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论文_吕红艳

探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论文_吕红艳

陕西西安市西京医院体检中心二部门诊十楼 7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体检时出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肿瘤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 收集50例经常规体检后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检测,分析其临床疾病信息。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6个月的随访后显示,恶性肿瘤确诊率68%,6个月-1年恶性肿瘤确诊率12%,1-2年恶性肿瘤确诊率10%,2-3年确诊率10%。对患者实施COX分析显示,肿瘤标志物的逐渐升高是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患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 若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需要对其进行长期随访。

关键词: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诊断肿瘤;临床意义

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其是否存在异常,通过这一方法即可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中分析了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需要收集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需要进行体检的人员,数量50例。其中男性为31例女性为19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42.65±6.5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所有研究对象经过体检后均发现CEA、CA125、CA199、CA153、CA724、CA242、SCC、CYFRA211的数值均超过了正常值的上限,对其进行1个月后的复查后显示均仍出现了明显超过正常值的情况。

1.2 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对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复查后显示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升高后,一方面需要对于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问诊,并通过问诊的手段采集其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为性别、家族史、既往病史以及年龄等。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收集完成后需要对这些肿瘤标志物异常的研究对象进行风险评估[2]。同时也需要对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性的检查。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主要是需要对研究对象实施腹部盆腔CT、经胸部CT的检查,另外也需要对女性研究对象进行妇科TCT检查以及人乳头瘤病毒即HPV的检查,若经检查后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对其实施肠镜和胃镜的检查。若这些检查完成后发现了异常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在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可以在每隔3个月后对其进行肿瘤标志物的复查。若在对患者实施随访和复查的过程中,出现了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情况,并且升高幅度已经超过了正常值上限的2倍,则可以对患者实施更加密切的随访。若检查结果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可以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后的随访实施全面性的体检,即对患者实施腹部超声、盆腔超声以及胸部的CT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最后根据患者是否在第一次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和有无临床症状的情况决定是否对患者实施肠镜以及胃镜的检查[3]。另外若患者经过检查后发现了异常情况,可以对患者在治疗完成后进行肿瘤标志物的复查处理,若在治疗后发现肿瘤标志物已经恢复正常,则可将其确认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原因。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3年的检查,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对所有患者实施6个月的随访后显示,恶性肿瘤确诊率68%,6个月-1年恶性肿瘤确诊率12%,1-2年恶性肿瘤确诊率10%,2-3年确诊率10%。对患者实施COX分析显示,肿瘤标志物的逐渐升高是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患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3.讨论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的增加,而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此,找出一种对恶性肿瘤患者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肿瘤标志物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若在人体中的发现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则极有可能表示患者可能会出现恶性肿瘤[4]。

本次研究中即分析了肿瘤标志物异常对于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显示,若患者发生了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后,在短时间内,即半年之内的恶性肿瘤确诊率能够高达68%,同时在6个月-3年之内仍有恶性肿瘤的发生。另外,对这些患者实施了COX的分析后可以显示,肿瘤标志物的逐渐升高是肿瘤标志物升高者患上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对肿瘤诊断有着重要意义,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雷,杜向阳,王言森等.胸腔积液单一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的临床病例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5):510-513.

[2]张立颖,江旭峰,李培勇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者18 F-FDG PET显像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3):205-207.

[3]吕晓霞,陈帼玲,王学群等.自体CIK细胞治疗21例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的肿瘤标志物变化观察[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4,4(3):15-24.

[4]赵静,戴随,李会强等.肿瘤标志物联检与肺癌诊断及肺癌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J].陕西中医,2014,(2):184-186.

论文作者:吕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探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论文_吕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