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探索--对近年来一些哲学争论的评述(续)(下)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探索--对近年来一些哲学争论的评述(续)(下)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之求索——兼评近年来的若干哲学争论(续完)(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本质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选择论需要科学的界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的哲学理念意义重大。

近年来关于选择论的讨论与争论在哲学报刊及其他报刊上展开。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强调历史规律的绝对客观性,号召人们服从历史规律,自然是没有选择论的位置的。因此,乍一提出选择论大有“离经叛道”的嫌疑。但是,我们也都承认,我国经过新民主义到达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壮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的胆,要去研究选择论问题。

“选择论”者,论“选择”也,可以这样地论,也可以那样地论,这里有是非之分,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来解释选择问题,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从实践论的观点看,人类活动有不可选择的绝对性方面,又有经过选择而形成展开的相对性方面。绝对性、无可选择性指谓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本身。这是凭借经验可以确定的事实。这里可以列出五个要点:(1)人类脱胎于生物中的高等动物, 它与动物一样是有生命的存在物,它有维持生命与延续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绝对必然性。(2)人通过生产劳动而形成为人, 人以生产劳动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生产劳动的实践也就是绝对必然性。人们可以作其他的选择,但是人必不可以选择不劳动,如同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28〕显然人不愿意灭亡,那就必须从事生产劳动。(3)劳动与需要是相互促进的。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9〕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是不断提升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进步就是绝对的客观的必然性。某些社会集团会选择倒退,但那只能葬送他们自己。(4)为了从事生产劳动,人类必须和自然界发生关系, 因为生产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积淀下来的物质力量人们称之为“生产力”;同时,生产劳动不可能由“鲁滨逊”式的个人来完成,这就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怎样,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也就怎样。 (5)人类进步,最基本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人们相互间关系也就不断趋向进步。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生产力向着极大发展和物资极大丰富的目标推进,而当生产力达到这样地步的时候,人划分为阶级就失去了根据,人类真正的自由和共同人性就会实现。

相对性、可选择性是指谓具体实践过程的展开。具体实践是具体的主体在有限时空域内展开的感性活动,这里的前提是主体遇到的既成条件,对于从事某项具体实践活动的主体而言,这是初始条件系统。问题在于:这一初始条件系统中潜在地存有一个“客观可能性空间”——由质上各不相同,量上也不一样(每一种可能性都有其变成现实性的几率,整个客观可能性空间有一个几率分布)的各种可能性组成的结构。这样,主体就有进行选择的必要与可能;而如存在着对立的主体,则选择本身就是对抗或竞争。选择是意志行为,它本身不能证明自己;只有把所作的选择转化为实践,让实践来检验校正被择意志,才能最终地决定选择的命运。这样地理解“选择”是实践论的,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而所谓“主观”就包含了意志,包含了选择;而选择又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证。这样地理解“选择”又是唯物论的,因为选择是在一个客观地存在的初始条件系统的约束下进行的,是被其中潜在的“客观可能性空间”的结构所制约的,不是任性的行为,而且选择的命运是由客观实践决定的,任性的选择必将失败,这样地理解“选择”避免了历史机械论而论证了历史的统计决定论。就是说历史的具体过程是复杂曲折的,在每一个可以测定的时段上,多种可能性与主体选择激烈竞争着,发生许多的迂回曲折的事件,呈现出很强的统计性质,但是,具体历史过程依然是有规律的,因为在“选择——检验——再选择——再检验”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条不可移易的轨迹,这就是具体的历史规律。

