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谈艺术创作过程论文_冀秋匀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摄影研究生)

摘要:摄影是艺术界众多门类中的学科之一,摄影是运用光线来描述所看到的物体。 摄影的创作过程离不开艺术创作过程,不管是用数千分之一秒或用数十分之一秒完成的画面,都是摄影家思想感情投入创作的结果。虽然时间短但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包括素材的积累、构思的完善。

关键词:摄影;艺术;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的含义

什么是艺术?简单概括,艺术就是艺术家将社会生活经过艺术思维加工,再由艺术家头脑导出的的物态产物。艺术则通过对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注入艺术的理念揉和在一起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态。

二、艺术的创造过程

艺术的产生是一个过程,艺术的创作过程这一行为开始于艺术家创作初期的创作欲望推动下,围绕着此次创作的目的和意图,进而在头脑构思刻画,最后运用艺术语言将艺术思维物态化转化为确确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品供人们去鉴赏。

(1)艺术体验 眼中之竹

艺术体验是形成艺术创作的前提基础,同样也伴随着发自内心,由内而外不自然迸发的强烈情感,艺术体验往往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的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诱因。深切的艺术体验,透过艺术家的视角,能感受到非凡的意义之所在,一件事情一万个人去做就有一万种体会。艺术体验赋予每一件艺术品与众不同的魅力。

(2) 艺术构思 胸中之竹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是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即收集材料,储蓄经验的前提下,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艺术形象,即最终想要展现的艺术品的形象。艺术构思是每个艺术家都要经历的过程,是每个艺术家着手开展创作一件新艺术事物雏形的开端。

(3)艺术表现 手中之竹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家独到的艺术审美视角通过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并借助或搭载在一定的物质媒介基础上,将艺术作品初期的想法构思表达出来的物态化的作品。

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就分为以上三个步骤,前期准备,创作构思,艺术表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个环节的思虑不周,都会影响后期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呈现也会大打折扣。打好基础做好前期准备是关键,花更多的心思在作品想法构思上并加以精湛的创作手法,作品呈现效果自然会超出预期。

三、摄影的创作过程

摄影的创作过程,无非分为三个过程:前期、中期、后期,借助清代画家郑板桥画竹三个过程即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该毕业设计《欲》的创作过程亦是遵循了艺术创作的三个步骤,即一个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

1、前期-眼中之竹

一个摄影作品的创作,需要作者前期通过网络杂志等查阅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收集素材,丰富自己的思路。正如《欲》的主题确定,前期通过在网络上查阅的方式,欣赏和分析优秀职业摄影师的作品,从中产生灵感,该创作灵感来源于当今21世纪,飞速发展社会中的一些令人谈之色变却又极其普遍的社会弊端现象。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现象涌现出来,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吸引着人们,人们在面对各种欲望的同时往往将自己心中的想法隐于内心,将真实的想法隐藏起来,不能得到合适的方法倾诉。

2、中期-胸中之竹

前期的资料收集好之后,也就到了创作的关键时期。一个好的摄影作品的产生需要的就是创作者独特的思想,还要有个详细的拍摄方案,结合“胸中之竹”来谈,就是在正式拍摄之前要对《欲》这一方案主题深入研究。首先,将在脑海中形成的方案落实到书面,使其形成的草稿分条分列,保证思路条理清晰;其次,还需根据当天拍摄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将这些改动记录下来,将大体的思路细化明确。拍摄的方案大致确定,构思也已有了最初的完整度,接下来就该进行道具的准备,道具的完备有利于很好的表现主题,主体造型的形象化表现,戏剧性更加强。

3、后期-手中之竹

前期的所以准备都已完成后,那就到了最后一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模特、道具表现出来。万事俱备就只差拍摄出来。《欲》作品在人物选择上选用了男女不同性别的主体,将主体与不同服装结合在一起,加上夸张的表情与动作,运用光线的作用展现主题-欲望。如(图1、图2)

一个摄影作品的创作需要的三步是环环相扣的,后一步总会是前一步的延伸,每个过程的出现预示着一个作品的产生。要做到将“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进而物态化化为肉眼可见的“手中之竹”。

结语:

摄影是众多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门类,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样适用于所有的艺术范畴涉及的学科,摄影也不例外。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中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相当于这件艺术作品的见证,艺术作品间的创作过程大致相同却又不尽相同,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特色,最能代表一件艺术作品核心的就是创作思维,将无形的创作构思转化为有形的物态化的作品就是艺术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唐济川,郑艳.艺术概论[M].第1版第2次印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王宏建.艺术概论[M].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于冬冬.艺术摄影[M].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人民摄影出版社,2011.

[4]王传东,夏洪波.观念摄影与表现[M].第1版第1次印刷.沈阳: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M].第1版第1次印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6]林路.高等院校摄影摄像精品教材:观念摄影[M].第1版第1次印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7]玛丽·华纳·玛瑞恩.100个改变摄影的伟大观念[M].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

[8]王家民.艺术与设计导论[M].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冀秋匀(1995-),女,山东泰安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摄影研究生,研究方向:摄影。

论文作者:冀秋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从摄影谈艺术创作过程论文_冀秋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