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黎文杰

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黎文杰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洛浦街道办事处 510000

摘要:施工现场管理管理如何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施工现场是保证施工质量成果的主要环节,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全面的现场管理,可以有效节约建筑资源、提升施工效率、提升项目质量和确保施工安全,从而实现企业整体投资效益。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通过实际调查,以举例、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要点,提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点;策略

新型建筑物的建造、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推广应用,这些都要具体落实和体现在生产现场。如果没有先进的现场管理,先进技术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企业管理也要以现场管理优化为基础,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各职能科室要主动地为生产现场服务,为现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现场管理搞好了,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才有可能。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进行分析。

1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

施工现场管理管理效果如何决定了现场施工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行。施工现场管理不仅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要素的管理,还包括现场管理基础工作的落实。

1.1科学布置施工空间

科学规划施工场内空间,根据施工场地合理规划施工,场外临时施工用地施工要合理合法,场地空间要保持文明的作业环境和秩序,展现出文明安全施工。

1.2实现标准化现场作业管理

通过结合工程实际,均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以标准为指导完善施工现场,尤其重视现场平面布置管理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1.3优化人力物力资源

加强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人员水平最大优化;加强对材料的监管,降低物耗、能耗;

1.4做好施工现场监督与评价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施工,使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工程完工后,需要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2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一栋地下二层、地上十九层民用建筑。建筑总高度66.85m,其中地下2层层高3.40m,地下1层层高5.45m,首层层高4.00m,2层~19层层高3.00m;建筑面积15610.8㎡,其中地下3590㎡,地上12020.8㎡。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坑围挡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加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桩基础采用PHC管桩、冲孔灌注桩基础。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

3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

项目部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参考同行优秀经验,通过研究分析,积极运用相关资源和技术管理工具,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的全面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将项目现场管理引导向标准化和精细化。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目标基本可控,受到了监督站、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项目采取的较为有特点的改进措施有:

3.1全面开展样板引路

样板引路就是一个很有效的规划与控制工具,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阶段都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前大部分施工项目仅将样板引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工具,经过研究与对比分析,样板引路作为一种规划与控制工具,在安全文明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也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此项目部在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直坚持以精细的策划带动项目管理,并在质量、安全文明等方面,真正落实样板引路制度,确定项目质量控制实施关键点,比如: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关键节点样板引路、砌筑质量关键节点样板引路、临边洞口、护角安全节点样板引路。

3.2注重先进施工技术的引用

施工技术提升对项目现场管理水平有重大影响,比如项目中开展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广应用了“四新技术”:项目除使用了设计要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砂浆、预拌砂浆等保温节能新型材料外,更是利用了企业的技术资源库,通过市场调查和方案对比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了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腻子层打磨机、墙面开槽机等新工艺、新设备。同时由于大楼静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可能会对周边建筑和管线造成较大影响,为此项目部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库,采用了企业受控的《静压桩施工挤土效应控制施工工法》,有效的解决了相关难题,确保了周边建筑和管线的安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四新技术”、工法的应用有效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为项目带来了有形和无形效益,为项目推进精细化现场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3.3PDCA循环应用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目标主要方法是控制。因此,应将循环与施工目标控制结合起来,进行动态控制,在现场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运用循环控制质量目标,需要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排列图、因果图、控制图等各种工具对施工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施工目标控制状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在本案中为解决铝合金门窗渗漏问题而进行的活动中,共经历了二轮循环。

3.4积极利用前沿管理技术、理论等科学手段

为了积极利用前沿管理技术、理论等科学手段推进项目现场精细化管理,本人通过与企业沟通,于项目配置了部分掌握相应技术的青年管理者,较好的利用了老中青搭配开展项目管理工作。项目施工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Internent、项目信息管理门户等技术工具,运用了工程经济学、QC等前沿管理理论,简化和优化施工项目的管理流程、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精度和管理效率,很好的推动了项目现场的精细化管理进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创新性的例子如下: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优化、调整。为了提高项目进度计划的精度,有效指导项目的实施,对于月计划层级以上的进度计划均利用网络技术软件,形成了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进度计划更直观、更形象,使得项目对于关键节点、关键路线的把握更加到位,能更精确地指导项目的实施,同时为进度计划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实际进度的纠偏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项目的实际进度基本可控。

4项目运行效果分析

该项目作为企业推行现场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验证试点项目,从开工至完工约2年多时间,通过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除了出现个别非关键节点工期滞后、少量非重大安全隐患、少量质量通病等问题外,项目现场施工期间管理措施落实得比较到位。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目标基本可控,通过集团、企业层面的标准化管理考核评价,均处于集团中上游水平,受到了监督站、监理、业主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验证,项目所采取的各项现场管理措施收效明显,适应性均较强。

5总结

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又要确保满足安全、质量、安全和进度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不断更新现场管理理念,强化资源减量化管理意识,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对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昊.如何进行现场管理.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刘晋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57.

[4]胡海江.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48.

论文作者:黎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要点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黎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