绝对规律和相对规律的统一,历史的非选择性与选择性的统一,这就是科学的历史观。

选择论方面的争论很需要总结。否定选择论的学者,他们坚持了历史的绝对性方面,没有认真地研究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历史过程,研究历史主体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研究他们从自身的社会地位与价值方针出发的选择,研究这些选择对历史过程造成的严重影响,因而也就不能深刻地解释现实的历史和相对的规律。许多主张选择论的学者中,有些人并未正确地解释选择。他们忽略的是:(1 )人类实践的总过程有着非选择的绝对必然性。按照模态逻辑成立的“P 是必然的——当且仅当——非P不是可能的”公式, 断定必然性是断定相反情景的不可能性。对于任何主体而言,你不可能无需求,不可能不生产,不可能不面对既成的生产关系及其结构,这里起作用的就是绝对必然性的力量。(2)人类具体实践过程中的选择受无可选择的初始条件系统的制约。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是并存的:既有选择,就有非选择;反过来说,既讲“不能选择”同时也就承认“能够选择”。无疑,“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30〕但是,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是决定它的一个可能性空间。如马克思所说“缝纫机”这种生产工具可以“无差别地与一切社会的经营方式相适应”,〔31〕如我国经验表明的,工场手工业这种生产方式既可能与资本主义相联系,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等等。这就有了选择问题。(3 )从主体选择到客观规律有一个展开过程。我们可以在使用手工工具的条件下,选择合作社的社会形式,使它发生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合作社应当以机械化为基础。如果合作社为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并最终与机械化结合那是合规律的;而如果把工场手工业式的合作化绝对化,这样的合作社是不可能站住脚的。

我读了许多批评选择论的文章,但是都没有达到应有的分析水平,即没有区分绝对必然性与相对必然性,没有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关系,没有指明从主体选择到客观规律的过程。例如邢贲思教授在《近年来我国哲学的若干热点问题》的第五节中批评了选择论,他指出:“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历史暂时处在十字路口,面临多种发展前途,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主体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一定范围内的选择作用也是明显的。但是,不论历史的发展如何复杂,主体的选择作用怎样明显,历史的航船总是会沿着一定的航道前进。……在这些偶然性、或然性背后,在主体的选择空间背后,有一种必然性在起作用。……这个规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一再阐明过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32〕这段话中,没有重视历史绝对规律与具体实践中相对规律的区分,“背后”论只说到绝对规律,但没有分析具体实践中的相对规律的形成机制;由此,也就不能把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真正关系论释清楚,只是简单地把选择排除在规律之外。近读艾福成的文章《评波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诘难》,文章指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实践活动,既是社会客观决定性的基础,又是主体选择性的根据,二者的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二者的统一也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33〕用实践论解释历史哲学,这显然是正确的。但是,作者也没有区分实践自身的绝对客观性与具体实践过程的相对客观性、规律性;也没有解说主体选择对于相对客观规律形成的内在关系。王玉梁在他的文章《历史的必然与历史的选择》中,对二者的关系作出比较细致的分析。他提出:“历史的必然是通过历史的选择来实现的”,〔34〕但我已指出实践自身的客观必然性(我在前面列举了五个要点)是人不能选择的,因为五个要点反面直接就是不可能性。只有具体实践面对既成客观条件系统中的客观可能性空间,主体遇到了“歧路”,才有必要和可能去选择。作者又说:“历史选择本身也是有规律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任意选择,从深层次来看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选择,而是受着客观规律制约的”。这最后一句话值得商榷,如果说人类历史的绝对规律从根本上制约着选择,这当然是对的;但对于许多具体规律来说,开始的选择是否合乎规律是无法说明的,具体规律正是在“选择——实践——再选择——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我们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的实践,富含着具体实践中选择与规律的关系的哲学启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决非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被迫地接受的。这个初始条件系统具有非选择性,但同时,它包含着一个有多种可能性组合而成的客观可能性空间,其中,主要是改良的可能性与革命的可能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可能性。中国的各阶级作为主体,都在考虑国家的前途,确定自己的选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到底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但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严重的争论,即使在今天,这在中国仍然是一个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即在两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引发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国际条件与国内无产阶级政党成熟并与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结合的国内条件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35〕在进行这个革命但尚未取得胜利,更没有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候,我们能说它已经是一个客观规律了呢?是不能说的。这时,这还只是一种理论分析和预测。我在《19~20世纪中国之命运》〔36〕一书中,提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到下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的200年间, 中国社会运动有着一系列基本规律,包括“由经济政治发展的相对平衡经过一个极大不平衡的历史阶段向新的相对平衡复归”的规律,“由封建社会经过中介型社会发展阶段到达发达社会主义”的规律,“多种发展可能性、两条发展道路相互矛盾而社会主义道路占优”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是在我们业已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并且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加速推进的今天,才显示出来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阶段中,在中国人民“选择、实践、再选择、再实践”的反复推进中,才形成的。换言之,一个主体的选择之是否合乎规律,就具体实践而言,还是有待证实的。当然具体规律从根本上说是受人类社会的绝对规律制约的。在具体规律尚未形成并显著地表现自己的时候,人们的选择只有在是否遵循绝对规律的意义上是可以作出判断的,这就是中共七大所宣布的生产力标准的实质含义。

