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_龙文颂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_龙文颂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摘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已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思想,优化教法;运用技术,活跃气氛;优化评价,调动兴趣,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以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

关键词:词语教学 技巧 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准》中规定词语教学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所以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已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者在词语教学时,掌握一些词语教学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变思想,优化教法

一、袁微子强调:“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阅读教学搞得轰轰烈烈,包含其中的词语教学却往往被忽视或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不扎实。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重视课堂教学中词语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以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

模糊意会,领悟词义

1、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需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会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联系 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的理解),经过查阅知道这个词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理解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比较琢磨,理解词义

2、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 ,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用相同的词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用“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互换词语,理解文意

3、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还可以运用“换词法”。换词就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换词不仅能让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启发新的知识 ,还可以体会到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时的情感体验。如《泊船瓜洲》上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作者当时用了“到”、“入”、“过”、“满”,都觉得不甚满意,最后决定用“绿”取代了以上那些字眼。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一些词代替“绿”,并说明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最后教师点明作者使用“绿”的意图在于它不仅表示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作者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动态美,“绿”也由此成为全诗的“诗眼”。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之所以生动,之所以具有美感的原因。

演示实验,领会意思

4、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法”。如《乡下人家》一文中对“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中“大踏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尝试演一演,进一步体会农家的风情。录像的使用也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5、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经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些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乳白、枣红、米黄”这些词语时,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喝过的牛奶、所吃过的红枣、所见过的小米的颜色去理解,词义便不讲自明;而教学“山梁、树冠”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幻灯片、图片甚至实物进行理解。

运用技术,活跃气氛

二、现代信息技术已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联系现实生活等方式辅助词语教学,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赵州桥》一文中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学时,教师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更好的理解“相互缠绕”、“互相抵着”、“遥望”等词语的意思。

优化评价,调动兴趣

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在理解词语的教学过程中,不要以“标准答案”为参照去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对词语的情感体验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真正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活动的手段。

总之,词语教学应该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上,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办法 ,都是为了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地使用词语,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

论文作者:龙文颂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_龙文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