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术后沟通模式对麻醉术后随访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何玲,,黄宇【通讯作者】

何玲 黄宇【通讯作者】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 评价运用标准化的术后随访沟通模式对麻醉术后随访的临床效果。

方法 建立术后镇痛随访沟通的标准用语,对麻醉护士进行培训。于培训前后,麻醉护士对术后疼痛的准确评估以及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随访服务的满意度和麻醉护士培训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麻醉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协调沟通技巧以及对疼痛的准确评估性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患者对麻醉护士术后随访的满意度评分也均提高(P < 0. 05)。结论 运用标准的沟通模式对麻醉术后随访能够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随访的质量。

【关键词】 麻醉护士; 术后随访; 标准化沟通模式

Apply communication model to followed up effect assessment after the oper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communication model anesthesiology nurse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he operation . Methods We built up the standard language, and follow-up language to train nursing staff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the satisfaction and postoperation pain’ konwledge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training,nurse anesthetists were increased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language, flexible language application,

postoperation pain’ konwledge hav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efore training (P <0. 05). After training,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e anesthetist′s follow-up increased as well(P <0. 05). Conclusions Nurse anesthetists use the communication to acquire a good communication effects i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these methods also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of follow-up.

【Key words】 Nurse anesthetist; Postoperative follow-up; communication model

患者在手术后,由于切口疼痛,麻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尿潴留,头痛,呼吸抑制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与心理状态[1] 。麻醉护士作为围麻醉期的管理者之一,对实施麻醉的患者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及时发现麻醉后的并发症,判断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价术后镇痛效果,疏导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是麻醉护士术后随访的重要任务[2] 。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麻醉护士普遍对患者的疼痛评估准确性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对于术后随访培训内容往往集中于书面上,对疼痛的管理知识与技能不专业。因此,本研究为了准确地评估患者麻醉术后的疼痛状态,提高护士随访沟通能力,建立了标准的术后随访沟通用语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1)2017 年1—12 月,将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中级和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共计18名纳入研究。其中年龄25-40岁,学历:大专及以上,工作年限均>3年,。2)将使用镇痛泵的326例手术病人纳入研究,入选标准:(1)年龄18 ~ 70 岁,男女不限;(2)为初次实施手术患者;(3)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的普外科手术;(4)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语言交流无障碍。排除标准:(1)ASA 分级在Ⅲ级及以上;(2)合并先天性疾病、全身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二)方法1. 分组方法:培训前纳入的患者(163 例)为对照组,培训后纳入的患者(163 例)为实验组。试验处理的护士、数据记录、评价效果的人员、患者本身均不知道分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方式均采用皮 下镇痛泵,由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的医嘱进行配置,泵入药物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0ug,昂丹司琼4 mg,加0. 9% 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基础剂量为2 ml/ h,单次剂量为2 ml/ 次,锁定15 min。2. 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沟通模式,实验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沟通模式:①理论培训麻醉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以及培训疼痛的管理与技能②问候,自我介绍,核对患者身份③进行相关的沟通内容: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整个身体反应过程:静息,活动,咳嗽,镇静,肌力,恶心,呕吐,皮痒,胃肠功能,尿潴留,头晕,头痛,心理因素的干扰等进行登记。④耐心的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做好解释,态度诚恳、耐心详细的解释术后疼痛的持续过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注意事项,如何正确面对术后疼痛及遇到问题如何求助等⑤根据病人的情况通过VAS疼痛评分量尺表对病人进行疼痛评分,同时感谢病人的配合并告知下一次访视的时间。

(三)观察指标

1. 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培训前后,应用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对18 名接受培训的护士进行评价。

2. 对进行培训前后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标准沟通模式组和常规沟通组纳入问卷调查中。其中“非常满意”计5 分,“满意”计4 分,“一般”计3 分,“不满意”计2 分,“差”计1 分,总分10 ~5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麻醉术后随访满意度越高。培训期前向患者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26 份,收回323份,回收率为99%。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组间比较使用方差齐性检验,正态分布参数的比较采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参数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 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 培训前后麻醉护士沟通能力的比较:见表1。本研究对纳入培训的麻醉护士的通过能力进行测评,通过比较培训前后的测评结果发现,培训后语言的沟通能力、协调沟通技巧、对疼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 两组患者对麻醉护士术后随访满意度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随访护士运用标准化沟通技巧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沟通组。

讨论:麻醉后对患者手术疼痛的评估是保证患者围术期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术后随访是需要投入爱心、责任心、耐心的过程,是人性化与个体化服务理念在麻醉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体现。麻醉护士术后随访应用标准的沟通模式不仅提高了理论基础,还提升了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与技巧。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培训前后自身的协调沟通能力是用来衡量效果最为重要的指标。通过对随访护士的专业理论培训,使随访用语规范,能够快速评估疼痛评分、并且做好患者疑惑问题的详细解答;同时通过对术后知识宣教,来缓解患者的因为知识缺乏产生的焦虑心理。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的术后随访用语对麻醉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协调沟通应变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Kluger MT, Tham EJ, Coleman NA, et al. Inadequate per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preparation: a review of 197 reports from the Australian incident monitoring study[J],2000,55(12):1173-1178.

[2] 庄心良. 现代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92.

[3] 王炬,范里莉. 医护共同术前访视对麻醉环境准备的作用[J]. 解放军护理志,2009,26(23):4-6.

[4] 谭杏贤,关次宜,梁晓瑜. 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5(14):19-21.

论文作者:何玲,,黄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标准化术后沟通模式对麻醉术后随访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何玲,,黄宇【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