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压力源调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探讨论文_李源源

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压力源调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探讨论文_李源源

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415000

【摘 要】本文中对现代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现状和压力源进行分析,探究了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并根据现状提出一系列心理干预改进措施,旨在为护理学专业输送更多更为健康且优秀的护理学人才。

【关键词】护理实习;临床实习期;问题分析;对策探究

医院中不仅包含了医学,而且也包含了社会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各种治疗方案带来的强烈刺激不仅影响着患者,更会对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在医学活动中护理工作的高负荷以及倒班状况会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压力大,这不仅形成了护理工作者的压力源,也影响着护理实习生。护理实习生不仅需要面对以上的压力源,还要面临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再加上工作不熟练、理论不能与实践紧密相结合、不良心理情绪等诸多压力。故而在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进行管理时,需要做好压力源调查,并根据其个体状况做好相应的心理干预,这样有助于护生的培养。

一、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压力根源分析

(一)全面素质教育理解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由于现代社会教学方案中高考升学的压力,不仅对学生有影响,对于学校和家庭都有极大的影响,而许多学校和家长往往只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注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基本忽视了学生全面素养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在进入大学后,多数家长将精力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经济的支持,基本不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就算部分家长意识到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多数家长都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无法采用科学且有效的教育观念对其进行教学,在教学期间依旧选择填鸭式教学[1-3],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敏感多疑和自卑易怒的状况。故而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时缺乏与其他人进行良好交流的手段。

(二)经济压力

现在调查中发现医学院校中大约有4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农村,而经调查显示其中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占比约为30%左右,虽然这类学生独立性较强并且学习刻苦,但处于大学校园内,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精神困惑和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消费观念与普通城镇学生均有较大的差异,而现实的经济因素又限制了这类学生的人际交往,故而导致这类学生在毕业期间很容易出现长期自卑和压抑情绪。经济压力会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委曲求全,并且不断顺从,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伤害,进一步加重其心理问题。

(三)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

由于在学校期间护理学生与社会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现象,大多数学生经历极为单一,且社会阅历较浅,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再加上护理院校基本不会开设社会学科的教学,故而导致护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护生刚刚进入医院复杂的实习环境中,工作较为繁忙,基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应用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相较于以往的校内生活,这类学生很容易出现工作压力和心里不平衡的状况。在生活上由于大多数学生刚进入新的环境中,身边缺乏朋友和同学,一切都需要自己管理,一开始难免会感受到手足无措和力不从心的状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出现寂寞和孤独情绪。

(四)求职就业压力

在毕业实习期内的护生,还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现实,也就是求职就业压力[4-6]。在现代社会中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现代大学教育存在的缺陷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未接受良好的求职指导,就被推入了就业市场中,虽然就业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但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的准确认知就会导致其在就业市场中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跟随大众和媒体的影响表现出就业从众心理。而部分大学生无法准确的评估自己出现就业好高骛远和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状况,个人无法承担艰苦的工作,出现了好逸恶劳的状况。

二、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期间的心理干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实习期计划

在开展实习期操作时,需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带教计划,根据教学状况,制定完善的岗前培训,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明确自身的实践目的和职业角色,强化护理人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而护理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存在的薄弱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护生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态度。

(二)临床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培训

临床带教老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以及新技术,了解不同护生的医疗水平和现代社会人文科学知识,不断强化自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内部也应当将各专业的优秀实习期教师请入医院中进行统一授课组织培训班,并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做好医院的护理技术培训和再教育项目[7-8]。

(三)改善护理教学方案

护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需要采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在开展护理,实习期时做好临床工作经验传授,向护生提供足够的经验教学,可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使护生寻求信息责任感,综合培养护生的护理能力,尽可能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多个角度对护生的心理素质、害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行锻炼,使护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主动处理护理问题[9-12]。

(四)实习护生的心理干预

首先带教老师需要从局限的心理问题健康教育理念转变为整体素质教育理念,在对护理学生进行心理问题干预时,不应当将其局限于单独层面中,需要将其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进而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善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自身的身心全面且健康的发展。而在对护生进行心理干预时,需要将教学重点放置于人文交流的教学中,使护理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对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消除护生的迷茫心态,并对护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问题行为干预,使护生在实习阶段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缺陷,不断发展自我的完善意识,切实提高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免疫力[13-15]。

导致现在护生在实习期出现压力的因素较多,在这种状况下,代教老师需要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方案及时改变,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教学措施使护生心理压力得到舒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雪琳,李继平.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6):5293-5297,5298.

[2]郝春红.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压力源调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1.

[3]张伊倩,杨玉亭,曹婷,等.浅淡我校高职护生临床教学实习现状及对策[J].教育进展,2018,8(06):689-694.

[4]苏建萍,马梅,张雪,等.新疆某两所医院实习护生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的研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8,6(01):43-48.

[5]张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0(28).

[6]余青青.临床教学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明日,2018,000(034):P.21-21.

[7]徐 凡 ,陈小芳.基于微信提升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8,(6):72-73.

[8]贺莉,徐英,方进博.病例分析在心内科护理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017(007):P.714-717.

[9]霍婷照.“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0(003):P.307-307.

[10]徐晓,吴学华,王金玉.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017(001):P.92-95.

[11]段莉,高云峰,耿艳霞,田建丽.新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对其护理职业承诺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3):51-54+92.

[12]王晓丹,张美芬,张利峰,严卫青,黄燕钰.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81-83.

[13]陈雅姣. 高职护理毕业生职业紧张、职业枯竭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4]段莉,高云峰,刘亚莉,耿艳霞,雷慧.新毕业护士角色转换压力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09):1647-1650.

[15]丁璐萍. 本科护生实习后期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论文作者:李源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压力源调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探讨论文_李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