在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的伟大实践的背景上,不承认历史选择的重大意义是不正确的,不承认历史选择受初始条件系统与实践检验的双重制约也是不正确的;不承认具体实践中的相对规律是意志选择参与其间,是通过“选择、实践、再选择、再检验”的过程逐步形成的,是不正确的,不承认人类社会有着若干人无可选择的绝对规律,这些绝对规律从根本上制约着相对规律的形成与展开,同样是不正确的。马克思在上一世纪中叶就提出了并坚持了如下的原则:“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7〕这一原则被恩格斯在上一世纪末加以强调和申述,〔38〕这样的思想原则肯定了主体创造性与客观条件约束性的统一,是我们解决选择论问题所必须坚持的。

五、“现实的人”在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类哲学”属于未来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学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原则应当遵循。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变成为唯心主义,因为它找不到人的感性生活基础。马克思所作的工作,正是继承并超越费尔巴哈,而达到“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39〕关键在于发现人的生产实践的感性活动,是全部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现实的人具有客观性品格。现实的人,是人的历史发展造就的,它处在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处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特定格局,人的品格、智慧、意识行为不能不受他们处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制约。按照人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我们观察人必须观察人所处的时代,人的现实的经济、政治地位,从而寻找到并揭示出人的观念的物质根源,以及人的观念变革的实际过程。

现实的人具有具体性品格。这里有时代的具体性,每一时代的人有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要求、生活目标,抹煞这个时代差别,这就背离了具体性研究原则。这里有民族的或地域的具体性,这是毋须多说的。这里有社会集团的具体性。各有其社会性从而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性。除此之外,也要承认和并分析所有社会个人的具体性格。

现实的人具有历史性品格。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作了基本的分析。就人类历史的总过程说,经过了三个形态。人的依赖关系(起初是完全自然地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独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形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40〕马克思的这一分析正是科学地审察现实的人的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这一分析同所谓“永恒的人性”、“绝对的自由”等抽象原则是根本对立的。

