%以上。作者本人所在学校已经实现60%可以转专业(学习成绩在所在专业前60%者,可在同一校区二级学院内申请转专业),只是有条件限制而已。

三、培训管理拒绝一签了之,要细化服务,持续跟进

提高集中培训质量,我们还需要在管理上做好文章。

1.避免“一签了之”。做培训管理,不仅仅是签签字。我们不能将“合同”一签了之,完全把培训推给第三方。我们不能让教师参与培训时一签了之,对于教师“即签即走”,也视若无睹。我们也不能在签批账目时一签了之,对于培训是否有成果也一概不问。合同签了,我们要监督执行,要管理课程设置,要过问师资安排,要确保落实到位。教师到签了,人是否在。人在了,心是否在。这要设法去理一理,要设法对教师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做一点文章。在签批账目的时候,要过问一下,培训的成果在哪里,有没有可以拿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成果。只要我们能做到,不“一签了之”,我们的培训,就能不输在起跑线上。

2.努力“优化管理”。一是优选培训场地。“有满足项目需要的教室,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功能完善,教学设备、网络设施与网络资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食宿、医疗、安全、卫生条件”。二是优化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人数足够、结构合理,人员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管理严谨”,“班主任对业务熟悉、责任心强、能认真履行职责”。三是实施自主管理。建立结构合理、职责明确的班委会,通过班委会实施自主管理,将班集体建成学习共同体。四是健全管理制度。学员考勤怎么办,班务怎么管,学时怎么算,宣传怎么做,简报怎么编等,要做到“制度健全,运行顺畅”。

3.尽量“细化服务”。从本质上看,“服务”也是管理的一部分。但“常规意义上的管理”居高临下,是在“管”,是在“理”。而“服务”是一种平视,是“讲情”。为了做好集中培训,我们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以情动人”,用服务去贴心,暖心,以让受训者感到温馨。冯韬在《提高中小学幼儿教师集中培训质量的探索》一文中这样描述他们的服务:“培训管理团队不分领导和职工,全心全意为参训学员服务。集中培训学员报到期间,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职工,管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帮助每一位参训学员,让每一位参训学员感受到电大教师的热情。集中培训期间,培训班班主任每天24小时待机,随时关注参训学员的电话以及班级微信群信息,学员有任何的住宿、用餐、上课等情况的反馈,班主任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反馈管理团队,第一时间整改。集中培训结束时,管理团队当场把培训结业证书发到参训学员的手中。通过管理团队的服务,让学员感受到集中培训期间住宿如家,同学如亲人,老师如导师。”这样细致的、贴心的服务,是提升集中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研究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弹性车轮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其抗脱轨性优于刚性车轮,尤其在空载工况下较刚性车轮更具有优越性。

4.做到“持续跟进”。很多集中培训,之所以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年年培训,年年一样,几乎没有成效,与没有“持续跟进”有很大关系。要提升集中培训质量,就必须在培训结束后,持续跟进,推进培训的成果转化。一是跟进学员的“写”。培训前后,我们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参训学员积极写起来,写参训的心得体会,写随笔,写论文,通过写,反思得失,将学习所得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在培训结束后,要跟进“写”的成果,要对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杜绝不了了之。二是跟进形成性成果的“编”。培训必须留痕,留痕必须反映培训的成效。在培训结束后,我们要跟踪培训成果的汇编,既要有培训过程的“资料痕”,也要有学员的“心得体会”或“论文随笔”等“成果痕”。项目成果要“档案健全,分类合理,装订整齐美观”。三是跟进学员的“用”和“变”。通过实地调研,观课、访谈、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参训后“应用”了哪些在培训中学到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相对过去而言,培训给学员带来了哪些“发展”等。持续跟进,既是用“跟进”倒逼培训过程的扎实落实,也是在用“跟进”推进培训的成果转化。

如是,课程设计做到“聚焦主题,突破一点”,教师授课做到“以师为本,注重互动”,组织管理做到“细化服务,持续跟进”,那么,我们的集中培训质量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冯韬.提高中小学幼儿教师集中培训质量的探索——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区培计划”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41.

[2]李亚波,杨雪梅,周士玲.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9):6.

(责任编辑:文宝)

标签:;  ;  ;  ;  ;  ;  

提升集中培训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文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