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护理对骨折康复及并发症的意义论文_张先莉

湖北省保康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441600

【摘 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护理对骨折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舒适组与常规组(n=29)。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方式,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髋关节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患者舒适度、髋关节恢复效果等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舒适组3.45%,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骨折康复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舒适护理;骨折康复

股骨颈骨折是骨折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故而患者感染、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对较高。文章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舒适组与常规组,基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患者的康复效果,现总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所有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35岁到65岁,年龄均值(51.23±0.54)岁。将患者按照随机划分法分为舒适组与常规组(n=29),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临床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为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检测患者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保证床铺卫生清洁,时常为患者翻身,检查手术创面是否存在渗液、渗血等[1]。为舒适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1.2.1 心理舒适干预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倾听患者的心理想法,多陪伴患者,为患者讲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

1.2.2 环境舒适护理

保证病房的卫生与清洁,保持病房内的通风与换气,温度可以设置在25~28℃之间,湿度可以控制在45%~65%之间[3]。换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指导患者9点以后停止病房探望,保持良好的休息环境。

1.2.3 卧位舒适护理

指导患者去枕平卧,预防发生呕吐。手术后6h保持中立位,患肢外展30°,下垫软枕抬高5cm到10cm,膝关节、髋关节屈曲15°,缓解患者肌肉与关节压力[4]。

1.2.4 生活舒适护理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未进食前采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根据患者实际康复情况逐步进食半流食、软食等,多吃高蛋白、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1.2.5 功能锻炼

术后指导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比如肌肉收缩锻炼、关节活动训练等等。每日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可以为20min[5]。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髋关节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评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为舒适、一般以及不舒适三个等级[6]。舒适度=(舒适患者数量+一般患者数量)/总患者数量×100%。髋关节恢复效果采用Harris评分表进行对比,主要包含功能、疼痛、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恢复效果越为理想[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s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常规组与舒适组患者的舒适度对比

常规组患者舒适度为82.76%,显著低于舒适组1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舒适组患者的舒适度对比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因为患者耐受能力降低,加之长时间卧床,便会出现各类身体不良反应,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较高,主要包含深静脉血栓、感染、脱位以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等。

相关医学报道中指出,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恰当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对患者的预后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8]。舒适护理主要是基于科学的临床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角度、生理角度出发,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体位护理干预以及病房护理干预等多重方式,将人性化的临床护理理念渗透到各项护理活动中,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舒适体验。

相对于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舒适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者的个人体验,依照患者具体的病症、护理需求,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护理技术,具体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比如护理人员可以适当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细致解答患者的提问,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等等,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可以通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方式,促进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舒适组患者舒适度、髋关节恢复效果等均优于常规组患者,表明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辅以舒适护理方式,有助于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提升临床治疗的总体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舒适体验。同时,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数据对比显著高于舒适组3.45%。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舒适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助于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状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为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骨折康复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快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娟.综合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09(12):148-150.

[2]刘桂华,刘丽,刘桂舫.品管圈及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6,11(14):1732-1735.

[3]田薇,杜杏利,李天丹,等.康复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骨科,2016,05(21):368-371+374.

[4]吴晓芸,李叶,林莉,等.综合护理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0(13):50-53.

[5]陈润芳,萧佩多,徐连芳,等.早期离床坐联合踩单车运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15(24):39-42.

[6]张丽霞.髋关节置换术老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5):132-135.

[7]郝敏.无痛病房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25):199-201.

[8]胡军,曹绒霞,李旭升,等.循证护理在帕金森合并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17(15):2959-2961.

作者简介:

张先莉(1972-12,23),女,大专,研究方向:骨科临床护理。

论文作者:张先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舒适护理对骨折康复及并发症的意义论文_张先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