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_企业经济论文

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_企业经济论文

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企业制度论文,论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为处理企业一系列重大经济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范化的制度。它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形式和企业制定的一系列的办事规程、制度准则,行为规范等体现出来,企业处理一系列重大经济关系,除了必须遵循本国社会基本制度的要求外,还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

(一)企业形态与国际接轨

企业形态上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企业的经济形态上,即所有制表现形式及其结构上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形态,即所有制形式是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单一所有制形式划分的,企业形成的是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这种经济形态,即企业所有制结构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但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考虑同国际市场经济运行体系接轨,必须要从单一的公有制形态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或多种所有制形式相混合,组成以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企业经济形态。实行投资者的资产终结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为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奠定了经济基础。形成这种产权多元化、社会化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为同国际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在企业法律形态上,以企业法人制度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从财产组织形式和法律上划分企业形态。从财产组织形式上把企业划分为独资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度等三种形态,从法律形态上划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等两种形态。这两种划分都有利于我国企业同国际接轨,我国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尤其是国有企业将按我国新颁布的《公司法》的要求,逐步改组或改造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三种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都将真正成为拥有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种公司法人制度为我国公司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

第三、公司法人的有限责任制度同国际接轨,有限责任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责任制度,主要是指公司债务清偿责任的有限性。对出资者而言,是以出资于公司的财产数额为限,对于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对公司法人而言,其债务的清偿,只以其独立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为限,也承担有限责任。由于出资者只以出资数额承担清偿债务的有限责任,大大调动了他们投资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承担有限责任也有利于吸引外资,也有利于企业境外投资,从而同国际接轨。

(二)企业功能与国际接轨

第一、在经济功能上接轨。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首先履行对社会进行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职责,发挥它的经济功能,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即发展商品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繁荣市场经济、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承担着国内外市场的开发,进行商品交换、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经贸往来的任务,这也是企业承担的重要经济功能之一。

第二在社会功能上接轨。企业创造物质财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积累,这不仅是它的经济功能,也是它承担的社会功能或社会责任。此外,提供就业机会,造就人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治理三废、变废为宝;关心和支持社区的文化、福利事业,关心和赞助社区其它公益事业。这些都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功能。

完成上述两大功能,国内外企业概不例外。

从目前我国企业担负的功能来看,其经济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而担负的社会功能都发生扭曲,即企业承担了很多不该由它承担的社会职能。我国“企业办社会”,承担了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大量的社会职能,如办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职工宿舍、浴室、娱乐设施、社会保障等等社会职能,使企业包袱沉重。这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与外国企业不同的一大特征,这就无法同国际接轨,无法精干队伍,提高效率,也成为与外商合资经营的一大障碍。因此,我国企业的功能结构必须改变,经济功能应该突出起来,所担负的社会功能必须合理化。

企业所承担的那些不必要的社会职能应该取消。目前所承担的某些社会职能应交给社区去办;生活后勤的某些社会职能可以分离出来,使之商品化、社会化、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使企业减少了生活后勤方面大量非生产人员,也有利于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主线,也使企业家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搞好经营决策和生产经营指挥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也有利于同国际接轨。也有利于吸引外资,开展合资合作经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三)企业领导体制与国际接轨

企业领导制度与国际接轨,主要是解决好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企业领导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按照国际惯例,在实行公司制的条件下,企业领导制度是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出资者代表进入企业领导层,形成“三会四权制衡结构”。“三会制”,即股东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四权制衡”,即股东的资产所有权;董事会的法人财产权;总经理的经营指挥权;监事会的监督权。股东会行使企业最高权力;董事会是由股东会选出的董事组成,代表资产所有者行使经营决策权;总经理受聘于董事会,行使经营指挥权,监事会也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对董事会和总经理及其所属生产经营行政系统,行使监督权。

我国企业在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过程中,也应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推动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在今后一定时期尚不能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应该继续坚持厂长经理负责制,吸收公司领导制度中合理的制衡机制,以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的问题。

(四)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与国际接轨

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结构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企业不同阶段成长目标的要求而适时地调整。在生产经营结构上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仅在本国范围内,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实行专业化和协作生产;

第二、实行“小而专”、“中而专”、“大而专”,即形成规模经济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结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将逐步向工厂生产专业化,公司产品多样化的成长方向发展。

