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蓝凤(通讯作者),夏莲

玉林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蓝凤(通讯作者),夏莲

蓝凤(通讯作者) 夏莲

(广西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了解2013-2014年玉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4年玉林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4年玉林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8/10万。<2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5%,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6.25%。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77.44%,免疫史不详的占11.78%,有免疫史的占10.78%。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常规免疫,适时对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医院内感染控制。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免疫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20-02

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的流行,为制定麻疹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玉林市2013-2014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病例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 病例诊断与分类标准

以中国CDC下发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规定的诊断标准,作为病例分类依据。

1.3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有关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流行强度

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2013-2014年期间,玉林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00例,无死亡病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389例(占97.25%),临床诊断病例11例(占2.75%)。各年度报告确诊病例数分别为134例和266例,发病率分别为2.40/10万、4.73/10万,年均发病率为3.58/10万。与2011和2012年的0.018/10万相比,发病率明显上升。

2.2 地区分布

2013-2014年全市7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9~148例。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玉州区、博白县和福绵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01/10万、5.38/10万和3.56/10万。

2.3 时间分布

2013-2014年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发病318例,占79.50%。

2.4 人群分布

2.4.1性别、年龄、职业分布 400例麻疹病例中,男性279例,女性121例,男女性别比为2.31:1。病例以低年龄为主,<2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8月龄132例(33%),8~11月龄114例(28.5%),1岁77例(19.25%),2~5岁27例(6.75%),6~14岁13例(3.25%),≥15岁38例(占9.5%)。麻疹发病构成多样,但以散居儿童为主,345例(占86.25%)。

2.4.2流动人口发病情况 400例病例中,流动人口179例(44.75%),其中户籍为加拿大籍1例(0.56%),其他省的14例(7.82%),本省其他市21例(11.73%),本省其他区县143例(79.89%)。

2.5 病例免疫史

对所有病例进行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史调查,0剂次免疫史310例,占77.50%;1剂次32例,占8.00%;≥2剂次11例,占2.75%;不详47例,占11.75%。在8月龄~2岁190例病例中,0剂次155例,占81.58%;1剂次29例,占15.26%;2剂次2例,占1.05%;不详4例,占2.11%。

2.6 医疗就诊史

400例病例中,68.75%病例在发病前7~21d有医院就诊或治疗史,其中51%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就诊史,14%有妇幼保健院就诊史。

3.讨论

2013-2014年玉林市的麻疹疫情反弹,报告麻疹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度上升,季节高峰提前。全市7个县(市)区的麻疹发病率均超过消除麻疹的目标要求,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达到9.01/10万,最低的为0.71/10万,而且市城区发病率较农村地区高,说明存在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流动人口接种管理工作难度大和防控工作策略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发现68.75%的病例在发病前7~21d有医院就诊史。现场调查发现玉林市部分医院未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门诊患者隔离诊疗管理也不到位,患者到医院就医感染麻疹的风险很高。近年来的一些分析发现医院内感染是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1〕,已成为影响麻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发病年龄分析,2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80.50%(322例),且89.13%(287例)的病例无麻疹免疫史,除未达到免疫月龄的儿童(132例)外,有麻疹免疫史的仅为16.32%,多数为常规免疫漏种的儿童,免疫空白是导致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提示我市存在MCV首针及时接种率不高和查漏补种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而<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增多,可能为母体无抗体或者胎传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较短,不足以形成保护,在达到免疫月龄前发病〔2-3〕。20~35岁成人麻疹病例构成比较往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户籍以本地人口为主。分析原因可能是该人群出生年代的疫苗有效接种率低、漏种率较高、接种质量较差,导致免疫空白或免疫成功率低、抗体水平持续时间短,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从而成为易感人群,一旦感染麻疹病毒,就容易发病。

分析病例职业分布特点发现,散居儿童是最主要的受累人群,这与全国研究结果一致[1]。在所有病例中,流动人口病例数占44.75%,而且发病率是逐年上升,由于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导致免疫空白人群较多,因此该人群仍将成为影响玉林市麻疹流行的重点人群,也是麻疹防控工作面临的难点。

综上所述,玉林市2013-2014年的麻疹发病水平与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相距甚远,难度较大。为进一步降低玉林市的麻疹发病率,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建议加强以下工作:扎实做好常规免疫工作,提高MCV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适时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水平;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和医院内感染控制。

【参考文献】

[1] 马超,罗会明,安杰志等.中国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及消除麻疹措施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3):208-213.

[2] 郝利新,马超,马静等.中国2008-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4):293-296,370.

[3] 任先云,刘梦来.消除麻疹面临的困难和应对措施[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4(11):641-642.

通讯作者:蓝凤(1975 -),女,医学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论文作者:蓝凤(通讯作者),夏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玉林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_蓝凤(通讯作者),夏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