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论文_邹月华

邹月华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抽选在本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此外,再选用50例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红素以及血尿酸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血尿酸。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10.26±2.1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17±2.43μmol/L,血尿酸(342.24±46.3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76.24±66.05μmol/L(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尿酸升高与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二者水平的变化进行检验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临床检验

前言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始终是医学领域一直重点研究的对象,现今,由于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升,使得针对冠心病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因此,为了能够显著增加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此外,再选用50例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10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红素以及血尿酸检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80岁不等,平均年龄60.25±3.0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81岁不等,平均年龄60.52±3.20岁。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其差异甚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于早上8点钟左右于患者实施静脉血收集。选择尿酸酶法给予每一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实施检测,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则是使用化学氧化法。本研究采用的检测仪器为型号克曼AU640的全自动生化仪。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血清胆红素、血尿酸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x±s)形式显示,取t实施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则选x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小于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10.26±2.1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17±2.43μmol/L,血尿酸(342.24±46.3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76.24±66.05μmol/L(P<0.05)。

3.讨论

我国属于一个人口大国,近些年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多发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所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例数逐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具有非常的发病率,此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动脉粥样发生硬化现象而致使多种与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诱发。经查阅往年的文献,可发现冠心病的发作大多与三高、吸烟以及肥胖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近几年来经过医师们不断的努力,其在大量的研究事件中探查到了对比健康人的血清胆红素、血尿酸,冠心病患者在含量方面会相对比较高,这也和冠心病存在紧密的联系。在这些研究中,康燕[2]一文报道中明确指出患者血浆抗氧化水平会随着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下降而出现显著性降低,而血浆的抗氧化功能一旦出现减弱现象将会致使低密度脂蛋白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这种现象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心脏的冠状动脉,最终诱发动脉粥样出现硬化现象。

在本研究中,给予50例患者实施血清胆红素检测后,能够探查到对比对照组的健康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会相对较低(10.26±2.16μmol/L<14.17±2.43μmol/L)。对比健康人,冠心病患者机体中含有的血清胆红素出现低水平现象,这是由于其身体内部中的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能够进行结合。根据孙利红等[3]一文报道中,其明确指出研究中表明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进行结合之后,可再一次和自由基发生结合,进而衍生出现新的结合体,而这个新结合体恰好能够将存在于患者机体中的超氧自由基实施清除,从而能够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内壁斑块,故而,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较健康人会较低,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也是对比健康的研究对象,5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王国凤[4]一文中证实了血尿酸升高于血小板的黏附作用、聚集现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溶解指数相对较小,其诱发高尿酸血症的概率非常高,进而析出大量的尿酸盐结晶,过量的尿酸盐结晶会极大地损伤到血管内膜,最终致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除此之外,王林春[5]一文中,明确表明了当患者心脏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现象后,加之多种相关的反应后,能够致使肾动脉硬化发生,进而阻碍到血尿酸的排泄,导致患者机体中含有的血尿酸水平不断上升。

在本研究中,经2.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10.26±2.1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17±2.43μmol/L,血尿酸(342.24±46.3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76.24±66.05μmol/L(P<0.05)。由此进一步证明了,以及血清胆红素降低与冠心病存在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清胆红素的降低与尿酸升高与冠心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二者水平的变化进行检验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影响,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贤华.血清胆红素、丙二醛联合尿酸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16,14(6):54-55.

[2]康燕.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0(27):186-188.

[3]孙利红,张晓伟.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的价值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57-58.

[4]王国凤.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06.

[5]王林春.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497-3498.

论文作者:邹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论文_邹月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