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析论文_王江林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析论文_王江林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属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建筑业、建筑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质量以及效率进行的管理和提升,有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施工质量管理展开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施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推进,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从总体上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当中,主要围绕的核心内容就是施工的质量,须加强对质量进行的控制,才能够使工程的建设得到有效的推进,也才能够进一步取得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使工程的三大控制目标得到有效的实现,必须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的控制。根据对上述事故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的原因包括很多,有施工的质量、违规操作等。要实现工程项目事故发生时的被动性向主动性进行改变,必须要加强对质量控制进行注重,使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目标不明确

质量意识是指在工程建设的管理中,人们对质量的态度和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由此,必须要加强对质量意识的培养。对于该公司来说,遵循“质量第一、管理至上”的质量目标。但是就公司内部来说,不能是高层领导,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透彻的理解该质量目标。

1、高层领导不够重视

由于高层领导未能够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重视,在经营的过程中,只是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或者是工程的具体进度。但是应该看到,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高层领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管理的全方面的落实。但是目前来说,其主要是将“质量第一”停留在口号上,操作性比较低,未能够有效加强对高质量的重视。

2、管理层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是指在公司内部的项目经理部以及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中负有管理职责的人员,这类人员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使质量管理职能得到有效的履行和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是企业法人的代表人,在对工程质量进行保证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项目经理人质量意识的提高。但是目前来说,有些项目经理未能够重视质量所具有的重要性,仅仅是对利润和进度进行追求,管理不到位,对企业的形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1、缺少质量保证机构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障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否则就无法使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就会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就目前来说,该公司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未能够加强对质量保证系统的持续跟进和重视,也未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机构,不利于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所以竞争力也不强。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根据对该公司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所采取的项目组织结构方式较为简单,为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一个部门对应一个上级领导,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具有单一性,主要是由项目经理开展管理工作。但是应该看到,要使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障,必须要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但是目前采用的直线制组织结构并不能够使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由此导致信息交流的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1、质量责任制度操作性低

质量的管理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在开展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就目前来说,未能够对具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所以俩两部门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职责的重叠,进而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实施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之后,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可能会使公司的整体经济实力收到损害,违背了具体的生产要素的分配规律。

2、委托经营责任制不合理

对委托经营责任制进行推行之后,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对项目的职责明确,使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得到有效的明确,通过对项目委托经营责任合同进行的签订,每个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不具有统一性,分公司以及项目部具体主持该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不利于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除此之外,在公司领导层,还会为了实现对自身利益的谋取,可能对项目的控制、监督和服务未加以注重。

三、加强施工阶段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必须要加强对岗前、岗中进行的培训工作,使每个在岗人员都能够对相应的安全生产的操作规范和技能进行积极的掌握。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基础之上,对急功近利的行为进行避免。同时,应该明确安全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践以及职工队伍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培训安排,将将送出去、脱产轮训、常规培训、企业培训、集中培训与请进来、岗位培训、取证培训、院校培训、分散培训等方式相结合,保障培训的全体参与,使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的制度化和多样化,使项目的生产工作有长效安全的队伍保障。

(二)提升质量意识,落实“三检”制

在对工程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可以通过召开质量会议的形式,让各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施工队的队长、组长、质监员等都参加会议,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三检”制进行严格的落实,同时由质监部门进行签字验收。在此之后,现场人员才可以进行验收。同时为了使“三检”得到有效的落实,现场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开展验收工作,包括巡视、跟班旁监、平行检查等,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现场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进行负责,所以其咋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五勤:眼勤,是指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多到现场对情况进行积极地了解,明确出具体设计的重要部位;手勤,是指管理员在巡视的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积极的记录;腿勤,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在现场进行巡视;口勤,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质量安全进行积极的宣传,对所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提醒;脑勤,是指对图纸进行熟悉,通过动脑筋的方法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采取的工作方式和具体的深度上,必须要加强对“严”、“准”、“细”、“实”的保障,严格按照要求,脚踏实地对问题进行处理,对问题进行积极处理,保证准确和果断,有细心、耐心,保障质量。

结语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复杂性的特点,收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对各方面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验收进场的材料、材料质量控制等,都会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要使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有效的明确,使人、材料、方法、机械和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明确和科学,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障。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在实践和资料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有待以后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丛书编审委员会统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10.

[2]任福松.公路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56-58.

[3]张磊.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后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8-10.

论文作者:王江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析论文_王江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