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治疗中晚期原发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晁旭1,2,董昌虎1,李宏1,代引海1,吴洁琼1,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46)

(3.湖北十堰东风汽车总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 湖北 十堰 442000)

(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细胞生物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使用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肝癌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209例接受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细胞治疗的肝癌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于细胞培养后第8 天、第15 天回输给肝癌患者,每次细胞回输量为1*108。随访3-24个月患者生存率;对照组105例为无免疫细胞干预患者,随访3-24个月患者生存率。结果: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疫苗过继免疫治疗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为99.50%,6个月生存率为99.50%,12个月生存率为91.30%,18个月生存率为87.10%,24个月生存率为85.60%;对照组患者3个月生存率为98.20%,6个月生存率为97.30%,12个月生存率为84.60%,18个月生存率为70.30%,24个月生存率为59.10%,;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各组,结果第18个月(X2值11.380,P值0.001)、24个月(X2值20.162,P值0.000)。结论:用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疫苗过继免疫回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18-24个月生存率。

【关键词】肝癌;SOCS1;树突细胞;免疫治疗;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R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11-02

肝细胞癌是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原发性肝癌,它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危及了人们的健康与生活[1] 。目前,临床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为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大部分的患者肝硬化程度较严重、不同的叶段出现多发病灶、病灶的部位接近大血管等因素不能进行手术的治疗。因此,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治疗肝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些年,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治疗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手段之一。

沉默免疫负调控基因技术iAPA(inhibition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attenuators, iAPA)技术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它完全打破了传统免疫学理论。[2]

iAPA技术的核心系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特异性阻断抗原呈递细胞(DC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关键的负调节因子SOCS1,使其基因表达沉默,诱导机体突破自身对肿瘤的免疫耐受[3]。以iAPA技术为基础的肿瘤治疗技术已经在肿瘤的生物治疗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基于iAPA-T技术基础治疗肝癌,将为肝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本次研究针对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实施iAPA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入组条件: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肝癌患者;卡氏评分>60;预计生存期>6个月;患者必须从其他毒性反应中恢复,手术、放疗、化疗或其他生物治疗结束至少4周并且入组治疗及反应观察过程中没有进行以上治疗;男性或女性患者,年龄在18-75岁;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依从性好;造血功能:白细胞≥2000/mm3,中性粒细胞≥1000/mm3,血小板计数≥100,000/mm3,血红蛋白≥8g/dL;肾功能:肌酐≤2mg/dl,肌酐清除率≥60 ml/min;心肌酶谱正常。排除条件:伴有急性感染患者;患者以前或现在伴有其他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有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类或其它抑制免疫力激素治疗;进行过主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活动性肝炎患者;HIV阳性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具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包括严重过敏,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控制的高危性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重度心瓣膜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在陕西省中医二附院、湖北十堰东风汽车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病例。免疫细胞治疗组中男性137例,年龄(62.4±10.8)岁,中位年龄60.5岁;女性72例,年龄(51.0±10.7)岁,中位年龄50.0岁。对照组病人105例,男性68例,年龄(61.5±9.6)岁,中位年龄58.3岁,女性37例,年龄(53.3±9.7)岁,中位年龄52.3岁.

1.3 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的制备与治疗

使用COBE Spectra型血细胞分离机(Gambro BC公司)获得富含单个核细胞的血细胞悬液。 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高纯度的单个核细胞;将细胞加入GT551无血清培养基, 37℃、5%CO2培养箱内孵育1h,去掉悬浮细胞;剩余贴壁细胞加入含有人100ng/ml rhGM-CSF、30ng/ml rhIL-4、2%人血白蛋白及2mmol/L Gln的人DC细胞完全培养液,继续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诱导生成DC。在第6天加入iAPA细胞因子(由北京英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进行转染。第7天,便可获得成熟DC细胞。

1.4 细胞治疗方案

1.4.1 细胞治疗

入组209例接受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细胞治疗的肝癌患者,将诱导培养后的SOCS1沉默的树突细胞于细胞培养后第8 天、第14 天回输给肝癌患者,每次细胞回输量为1*108DC细胞

