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创新思路“出实招”盘活人才“蓄活水”论文

郫都区:创新思路“出实招” 盘活人才“蓄活水”

张璐

|人社局组织召开学习会议|

|花园街道隆福村居家灵活就业工作点|

|校企合作对接会|

|中国川菜人才荟“双12”现场招聘会|

发展之道、创新之道皆在于人。成都市郫都区人社局通过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政校企”抱团合作等举措让人才的“水流”活起来,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上下工夫,盘活人才“蓄水池”,以保持住人才的质量、速度及活性。

为四川味道加把“人才火”

郫都区(安德)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坐落在离成都市区仅十几公里的安德镇,在这个被誉为“川西工贸重镇”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以川菜产业链为主要支撑的企业聚集园区。依托“川菜之魂”——郫县豆瓣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全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的川菜产业功能区。作为展示中国川菜文化的重要窗口,成都市郫都区人社局在惠企、利企、便企上狠下功夫,为园区内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助力川菜园区营商环境建设。

近日,由郫都区人社局主办的2019年“百企千人,同一堂课”活动在友爱职业技术学校开课,吸引了川菜园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近60余人参加。活动邀请了成都英格玛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专家周晓冬做题为《精准甄才》的主题分享,幽默的语言风格、多维的课程设计,博得听众不断的掌声。

由表3及图2可知,当需要满足氨水浓度>15%的要求时,气相摩尔分率约0.292,此时吸收温度约为30℃。

根据郫都区委第十四届党代会对川菜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省、市关于功能区建设相关要求,郫都区人社局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机构运作”总体思路,以搭建交流平台、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为着力点,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训内容,采用园区人才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同一堂课”,营造川菜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为川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此项系列活动全年计划集中线下授课6次,网络授课20次以上。

原来,黄学兰报名参加了由区人社局举办的中式烹饪短期培训班,在授课老师的肯定和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将自家原本简陋的小面馆拓展为餐饮小店。另外,黄学兰的丈夫参加了为期15天的“个人直补”中式烹调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烹饪水平。如今,“黄姐家常菜”在战旗村小有名气。

这里的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是指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会受到学校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时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氛围,良好的内控环境会让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更加方便高效。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所面对的内部环境都是比较不完备的,内控工作环境不够独立,所受各方面的干扰较多,没有形成规范的内部管控机制,这就使得高校在进行内部管控时,得不到内部环境的有效支持。从而,使得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无法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控。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农业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突出因素[1]。干旱发生频繁、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后续影响大,及时有效的监测、评估干旱的变化和影响,对政府决策、防灾减灾以及减少因灾损失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郫都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东表示,为促合作,郫都区人社局聚焦川菜园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组织20余家园区重点企业代表,与唐昌街道平乐村和花园街道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积极促成企业与平乐村、花园街道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达成季节性用工意向性合作。为缓解技术性人才短缺,先后赴院校调研,拟建立一批校企合作基地,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逐步缓解调味品产业食品检测、生产品控、产品研发人才短缺问题。

培育“新村民”振兴乡村人才

种种延伸价值的不断拓展,让智慧物流的生态圈逐步在智能快递柜这一“基石”上建立起来,而不断完善的生态系统也将进一步反哺智能快递柜的革新,反向推动物流行业智慧化发展。此前,中邮速递易在全国上线智能快递柜寄件功能,将物流末端变革推向寄件端,就是重要体现。而智慧物流生态圈的搭建不仅推动物流行业进入智能化,更是让物流行业在智能化时代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都市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郫都区针对区内企业没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无法自主招收博士后的情况,在成都市率先探索“企业提需求、高校出人才、政府给支持”的引博攻关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抱团”引才优势,配套政策、强化对接、引导集聚,让博士后引进与高校、地方和企业深度融合,协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除了定期的集中授课,为解决人才及用工问题,郫都区人社局牵头建立“双12”川菜园区人才招募机制,定于每月12日在川菜园区内常态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效缓解园区企业提出的“一线员工紧缺”问题。2019年以来,举办7场次,提供5600余个岗位,意向性就业1600余人次。

“像黄学兰一样,通过乡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实现成功创业的人还有很多。”尹继东说通过开展下岗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和“3+1”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培训等,目前各类农村转移就业培训达1143人次。结合需求精准定制叉车、烘焙等创业培训课程,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有效帮助乡村创业者转变观念、选择优质项目、减少盲目投资,规避创业风险。2019年以来,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4期,培训127人,落实创业培训补贴10.64万元。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怎样打好人才这张牌?在安唐片区乡村人才振兴、技能人才培育中,郫都区人社局有着一套方案: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布局和特色产业发展,分别制定了《川菜及豆瓣调味品产业人才提升工作方案》《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安唐片区乡村人才振兴方案》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乡村人才培育工作方案。

“引人留智”首创引博攻关模式

郫都区战旗村乡村十八坊,平日里游客络绎不绝。每到饭点,“黄姐家常菜”座无虚席,店主黄雪兰夫妇忙里忙外乐此不疲。“多亏了技能人才培训班,提高了我们的烹饪水平,才能吸引客人。”自家餐馆生意越来越好,每月收入上万元。黄雪兰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姚家斌是四川大学和中创蜀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10月联合引进的专职博士后。在姚家斌的加入下,企业取得突破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正在申请专利。“对一家生物医学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尹继东表示,引博攻关模式,促进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给企业攻关解决了难题,促进企业研发速度。

截至目前,成都中创蜀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进2名博士后、2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中电启明星、佳驰电子、成都频岢微电子3家企业4个引博项目完成立项评审。指导瑞地玛、九华圆通2家企业完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

为了解决企业的难题,郫都区探索新的人才引聚留育工作机制。郫都区坚持将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创新建立以“企业提需求、高校出人才、政府给支持”为总览的“1+N”政策体系,涵盖多元引才、高校导师(团队)融入、项目攻关、人才综合支持等各个阶段。

按照相关政策,每名博士后每年不超过30万元的标准给予综合补助。目前,郫都区已与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同时,郫都还大力支持领军型人才(团队)在郫都创新创业。对引进的“两院”院士等专家为带头人的顶尖团队,给予1000—5000万元综合资助,特别优秀的项目可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人才(团队),最高可给予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近两年,已兑现高层次人才奖励4000多万元。下一步,郫都区人社局将持续拓展多元引才途径,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为企业科技研发“把脉问诊”,提供服务。

标签:;  ;  ;  ;  ;  ;  ;  ;  

郫都区:创新思路“出实招”盘活人才“蓄活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