第三、当某一经营领域的需求饱和或开始下降,企业需要继续前进,谋求发展,必须拓宽经营领域,实施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多样化经营,进而实施集团化、国际化的生产经营结构;再进一步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结构。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一般都是经营单一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工厂制的生产经营结构。尤其我国的大型企业虽然组织规模大(主要表现为职工人数多),但经营规模小(销售收入低),无法与国外大型企业竞争。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实质上是一种“万事不求人”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经营方式,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阻碍了企业走上高效率、高效益的成长之路。因此,这种生产经营结构必须变革,根据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企业应走上规模经营,成长经营,进而走上多样化经营的道路,逐步扩大企业实力,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五)企业人事制度与国际接轨

我国企业对干部的管理制度叫人事制度,对工人的管理制度叫劳动制度。为了便于同国际接轨,这两项制度将统称为企业人事制度。我国企业现代人事制度同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企业自主用工,职工自主择业。

第二、职工被录用后,通过劳动合同明确界定企业和职工的责权利关系。职工权益受劳动合同保护,职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相应地要受劳动合同制约。

第三、职工在企业的工作岗位随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任务的变化、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适时调整,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员工实行满负荷工作制。

第四、企业员工的择业和企业对员工的招聘,受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机制的作用,职工能进能出,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

第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精简下来的职工,采取企业自主安置和社会待业保障制度相结合。

我国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正在进行深化改革,正由国家用工主体向企业用工主体转变;国家职工制度向企业职工制度转变。正废除能上不能下的干部终身制,打破企业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实行统一的企业员工制度,采用灵活多样的用工制度。这些都是建立企业现代人事制度,与国际接轨所迈出的重大步骤。

(六)现代分配制度与国际接轨

企业分配制度包括职工劳动报酬分配和企业纯收入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分配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实行税利分流,正确处理国家征税和企业纳税的关系。企业纯收入的一部分必须作为税金上缴国家。各国企业概不例外。国家对企业实行中性税收制度,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原则上应执行合理的统一税种、税率、使所有者的收入和国家的收入明晰地表现出来。

第二,正确处理投资者收益和企业留利的关系。在上交给国家税金后,企业利润需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投资者分红,二是企业留利。既要保证投资者按合理的回报率进行分红,保护他们的资产收益,相应地承担投资风险。同时也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留利,保证扩大再生产有必要的积累,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第三,企业留利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如《公司法》规定,正确划分为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和公益金,并按国家规定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和分配使用。

第四、正确处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合理确定经营者的收益,实行经理年薪制。使经营者的收益和投资者的资产保值增殖挂钩,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第五、在遵循国家分配政策和产权约束下,企业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

第六、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的水平由市场机制决定,即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以市场工资率为参照系,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劳动贡献,实行自主分配。

(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关于企业内外资金往来和结算关系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和标准的总称,是国家财政部门对企业财会工作和处理财务关系所作的制度规定。企业财会制度与国际接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实行资本金制度。股东投入企业的股本,形成为企业的资本金,在企业存续期不能抽回;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原值计算,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不再冲减资本金;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毁损等发生的净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作冲减资本金的处理。

第二、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能够自主地调度和使用资金,企业的资金不再规定专款专用、专户储存,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调节使用。

第三、企业投资不再按投资的方式和性质,区分为建设投资和技改投资,而按国际通行的办法,按时间长短划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实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包括反映企业向外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短期投资反映企业购入的各种债权性的有价证券,不涉及购买股票问题。

第四、企业的成本核算采用国际通用的制造成本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费用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两部分。企业成本核算到制造成本为止,企业期间费用直接体现当期损益。当期损益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分别列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坏帐损失不直接计入成本,而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会计核算的稳健原则,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发生了坏帐的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

第六、按国际规范分配企业利润。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税后按资分红,利润分配的次序,一是支付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支付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二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三是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四是提取公益金;五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七、按国际规范,建立新的财务报表体系。同国际惯例接轨的报表体系是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组成,各类不同性质的企业都运用这一财务报表体系,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平衡公式,使财务会计明确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满足各方面对企业财会信息的需要。同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有利于同国外企业进行比较,发现差距,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八)企业资产经营制度与国际接轨

资产经营制度与国际接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

第一、资产经营对象多元化。企业可以突破产品或劳务的经营范围,而直接把各种生产要素作为经营对象,从技术、资金、信息、单个资产到企业整体资产,即企业产权都可作经营对象,进入市场进行交易,不仅有形资产,而包括技术专利,知识产权、商标等各种无形资产,都可作为经营对象进行交易。

第二、投资方式多样化。货币资本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技术专利投资、知识产权(如商标)投资、股票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企业都可以选择,以求资本金的保值和增殖。

