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小红绿灯与大经济发展关联之我见论文_王蕴琦

摘要:

红绿灯——我们出行中常见的交通指示灯极为常见,但是它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大数据交流的行业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如阿里巴巴、腾讯等。而作为一个小小的红绿灯与当前互联网时代有何种联系又能够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促进作用呢,本文拟阐述红绿灯在互联网数据交互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对大经济以及民生的积极带动效应。

关键词:红绿灯 道路通畅率 感知交互

“车辆限行、上下班高峰”是目前经常听到的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城市集中化的发展,交通拥堵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居住城市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对于道路行驶车辆管理的手段不多,除了现场交警的指挥外只有红绿灯信号灯了。红绿灯做为一种规范道路行驶车辆的管理工具,一直在延续以往机械化的工作模式,主要任务就是保障道路的通畅,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多以及行驶方向的多样性,交通信号指示灯工作模式已经凸显出严重的技术滞后性,不能满足当前交通发展的需求。作为城市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改善当前交通信号灯所面临的职能退化现象。

给红绿灯配上“眼睛和耳朵”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存在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随着车流量的增大,以往机械重复式的工作就可能造成交通的拥堵。例如我家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南北通向的车辆在早高峰期间车流量较大,而东西向车流在十点到十一点半之间车流量大,现有的红绿灯在指挥交通时就会造成十点之前南北向拥堵十点以后东西向拥堵。如果能够给红绿灯配上眼睛和耳朵实现实时感知交互会是什么样一种状况:配上眼睛后的红绿灯能够采集到道路上的车辆数量信息,南北向的车流量多就会相应的给出更多放行时间,同样东西向车流量多的话就会调整南北向的通行时间;红绿灯配上耳朵就能听到相邻红绿灯之间的信息传递,这样就会结合车流速度给出响应动作,车流到达的时候不用再停车起步,直接放行。

那么红绿灯如何才能装上眼睛和耳朵呢,目前道路上的数据采集工具已经在大量的安装和应用,但是缺乏相应的应用开发,还没有实现数据的交互。如果给红绿灯配置数据处理信息硬件,然后将道路和十字路口用于交通违法和车流监控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动态的数据流按照位置信息派发到临近的红绿灯,这样红绿灯就拥有了眼睛功能。耳朵就是借助于网络的数据传输,将整条道路或者整个区域的信息进行交互下的指令执行,使车流量较大路段的车辆在经过信号灯时都是绿灯,这样的话就能够使车辆在不减速不起步停车的状态下迅速通过拥堵路段,给后面的车辆腾出道路空间,从而提升道路使用效率降低城市拥堵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1、2中所示。

 

与大经济发展的关联

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城市道路上行驶的大部分汽车都是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提供动力的,而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消耗油料,不断向环境中排放含有污染颗粒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如果能够提升城市道路的通畅率,就会大大降低油品的消耗量,这样在降低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能够对环境治理起到极大的增益效用。以常用的车辆为例,在市区行驶由于受到拥堵和等红绿灯的原因其每行驶100公里要消耗油料10升,在郊区或者高速行驶同样的里程则消耗7升,由此可见行驶在城市中的汽车因为拥堵和等红绿灯造成的油耗浪费超过30%,如果能够降低城市拥堵程度,提升道路的通畅率,将在城市中行驶车辆的油耗降低的9升,每天在城市中的车辆超过百万辆,一天的降低石油产品消耗量将超过30吨,对于资源消耗量的降低将是一个很大贡献。

降低物流成本:货物的流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物流运输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会造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成本增大以及区域联动协调效率低下,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例如我们一日三餐必备的蔬菜,在产地可能几毛钱一斤,但是到超市或者菜场价格就翻了好几倍。因此如何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是目前应当考虑的问题。个人认为目前影响物流成本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运输时长,第二是运输过程中油品的消耗。红绿灯如果能够实现智能化,那么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以十公里的路长有5个红绿灯计算,一个红绿灯等待1分钟,假如能够根据车流实现一体化畅通,那么在这10公里的行驶过程中就会节省时间5分钟,节省时间的同时就意味着油耗的降低,而通常一单货从产地到消费者手里一般要经过几百公里,那么这个成本的降低将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目前是互联网+大数据迅猛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事物开始借助互联网进行智能化拓展,如无人驾驶汽车、小米智能音箱、AI机器人等。与此同时城市化快速集中的发展,交通堵塞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及日常生活的一大矛盾,另外交通运输也关乎着民生以及生活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能够加快红绿灯和互联网数据交互,实现市区车辆通畅化出行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红绿灯作为我们生活中极其细微的事物,却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为道路指挥的客观实施体必须赋予它更为强大的功能,使其更好的发挥职能。希望能通过本文的论述给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意见。使我们早日实现通畅化出行,享受顺畅的城市交通,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史新宏, 蔡伯根, 穆建成.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2, 26(1):29-34.

【2】梁卜文.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交通[J]. 科技风, 2018(3):213-213.

【3】刘鹏飞. 智能交通监控技术的应用[J]. 数码世界, 2018(1):312-312.

论文作者:王蕴琦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论小小红绿灯与大经济发展关联之我见论文_王蕴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