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姚碧波

湖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二科 湖南长沙市 410013

【摘 要】目的:探讨评价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26.7%),且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10%)、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6.7%)、(3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呼吸中枢损伤;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临床应用

呼吸衰竭是一组生理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的综合症状,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换气功能障碍及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机体内正常气体交换,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呼吸困难、CO2潴留等症状[1]。目前机械通气治疗是临床抢救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通常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两种方式,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和临床应用有创通气的时间密切相关,而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可有效调节患者的气体交换状况,缓解患者自主呼吸疲劳,尽可能减少有创通气累积,降低自主呼吸功的消耗,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2]。这两种机械通气方式都有各自的治疗优势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有机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性[3]。为进一步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介于22-66岁,平均(35.3±5.1)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介于21-67岁,平均(34.9±5.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包括年龄、性别等)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方式治疗,并采取必要的支持治疗措施,治疗中主要采用“SIMV+PSV+PEEP”机械通气模式,拔管的最佳时机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基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最后采用PSA模式,一直到撤机。而观察组则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待出现PIC后,将气管插管拔除,改用经面罩BiPAP 呼吸机(由美国伟康公司生产)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采用S/T 方式),直至撤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讨 论

目前,临床用于呼吸衰竭危急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主要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鉴于呼吸衰竭患者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创带机时间越长,VAP的发生风险就越高,极易导致呼吸机依赖、撤机困难等症状[4]。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利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用于辅助撤机研究,结果均取得满意疗效。对于呼吸中枢损伤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常常是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所致,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建立人工通气道,促进痰液引流,有利于控制感染,也可以缓解患者呼吸疲劳症状。但是长时间使用,会让患者产生依赖性,也容易出现的新的交叉感染风险以及VAP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使临床治疗时间延长。因此一旦出现PIC后应立即将气管插管拔除,但此时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较弱,无法建立正常、规律、有效的呼吸循环,因此仍需要采用必要的辅助通气措施。将人工气道拔除后,采用无创通气治疗一方面可以满足患者的通气需要,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由于撤机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率提高了63.3%,VAP发生率降低了26.7%,而死亡率降低了36.7%,与临床大多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再次证实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性。

经本次研究、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应用体会:①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是在还没有达到拔管条件时拔管,进而转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治疗,对于呼吸中枢损伤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尤为适用。②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拔管时机,应选择PIC作为切换无创通气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全身一般状况良好,容易控制感染,肺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基本已经恢复呼吸中枢功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呼吸能力,呼吸肌的耐力以及力量比较充分,即可拔管。

综上所述,呼吸中枢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改善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5.

[2]宫立新,王渊,唐安华,等.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 淮海医药,2012,30(1):20-22.

[3]曹志新,王辰. 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5(3):136-137.

[4]王辰,商鸣宇,黄克武,等.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3(4):212-216.

论文作者:姚碧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姚碧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