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填充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王宏春

浅谈建筑工程填充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王宏春

1 填充外墙渗漏的原因

1.1 砌块外观和尺寸不符合要求

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砌体表面膨胀、松软、分层或伴有灰团空洞、爆裂以及贯空面棱的裂缝等,尤其加气砼块厚度不一,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砌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允许偏差8mm),若抹灰砂浆厚度一次大于25mm时,即形成自坠裂缝,因而给墙体底层灰造成许多漏水隐患。

1.2 砌体湿润程度不够

砌块在使用前要浇水湿润,其浇水湿润的程序要视砌块的材料而定,如粉煤灰硅酸盐,组成材料是粉煤灰,是吸水率较大的多孔材料,因此砌块的吸水率一般达16%~20%,比粘土砖的吸水率大很多,且砌块的块体比砖大得多,表面积却比同体积的粘土砖小很多,所以砌块浇水湿润需要较长的时间,否则,会使灰浆中的水分在硬化前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影响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1.3 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透,砂子偏细,含泥量过多或砂浆稠度大小,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够,或是铺灰面过大,砂浆失去塑性,造成灰缝不密实而影响施工质量。

1.4 材料膨胀系数不同

砌块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碳化,引起砌块的体积收缩,粉煤灰硅酸盐砌块标准规定其收缩值为1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标准规定,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一等品和二等品分别规定其收缩值为0.5、0.8、0.9mm;比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值大,且大部分收缩发生在开始的30~50d内。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没有适当存放期的砌块、砌块收缩值较大,而砂浆因龄期不足,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砌体的抗剪强度较底,因此很容易在灰缝中产生裂缝。

1.5 砂浆配合比不好

砂浆配合比不好,收缩率过大,特别是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收缩值更大。如果竖向灰缝过小,又因为砂浆是后浇灌,缝中灌不实,成了空心缝或瞎缝,雨水容易透过抹灰层和墙体造成漏水。

1.6 砌块间粘结不良

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造成灰缝不密实,砌筑空心砌块时,因支承面较小,采用退榫法砌筑,砌体就位使用的木榫面高出砂浆面,砌筑时砌块就位较正后,经碰撞、撬动等,影响砌块之间粘结不好,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期裂缝。

1.7 抹灰层出现的质量问题

抹灰层出现裂缝、起壳、或抹灰层太薄,特别是在山墙处,由于抹灰面积较大,施工接缝较多,受气候影响较大,是墙体防水的薄弱环节。而山墙受雨水冲刷的机会多,雨水量大,更容易造成渗水或漏水。

1.8 外墙门窗框处不密实

外墙不密实发生的渗漏有许多是产生在门窗框四周。近几年来建筑物多采用塑钢窗,它同墙体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而门窗框的两次施工又往往造成空隙留置,大小不当,砂浆塞缝不饱满,即使砂浆很饱满,由于温差使门窗框与墙体间裂缝始终存在。再加上如密封胶质量不佳或密封不规范极易产生渗漏水。另外墙窗台没有做出流水坡度,使窗台上的积水不能迅速排除,滴水线槽的抹灰不符合要求,都易造成渗水。

2 预防填充外墙渗漏的措施

2.1 做好进场材料的检验工作

要认真作好砌块、水泥、石灰膏、砂子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在砌筑中,外观和尺寸不合格的砌块要剔除。控制砂浆配合比,砂稠度5~7mm(抹灰砂浆稠度为8~10mm)为好;同时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应随伴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混合砂浆也应在4h之内用完,不得使用隔夜砂浆,砌块砌筑前应有适当的存放期(30~50h),以减少砌块在砌体中收缩引起的周边裂缝,砌块使用前1~2d要多次浇水,直到表面充分湿润。并根据气候炎热、干燥情况在使用前2h浇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做好对门窗口的处理

门窗框四周嵌缝应在室内外持灰之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嵌缝时应先清理门窗洞周围墙体,并充分湿润,再用1:2~3的水泥砂浆(或掺少量纸筋灰的混合砂浆),分层嵌填门窗框四周缝隙。

对于加气砖砌体、门窗框与砌体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门窗框的安装宜采用先立框、后砌墙的方法;加气块与门窗框间隙应保持在10~15mm,并用砂浆填实。如采用先砌墙、后立框方法时,其缝隙应用渗801胶或其它胶粘剂的水泥砂浆发层嵌实。

2.3 做好窗台的处理

镶砌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前,必须清理窗洞的垃圾,并浇水湿润,再坐灰砌筑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如果坐灰厚度过大(一般不超过30mm),要提前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2.4 做好抹灰前的墙面处理

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它工具清理墙面。如果砌块表面被废机油污染严重,尚需用10%碱水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抹灰前1~2d视气候情况,适当浇水湿润。

2.5 做好持灰前的墙面检查

持灰前应先检查墙面平整度,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修补脚手洞,并把穿过墙面的管线和固定于墙面上的预埋件填塞密实。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缩裂缝或局部起壳。在加气砼砌体抹灰前,可用801胶喷洒2~3遍,待全部吸入后可抹灰。

底层刮糙一般控制在10mm以内,经过一天的砂浆收水后,再进行外墙面层抹灰5mm,抹平后用木抹子打磨一遍,使表面光洁、平整和密实。

2.6 做好砌体上脚手眼的处理

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时,砌体上不得留脚手眼,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立柱外脚手。

堵好脚手眼的具体办法,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待30min后取出棉丝,孔底铺满砂浆,再将水浸泡过的砌块砌入孔内,两侧立缝及上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直至密实为止。

3 填充外墙渗漏的治理方法

(1)查清墙面渗水、漏水原因,找准渗漏部位,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因砌块收缩,墙体或窗台灰缝不饱满,应在砌体收缩后,凿缝清理,同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油膏嵌缝,然后修补抹灰。(2)因门窗四周嵌缝不密实而引的渗漏,应将渗漏部们的嵌缝材料铲除干净,然后重新分层嵌实,或用建筑密封油膏嵌补。(3)因砌体本身材料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渗漏,应铲除该部位的抹灰层,然后将砌块疏松,灰团部分凿除,用水泥砂浆修补,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重新抹灰。(4)因抹灰裂缝、起壳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应铲除不合格的抹灰层重做。因抹灰厚度太薄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可在表面凿毛,认真清理、湿润以后,加做一层抹灰。有条件时,可以采取加速墙面排水的措施,如在抹杰层外加做防水涂料等。(5)对于凸出外墙面的窗台、阳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没有泛水的,要在表面凿毛以后,抹水泥浆泛水;并在与墙面交接处,沿墙用水泥砂浆抹一条10cm高的线脚,或在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一小圆角。在板底边缘处凿毛以后,用水泥砂浆抹出滴水线槽。

4 结语

总之,为切实解决好外墙防渗工作,建议各地区要根据其气候特点、材料情况和习惯做法等分别确定,明确责任和目标,确保施工质量,力争把外墙渗漏解决在外墙面的第一道防线上。

参考文献

[1]曹丽君.对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12).

作者简介:王宏春(1976.3)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宏春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填充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王宏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