第三、经营领域多样化。企业的资产既可专门投资某一经营领域,也可投资到两个以上的经营领域,从单一化经营发展到多角化经营;既可在国内投资,也可到境外投资,实施国际化经营。

第四、资产经营方式多样化。资产所有者既可自己独立经营,也可聘请职业经理人员,即企业家经营,实行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既可独资经营,也可若干资产所有者或经营者实行合资、合作经营,或股份经营。

第五、资产经营的集中化,规模化、集团化。企业从资本积聚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以资本的集中为主的模式,即通过企业之间的合并,兼并,发行股票集中社会上闭散资金,走资本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团化的道路。

第六、实施产权拍卖和破产制度。企业在经营中始终充满各种风险,总会有赔有赚。当所经营的某一或某些企业不景气,比较长的时间内出现严重亏损,扭亏无望,应果断减产停产,当转产别的产品或进入别的领域比较困难时,应决定将其资产及其产权拍卖,以换回货币形态的资产,并转移到企业优势经营领域中去。当企业亏损到资不抵债时,应申请破产。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债权方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了防止给债务人以及企业资产所有者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时也可使破产企业职工从严重亏损、发不出工资的困境解脱出来,使之能重新择业,另谋出路。对宏观来说,可实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转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企业结构。

二、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同步推进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应地要求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相匹配,才能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把现代企业制度为增强企业活力所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为了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一)正确地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策略

当今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我国企业应正确地确定自己的重大使命,提出明确的战略目标,通过企业环境分析,制定正确的战略方案,形成一套企业的战略体系,即提出企业的总体战略和与之匹配的各个职能战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正确选择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为此,要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形成企业强有力的战略领导和战略组织、讲究竞争的谋略和策略,保证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努力在竞争中取胜。

(二)强化市场营销工作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企业不仅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而且还必须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企业产品开发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开展营销工作。首先,企业应加强国内外市场的调研工作,建立市场信息的反馈系统,形成计算机联网的信息处理中心,为企业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和新产品开发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研究国际市场价格形成的规律,采用国际通行的反向定价法制定商品价格,以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竞争的要求。第三,依据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如关贸总协定所确定的有关贸易原则和依据目标市场所在国的经济法律,法规,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第四,正确的选择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以利于企业产品比较顺利地进入目标市场;第五,正确地运用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销售服务、商标、包装等一系列营销策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

(三)强化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尤其是实现市场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首先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高效,优质、快速,低耗地生产国内外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其在两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二,要求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专业分工,组织协作生产。突破什么都要国产化的观念,只要在国际企业中找到可靠的伙伴,能够提供质优价廉、按期按量、配套地供应所需的协作产品,可以大胆地组织国际协作。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为国外整车生产厂家配套生产所需协作件、零部件,开展国际合作生产。第三,加强质量管理、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或用户标准组织生产,使企业产品获得有关国际质量认证组织的认证,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本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可靠基础。第四,根据环保要求,开发和生产有利于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品。企业要积极地治理“三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企业生产现场要开展五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活动,实现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创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

随着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推进,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这是国际上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在创建企业文化上,首先要提高企业职工对市场竞争压力具有危机感、确立企业进行改革的紧迫感和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其次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关心全体职工,形成强大的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创造性、进取性。第三,实施职工民主管理,广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重奖有贡献的职工。第四,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

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其共性,与国际接轨,也要注意个性,从本国实际出发。

我们认为,除了遵循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性即共性的要求外,还必须遵循本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殊规律性即个性的要求,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我们认为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企业中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企业中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形态上最本质的特征。

在企业的多种产权主体中,国有制、集体制的产权应占其主要地位,或控股的地位,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确保各投资者的资产权益,尤其应重视确保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资产评估中,应防止对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低估或漏估,以及在经营中防止丢失和损坏,克服国有资产经营中的无人负责现象。应形成投资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建立经营者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把资产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推动企业经营者提高公有制资产的经营效益。

(二)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企业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体现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企业利益分配管理中,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适当拉开差距,多劳多得,即劳动效率越高,劳动贡献越大,应多得;反之,则少得。同时也反对收入差距不合理的悬殊,应该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以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此外,还必须承认人们通过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投资等而取得的合法收入,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勇于创造,守法经营,善于经营,走上致富之路。

(三)坚持服从厂长经理等企业家的领导权威和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统一。我们的厂长经理同职工群众都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都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是同志式的、团结、互助、合作的关系。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都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共同理想的指引下,为完成工人阶级赋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而共同努力。

标签:;  ;  ;  ;  ;  

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