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论文_刘婉会

浅谈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论文_刘婉会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摘要:针对很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市场意识淡薄、生命周期管理不力、配套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多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即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推动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对策

一、引言

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科学研究,试图解决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但往往最后真正形成生产力的寥寥无几。科技成果转化是公司常抓不懈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工作中,绝大部分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积极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例如组织举办产品发布会、技术交流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由于受社会、环境、政策、机制以及推广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效益均不理想,科技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形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

二、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员工科技经济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企业的科研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见的技术问题及困难,应该紧紧围绕企业的使命与任务而开展科研活动。实际上有的技术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评职称的需要等,有的则为了维持自身的科技带头人、专家等身份,这种科研模式并没有立足于企业科研活动的本质目的,人为地把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独立开来,在解决企业生产问题之后,放弃了进一步开发科技成果的机会,从而放弃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

(二)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管理环节不均衡

众所周知,科研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立项、运行、验收和成果转化等四个阶段。近年来我国企业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企业加强了立项的顶层设计、加大了检查验收的力度,精立项、严考核,这对科研项目的总体质量很好有好处。但客观地说,相比立项而言,验收阶段就显得有点虎头蛇尾,总体表现是,验收阶段只停留在听报告的形式,没有组织更加详实的成果演示、应用效果量化等。立项和验收,每个专业的专家参与也不均衡,有时存在外行评价内行的局面,这不利于提升科研成果评价的公正性。

(三)成果转化配套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也逐步探索建立了科研成果的后评估机制,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员工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对转化的成果限次参加后评估并给予限次奖励,这种做法效果显著,有利于新技术的培植,但的确不利于固有技术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不同于科研院所,不能过分追求新、奇,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占领行业制高点,以引领性的技术突出自己的领袖地位固然重要,巩固现有技术不断趋于成熟与实用也不容忽视。

因此在成果转化上应加强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第一,对于能不断给企业带来效益(含节约成本)的技术应持续给予奖励,直到该技术彻底退出市场;第二,对于新技术给与鼓励,不能因为“新”而奖励,关键还要考察技术的经济性,看看该产品带来了什么。

(四)缺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进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还需要对市场有所了解,并有着较强的经营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工作量较大,缺少时间及足够的精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众多科研人员擅长科学实验,不具备较好的经营能力,导致科研产品在市场中难以存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按照我国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专利法》规定,企业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及专利权是属于企业单位的,特别是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产生的难度大,企业只给发明人一点象征性的奖励,与其他科技奖励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发明人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这就打击了科研人员的开发热情等。重效益、轻降本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包括从事研发科研人员,更要包括从事转化的科技人员,目前对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激励不足,挫伤其积极性等。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思考

(一)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进一步提高对成果转化的认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转化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意识,加强技术中介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建设,要深入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努力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懂技术、经济、法律的科技推广队伍,并利用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二)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对研发产品进行管理的平台。经过立项的技术或产品一旦研发成功后就纳入平台管理,这样可有效地监控技术产品的应用转化、技术改进、效益分析等内容,避免了有的技术被束之高阁,有的技术则重复开发。

(三)围绕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企业属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执行者,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持有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及质量。立项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有用性和可实现性。企业以经营活动为主,要坚持自主研发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有的企业立项过分依赖外协,导致核心技术的流失,有的则片面强调自主研发,导致研发效率低下,这都不是可取的。企业的科研活动要紧紧围绕需求,科研工作要建立在对自己拥有的技术实力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仅仅抓住顶层设计、需求分析、制造(研发)监督、集成验收、推广应用这几大环节,这样会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集中精力搞需求分析和推广,对于理论性强,非专业领域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四)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实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便是建立优质人才体系。企业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加大骨干人才培训力度,从生活、工作、设备、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科研人员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培训等措施来实现。

(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时,需要在将个人权益及单位权益相结合,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在奖励成果分配时,需要给予发明者合理的经济利益,体现其个人价值;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对于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并获得经济效益的人员给予合理的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四、结论

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及任务。针对很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市场意识淡薄、生命周期管理不力、配套制度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知识产权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多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即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推动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刘婉会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浅谈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论文_刘婉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