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_农业论文

论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_农业论文

21世纪中国农业前景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前景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农业现状

(一)“三靠”流于口号。建国以来,从农业多次起落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农业发展要“三靠”: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是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已出现“政策靠不稳,科技靠不上,投入靠不住”的境况。政策靠不稳:最近几年,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关注农业,颁发了发展农业的大批政策文本,以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语言描述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政策已经够多了,但是政策再多再好,没有措施,没有指标,没有单位落实,终会落空。科技靠不上:目前农业科研院所和院校举步维艰,农业科技严重萎缩,农业院校毕业生50%跳出农门,花费多年精力初步建成的基层农技推广网在不少地区已是“网破、线断、人散”,出现了科技“空城计”。投入靠不住:农业在全国上下一片“加强”的呐喊声中,实际投入在加速削弱。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于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7.1%下降到2%左右,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用于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9.3%下降到1993年2.8%;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在“五五”期间占财政总支出的13.2%,“六五”下降到9.5%,“七五”又降至8.4%,1993年为8.7%;综合统计,全国多渠道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于农业建设的投资比重,由1980年的15%下降到1993年的3.5%左右,下降速度是异常惊人的。“三靠农业”流于口号,“三口农业”部分成为现实:中央机关是“口头农业”,地方政府是“口号农业”,农民群众是“口粮农业”。

(二)发展传统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难以缓解。农业生产,“土”是基础,“水”是命脉。据1992年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第2号国情报告指出,预计到21世纪20-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5亿,那时人均耕地将下降到0.08公顷(1.2亩),人均水资源只有1,800立方米(当前,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700立方米,还不足全球人均的1/4。中国是属于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届时以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将接近或达到其承载力的临界状态;农业自然灾害频繁,近几年由于地球气候变暖,洪涝、干旱和病虫灾害更趋严重;绿色农作物的生长受地域气候及季节的限制,生长周期长,一般要1-2年,生产效率低等等。显然,上述这些制约因素是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的。21世纪中叶我国将有15亿人口,如此惊人庞大的人群,大家仍寄希望于通过人均1亩地的传统农业这根“独木桥”,达到全民共同富裕生活,这是我国国情中的严重“险情”之一。

二“革故与创新”并举,开拓我国农业历史新时代

(一)“改造”传统绿色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偏重种植业,忽视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农牧比重失调,影响农业生产良性发展。当前,农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应是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卢良恕院士倡导的“农业三元结构工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新概念,是实现传统农业革命性变革重要之路。

(二)创建新型农业

1、确立农业发展新思路。

人们思维模式的突破。地球形成已有46亿年,但人类历史不超过300万年。人类在这漫长历史长河中,大部份时期是以采集、打猎为生。从采集打猎为生转变为靠种地放牧的农业为生,大约是发生在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这就是人类祖先开发利用地球生物资源中的两大类资源,即动物和植物资源转变为畜牧业和种植业,形成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第一产业的传统农业。一万多年以来,人们在思考农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固守传统农业框框内寻求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剧增,利用动物资源的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需求,开辟农业新途径,开发新生物资源已是历史必由之路。

传统生产模式的突破。从古至今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生活所需的食物、动物饲料和工业原料等。绿色作物露天生长的“自然农业”由于受许多自然因素的制约,再扩大发展,已困难重重。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等撰写的《世界情况观察报告》中指出:世界的粮食产量,以80年代为分界线,增长率上升停滞”;“从现在开始到21世纪,不能指望世界的粮食产量会有明显的增长”。严峻的前景,显然,突破传统农业露天生产模式,依靠科技,开拓新型农业的工业化模式,已是刻不容缓的历史性新使命。

2、确立农业战略扩转新观念。

(1)由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扩转向微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球生物界由三大生物组成: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的部份种类已被人类开发转化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的传统农业。地球上三大生物之一的微生物资源是至今尚未被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应用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白色农业”这已是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冠以“白色”二字,表示这种新型农业的生产过程没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并严格要求工厂车间的环境条件高度洁净之意,同时用与传统绿色农业的形象化对称。

微生物包括所有的原核生物、非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微小藻类。它们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广泛分布,混杂居住着,并且和各种大生物(动物和植物)一起主宰着地球生物圈中的物质转化过程,把固定在有机物质状态中的植物营养元素分解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推动着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多层次地利用。

白色农业与传统绿色农业,两者间基本形态和生产模式都截然不同。白色农业是依靠人工能源,不受气象和季节的限制,可长年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白色农业是生物工程四大内涵之一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大力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这是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

