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思考,研究意义是因为通信工程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技术性较高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是社会需求的高技术型人才。但就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适应和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速度和需求,这样就导致很多科技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者,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前进的脚步。因此,应该对通信工程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和改革,从通信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如何对通信工程专业进行改革这两方面着手,根据提出的改革的实施措施,以期望有效的提高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通信工程专业;现状研究;教学改革;创新方法
对于21世纪的发展来说,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而要想获得不断的发展和前进,就需要高级技术人才的创新。而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现代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一个问题。高级技术人才的专业主要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门目前在高校开设的并不多,甚至很多高校没有通信工程专业。而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重要摇篮,应该要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给社会所带来的福利,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通信技术,满足企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因此,如何促进通信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调查
在前言里就提到通信工程专业在高校开设的情况,早在十年前,通信工程专业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目光,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通信事业不发达的原因,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通信工程很难发展起来。我国的通信事业较发达国家来说是有些落后的,但是随着我国目前经济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下,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
我国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设立是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起初,通信工程专业来源于电机工程专业,与电机工程专业是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但是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也就是有线电、邮电通信等等[1],在这些通信事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通信工程专业在一定的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应运而生。在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下,通信工程专业也得到高校的认可和培养,在一些高校中,通信工程专业的招收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很多院校也把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为本科专业进行培养,例如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等一些重点院校都有通信工程专业,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都需要通信工程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这是学校为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而开设的。但是由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导致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技术类的教育存在不同,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达不到企业的标准。
二、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措施
1、基于教育培养人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不变主题,在改革的时候要考虑国家发展的基本国情,重视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水平。在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的业务范围就是无线和有线的电信设备设计、研究、制造等等,这就需要院校在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通行工程的知识理论、计算机和电子学等基本知识理论等,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通信设备的使用原理、技能和结构,通信系统中的框架结构等等,这样当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从事相关的电信设计、制造部门和电信运营等部门。教师在教授通信工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由受教师被动教育的处境转变为自己主动学习的情况。教师要改革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很多院校中,教师为了应付学生,一节课中只是讲解理论,而没有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导致了很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之后不能够适应工作、没有任何实践的经验,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专业性的教师队伍,建立教学监督机制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教育的核心人物,教师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于教学改革来说,改革主要是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专业性知识和素质是影响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进程和结果。因此,在对通信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通信技术。教师要根据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进行教育,不仅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培训中,熟练的掌握相关的通信信息技术,还要多看、多知道些现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并把这些新的科技、通信活动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从而有效的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根据课本、教材来进行教学,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2]。还要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教学氛围,调动教师对通信工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监督机制,这样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改革的实行。
3、建立分流型的个性化通信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分流。首先是在刚开始接受通信工程教育的时候,就要进行第一次分流,分为两种,研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教育[3],根据分流后学生的教育类型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能够精通自己的分流教育;但是分流教育并不能只执行一次,而是要再次进行分流,这样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全面、技能性更强。在确定学生的分流后,实践性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进行实训,进入通信部门或者电子部门发展,而研究性教育的学生可以在通信工程理论知识方面进行钻研,完善相关的通信理论,为科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通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通信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因此,各院校应该要对通信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为培养方向,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鹂鸣.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风,2016(14):41.
[2]罗荣华.关于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25):149.
[3]刘盘.关于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05):64.
论文作者:马瑜晨,许全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通信工程论文; 专业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需求论文; 通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