近年来,在我国的人学研究中出现了非现实的,即反客观、反具体、反历史的论点。这在纵横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在纵的方面,对我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人,不作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解说,而试图用抽象的人性原则去说明。有的学者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这离开我国人民最紧迫的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来说明社会主义本质;又离开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和所确定的价值原则——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来说明社会主义本质。这样来说“自由”,“自由”就是一句抽象的口号,于我们的事业无助,甚至会像空口袋能装填任何脏物一样,把“自由”变成一句反社会的口号,借口“自由”而离开现实的、导向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发展道路。所有这些,从理论上来说,都是从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倒退到“抽象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在中国,现实的人是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人。这“人”是自由的吗?是自由的。因为作为市场主体,都有占有商品的自由,有出卖和购入商品的自由。这“人”是平等的吗?是平等的。因为大家都是商品的所有者,在交换商品时都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就是现实的人所能获得的现实的自由和平等,而不是未来的人所能获得的“自由个性”和消除阶级那样的平等。我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在经济关系的许多具体环节上,人民中的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又不是主人。雇佣劳动大量存在,低收入阶层还是庞大的人群,他们仍要为生计而奔波,有时只能去作沉重的简单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关于未来的人的哲学。因为现实的人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未来。高清海教授提出“类哲学”,写了《人的未来与哲学的未来》〔41〕等文字。他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须经“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等发展阶段的理论,相应地提出人本位的三种形态:群体主体形态、个人主体形态、类主体形态,从而认为,未来的人是类本位的人,未来哲学则是“类哲学”。类本位的人是类集体,它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类哲学是这样的人的自我意识。他指出:“类本位时代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可以肯定,到达这一状态,还要经历相当漫长而又艰巨的路程。然而现在却已能够说,它对我们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幻影,而是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现实前景。”他论证说:“本世纪70—80年代以来,以个人为本位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正在发生值得人们特别重视的新的变化”,这就是“适应生产的日益社会化,生产关系,也逐渐走向社会化,也就是沿着削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竞争制度和按资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发生变化”。这些论证是极富启示意义的。高文的不足是未说现在中国的现实。在我看来,一方面,中国在社会发展程度方面远远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市场经济发育不久,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正处在马克思所说的“人对物依赖”的社会阶段,离开所谓“类本位”形态还很遥远;另一方面,中国在社会结构方面又是多元的,对于那部分先进生产力,那部分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那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言,我国也有“类本位”社会的萌芽因素。我们必须用这样的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观点研究我国现实的人和人性。无疑,我国的未来也会进入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境界,但通往这个境界的唯一道路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从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超越现实资本主义的发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我们的美好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现实世界作为对象的哲学。也是论明现实世界的改造及其向美好未来发展的哲学。在这样的意义上,它既研究现实的人,又研究未来的人;既是现实的哲学,又是未来的哲学;是现实通向未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哲学。我们要防止两种片面性:或者只研究现状,成为无远大前途的研究家;或者只许诺未来,而漠视沉重现实和切实地改造现实的工作,成为空论的抽象的研究者。

让我对全文作一个总结。坚持学理探讨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一方面要严肃而细致地考证文本、厘清哲学史,另一方面立足现实,总结全部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检验,我们就能向整合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和基本精神,即把握它的一元性本质规定。

以我之见,基本点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它继承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成果,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同时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它“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42〕

——新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它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论明作为人类生活固有本质的实践在总体上的绝对客观必然性和具体实践的相对客观必然性;它又实践论地理解唯物主义,论明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形成、展开和解决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它把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感性现实世界作为哲学对象,建构了以实践论为理论核心的哲学体系。

——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的问题是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有中介的统一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问题。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在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在它的逻辑展开中相应地展开的。它的基本结论是把高扬人的主体性(历史创造性、自觉能动性、行为选择性)同严格尊重实践条件的客观性(自然界的优先性、实践是人的固有本质的绝对性、具体实践条件系统的既成性)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有中介的统一关系,经历由世界观到认识论到历史观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唯物辩证法关于主客体辩证关系的学说和关于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贯穿在这一逻辑进程中。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最具体的实践论,从而达到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最新形态的人学。黑格尔说:“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43〕但黑格尔并未真正找到客观必然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命运归根结蒂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人的自由只能在实践发展中逐步实现。在实践活动的较低阶段,人的自由是束缚的;只有达到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涌流,人才能结束生存竞争的动物状态,而进入“自由个性”的美好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哲学。〔4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任务是引导人民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类在高度科学技术和越来越先进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正前进在最终根绝压迫剥削、丑恶的道路上,中国通过建设有自己特色社会主义,也在向这个美好目标接近;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发挥主体能动作用与尊重实践的现实条件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又脚踏实地地建设自己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想的哲学,又是奋斗的哲学;是未来的哲学,又是现实的哲学;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又是我们的认识路线;是通过奋斗实现理想,从现实走向未来的哲学。

注释:

〔28〕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580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

〔30〕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52页

〔3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第483—484 页

〔32〕参见《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

〔33〕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4〕见《求是》1996年第15期

〔3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50页

〔36〕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37〕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5页

〔38〕参看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2页

〔39〕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页

〔40〕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41〕上海《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4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2页

〔43〕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46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页

标签:;  ;  ;  ;  ;  ;  ;  ;  ;  ;  ;  ;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探索--对近年来一些哲学争论的评述(续)(下)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