微生物发酵工程应用于农业领域,能生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兽药抗生素、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农用酶制剂、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之外、特别在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方面,已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解决蛋白质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1967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单细胞蛋白学术会议上把这种微生物发酵产物正式命名为单细胞蛋白(SCP)。目前世界SCP的总产量约在250-300万吨。主要集中于前苏联和美国,显示出国际SCP尚处于起步发展趋势。

微生物科学在农业上的发展有着巨大潜力。据测算,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如果利用每年世界石油总产的2%,生产出的单细胞蛋白质可供20亿人吃一年;又如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5亿吨,假如其中20%的秸秆,即1亿吨通过微生物发酵变为饲料,则可获得相当于800亿斤的饲料粮,这是目前中国每年饲料用粮食的一半。微生物工厂生产是节省土地型的工业,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能相当于180万亩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或3亿亩草原饲养牛羊生产的动物蛋白质。由此可见,如果单细胞蛋白能替代80%以上畜牧业饲料用粮,以及10-20%成为人们的生活食物,那么,一项生物工程高科技产业——白色农业,就会成为事实。(2)由陆地生物资源扩转向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大海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包括人类祖先的故乡。生物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至少在30亿年前即在海洋中诞生。从原核生物开始,发展到真核生物,以后又进化成各种动植物。只是在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前后才有动物、植物移上陆地,开始了陆地上动植物的进化。陆上生命离开海洋已有4亿多年。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大问题,我国在这方面遇到的挑战更为突出、更为尖锐。因此,返回海洋,依靠科技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创建“蓝色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食物不足的重要出路之一。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例如,可加工成人类食物的近海领域自然生长的藻类植物,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纳入食物范围,海洋可养活约300亿人。海洋生物产品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种类齐全,极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味道鲜美,是人类的优质食物。人们已不怀疑,蔚蓝无际的海洋将是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

海水养殖业虽然在本世纪初出现,但比较大规模开发则是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10多年来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发展很快。例如,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施一项为期9年的“海洋腾飞”计划,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事业,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居世界首位。美国从70年代开始实施海洋农牧场计划,80年代又投资10多亿美元建立一个10万亩的海洋农牧场。返回海洋,开发海洋资源,发展蓝色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具备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的条件。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有18,0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近海有丰富的资源,还可以方便地进入世界各大洋区。我国近海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至少有22亿亩,如果22亿亩浅海都利用起来,实现农牧场化,那么,一项新型农业——“蓝色农业”就成为历史现实,15亿炎黄子孙后代过上富裕生活将有保证。

(3)“人畜共粮”的传统农业扩转为“人畜分粮”的农业产业新结构。

我国科学家卢良恕院士提出:到2000年要有1/3的粮食用作饲料,其总量将达3,300亿斤,为此,要有5亿亩左右的粮食播种面积用来生产饲料作物。如果把饲料生产作为一个现代产业来建设,实行“人畜分粮”,实施“农业三元结构工程”,就能达到本世纪末1万亿斤的粮食目标。此外,如再新创白色农业,开发微生物新资源,发展单细胞蛋白饲料,替代传统的饲料用粮食,这样对粮食生产来说,既是开源又是节流。“人畜分粮”能极大地缓解粮食匮乏的矛盾,同时保证畜牧饲养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富裕农民。

总之,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变革结局将呈现出:传统绿色农业露天生长“单相形态”的生产模式,将演进为“多相形态”的生产模式,即:绿色“露天农业”与白色“工厂农业”并存;绿色白色“陆地农业”与蓝色“海洋水生农业”并存。农业“多相形态”生产模式的实现,绿白蓝“三色农业”的产生,这将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三、建立和健全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增补完善《农业法》。《农业法》的核心,应该是保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制化,根除随意性,实现以法治农。建议《农业法》中补充农业基建投资占国家投资的具体比例,至少大于5%;扶持农用工业,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以3%用于农用工业;把农业科研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二)成立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应组建能够宏观综合管理农业的政策机构,全面组织、协调与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利于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体制必须深化改革。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结合农业受“保护”和“保证”的特殊具体情况,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应采取“二化一保”的改革举措,即:“精化”上层(中央、省级农业科技单位),“强化”基层(县、乡级农技推广服务单位),“保护”中层(地市级农业科技单位),组建起一支强大的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大军。

(四)大力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发展农业生产,是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由于农业本身的脆弱性,以及亿万农民面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因此,重视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议全国的县级供销合作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新形势,改革拓宽原有业务职能和运营机制,肩负起探索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五)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既是物质文明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在全国农村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持之以恒。高举科技大旗,反对封建迷信,消除愚昧落后,组建一支农民科技大军与国家专业队伍相结合,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建设现代化新农业,培育一代新农民,把农村建设成繁荣、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标签:;  ;  ;  ;  ;  ;  ;  ;  

论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前景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