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丽沙

河南省开封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南开封 4750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括42例患者。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惊厥和意识障碍以及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患儿的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效果评价;价值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脑炎类型,在婴幼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这种病症的起病较为急促,会造成患儿出现高热和惊厥等症状,对患儿的正常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1]。在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多数患儿都能够得到完全恢复,但仍有少数患儿病症较为严重,会出现脑组织后遗症的情况,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成长都会造成影响[2]。所以在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治疗时,还需要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案来提高患儿的预后,以改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方案。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括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19例,年龄信息为7个月--6岁,平均年龄(4.1±1.3)岁,实验组男性患儿20例,女性21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9±1.7)岁。所有患儿家属均有正常认知功能,并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患儿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内科对症治疗,主要采用相应的抗病毒和降颅内压,以及镇静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指征检测。

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在患儿治疗急性期,每三小时对患儿进行一次翻身,并对患儿的患肢进行相应的按摩,在按摩时应当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患儿发生压疮和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在患儿发病急性期,应当采用被动运动方案,帮助患儿进行活动,注意活动应当稳定,并且幅度较大,保持运动效果。

当患儿的病情稳定两天左右,可以通过患儿的病情以及功能障碍状况,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康复评价,采用感觉和认知等运动训练方案,对患儿的基本认知功能和其他功能进行训练。这样能够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功能障碍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

而患儿病情稳定制恢复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儿的具体功能障碍状况,选择合适的恢复方案,如果患儿的肌张力过高,可以对患儿进行相应的肢体按摩,采用拮抗剂,已对患儿进行放松训练。如果患儿依旧存在语言障碍,可对患儿进行发音和吞咽训练,保证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在恢复期得到改善。如果患儿的焦虑烦躁状况较为明显,可以加强患儿的沟通,并且在病房内播放相应的音乐或动画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这样有助于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

1.3 评价标准

记录患儿各项体征的恢复时间,以判断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而实验结果中和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各项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惊厥和意识障碍以及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功能恢复时间对比(d)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临床儿科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在一年四季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这种病症的起病速度较快,并且病程进展较快,患儿的脑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治疗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案进行临床救治和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对于患儿的康复有积极意义[4]。

康复护理是根据患儿的具体恢复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症状以及体征的恢复,对于患儿伤残的减少来说有积极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护理能够使患儿在康复期间快速回到正常生活水平,从而减少患儿智力低下和语言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来说有积极作用[5]。这种方案通过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康复结果,通过各种护理手段,对患儿的语言以及肢体功能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患儿的预后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于患儿的早期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付珊珊.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OL].河南医学研究,2018(11):1

[2]赵娜.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4):370-372.

[3]倪婷.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204-205.

[4]杨玲玉.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6):178-179.

[5]刘玉波.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66-68.

论文作者:王丽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王丽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