1.5 病例随访

生物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进行随访。

1.6 统计学分析

对照组与治疗组按1:2匹配,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结论:

两组肝癌患者分别使用生物治疗和对照治疗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3,6,12,18及24个月的生存率,第18、24个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区别(P<0.01),说明生物治疗与对照治疗相比,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第18及24个月的生存率(SR)。

4 讨论:

肝癌是常见肿瘤,生存率低,病死率高,在全球癌症死亡比例中高居第三位,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自确诊时起,一般中位生存时间<12 个月,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4-5]及肝功能下降,手术、微创、非手术治疗联合治疗成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措施,其中免疫生物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及非特异免疫增强剂,可以有效激发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增强宿主的自身防御能力,在肝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6].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7],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肝癌容易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将现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及介入微创治疗与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目前探讨的热点。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对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8]. 尽管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于已经生长的肿瘤或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有限,对大量的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微弱,常常作为治疗肝癌的一种辅助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免疫治疗可以使机体防御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更更强,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恶性转化,提高机体对肿瘤其他常规治疗的耐受性,并通过提高机体机身免疫力加速自我损伤修复,在肝癌的治疗中也占了重要地位。

本项目研究所涉及的免疫细胞及iAPA细胞技术的核心系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特异性阻断抗原呈递细胞(如DC)和淋巴细胞中关键的负调节因子(如SOCS1基因),使其基因表达沉默,诱导机体突破自身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优势在于① 机体对自体肿瘤存在免疫耐受,限制了免疫治疗的效果,iAPA技术通过抑制SOCS1的表达,可有效突破自体免疫耐受,增强疗效;② 对于细胞治疗来说,肿瘤相关抗原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iAPA技术选择广谱肿瘤抗原Survivin和MUC1负载DC,可增强DC对特异性抗原的呈递能力;③ iAPA技术对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良,可有效促进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增殖与活化,同时抑制负调节Treg细胞表达。iAPA细胞被综合运用在肿瘤治疗中,特别是临床上评价肿瘤达到完全缓解和达到根治性切除瘤负荷之后,被认为是预防肿瘤复发的较好方法之一。肝癌患者术后行放化疗治疗可致术后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而iAPA免疫治疗具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因此理论上讲放化疗联合iAPA细胞治疗肝癌可以达互补增强作用。两者间的联合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已引起多数学者的重视。在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3、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99.5%、99.5%、91.3%、87.1%、85.6%)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肝癌患者3、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98.2%、97.3%、84.6%、70.3%、59.1%)。这表明肝癌术后序贯iAPA细胞免疫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肝癌患者序贯性进行SOSC1沉默的DC疫苗(iAPA技术)细胞输注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Ferenci P,Fried M,Labrecque D,et a1.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a global perspective.J Clin Gastroenter01.2010,44:239-245,

[2]Silencing of SOCS1 enhances antigen presentation by dendritic cells and antigen-specific anti-tumor immunity. Nat Biotechnol. 2004 Dec;22(12):1546-53.

[3]SOCS1 restricts dendritic cells' ability to break self tolerance and induce antitumor immunity by regulating IL-12 production and signaling. J Clin Invest. 2006 Jan;116 (1):90-100.

[4]叶家才,崔书中,巴明臣.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39-1841.

[5]任翰淼.TACE 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6]Butterfield LH.Recent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ncer[J].Swiss Med Wkly,2007,137(5-6):83-90

[7]陈晓明, 罗鹏飞, 邵培坚, 等. 肝癌栓塞化疗生存3年以上48例临床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5,29 (12>:876-877.

[8]TADATOSHI TAKAYAMA,TERUAKI SEKINE,MASATOSHIMAKUUCHI,et a1.Adoptive immunotherapy to lower postsurgiealrecurI'enee rates of hepatoeellular carcinoma:8 randomised trial[J].1ancet,2000,356:802—807.

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M8475)

论文作者:晁旭1,2,董昌虎1,李宏1,代引海1,吴洁琼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治疗中晚期原发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晁旭1,2,董昌虎1,李宏1,代引海1,吴洁琼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