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论文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 :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

陈 蕴,李云芳

(上海开放大学 浦东东校,上海 201200)

摘 要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开放大学需要转型升级,需求分析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借鉴现有的理论和模型,结合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和学习者特点确定了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

关键词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学习者为中心;ISD模型

开放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宏观背景下,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一 、时代背景 :机遇与挑战并存

伴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和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政策倡导,开放大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政策倡导的机遇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办好开放大学”的教育发展战略,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努力实现继续教育充分、平衡的发展,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大众日益广泛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开放大学是推进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参与者,在政策的倡导和支持下,应抓住机遇、寻求突破、转型升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挑战与压力

一方面,伴随着机遇,成人教育不得不面对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根据《2015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5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36.75万人,比上年减少28.86万人;在校生635.94万人,比上年减少17.19万人;毕业生236.26万人,比上年增加15.03万人。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开放大学,近几年在招生人数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在读生中也出现学习意愿欠佳的状态,表现为出勤率低(平均在45%左右)、面授课专注度不高、线上学习不积极等。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MOOC课程、各大学习平台的蓬勃发展,使得开放大学的外部挑战激增,外部挑战与内部压力一起呼吁开放大学转型升级。

3.需求分析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2018)指出:开放大学建设已经进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黄金期”。一方面,为了加快开放大学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结合区域实际出台了建设开放大学的文件;另一方面,开放大学的改革发展没有现成的理论与模式可遵循,很多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她提出在明晰理念内涵的同时,应更加关注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尤其是效果导向的研究,更加关注理念和实践的“落地”,使开放大学真正成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支撑平台和主要力量。

(2)在线购买服务的提供,在微信公众号上直接接入自己的微商城,用户可以十分方便的在移动设备上看商家最热最新的产品并直接购买,减少客户的跳转时间,提高客户的转化率。

笔者从需求导向出发,探究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指标体系,为促进开放大学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实现转型升级服务。

二 、需求分析 :理论与模型综述

2016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提出任务之一是“建设优质课程,满足学习需求”。其中提到“适应远程教育规律和学生自主学习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活动设计环节,加强课程交互性,确保有效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文件中指出远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远程教育发展规律不同于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学生有自身特点。这就意味着开放大学不能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发展经验,需从实际需求出发,寻找符合自己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学习者特点的转型升级之路。

1.企业培训领域中的需求分析

综上所述,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安全有效,药物间相互作用少,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和社会功能,从而对癫痫的控制较单纯癫痫治疗效果更好,实现社会的健康老龄化,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良好药物选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随着教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发现现有的需求分析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应以系统论的眼光看待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地分析基本要素,制定学习目标,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模型,即教学系统设计模型。IS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需求和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1)Goldstein模型。由学者I.L.Goldstein,E.P.Braverman,H.Goldstein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将培训需求分为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将三者的内部关系整合为循环评估模型。

(2)需求差距分析模型(Gap Analysis)。由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提出,认为培训需求是消除和缩小“现实状态水平”与“理想状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绩效、目标、素质等方面。

宜昌守城日军被连连的突然袭击打蒙了,还没明白过来,夏国忠的突击队就已经穿城而过,到达了东山寺山脚下的铁路坝。山上的守军被枪声惊醒,赶紧组织进行还击。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居高临下对进攻的国军突击队疯狂扫射。

无论是企业培训领域或是专业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理论与框架众多,究其深层次原因,是背后的价值导向不同,如:企业培训领域中的战略导向、生涯导向需求分析;专业教学领域中的目标导向、过程导向、学习中心导向需求分析等。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拥有良好城市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有感觉的城市。为此,我们应该凭着对艺术的忠诚,做好每一件与我们有缘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乐趣,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符号,用城市公共艺术彰显城市的文化和特质,展示城市的形象与魅力。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形式。根据我国宪法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这正是我国关于监督权的规定。

2.专业教学领域中的需求分析

在专业教学领域中,需求分析原理和方法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运用得最多。陈冰冰(2009)总结外语专业课程开发需遵循三个原则: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群体需求调整教学、训练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根植于后两者。外语专业的需求分析方法有以下四个路径:路径一,目标导向分析。以语言的本质——“交际功能”为培养原则分析和设计变量。路径二,过程导向分析。识别学习者目前“已知的”与“需知的”之间的欠缺,分析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也称欠缺分析。路径三,学习中心分析。随着学生主体地位在外语教学中的不断增强,学习者学习的风格和策略也相继被纳入需求分析的范畴。路径四,生态路径。通过对专业课程生态情景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使这些特点能适应课程生态环境的局限因素,促进课程本土化。

3.开放教育领域中的需求分析

我国已有学者将需求分析理论引入开放教育领域,目前针对开放大学已经开展的需求分析研究包括:学生需求分析、心理需求分析、学习评价系统等。冯立国、杨孝堂(2011)结合开放教育的情况,总结学生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信息、学习动机、学科背景、工作背景、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等。娜仁、王晓然(2013)通过问卷作了调查,主要围绕远程开放教学模式,尤其是网络教学模式,设计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基本信息、学习需求、学习方式。何苗、许宇翔(2015)把学生学习心理需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面授辅导教学需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式、课外的教学支持和实践实习需求;网上学习需求,包括学生对网上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困难、学生希望网上学习资源能做哪些改善;校园文化需求。

综上,需求分析理论在企业培训、专业教学领域中运用较为广泛,在开放教育领域中亦有学者研究,然而,现有的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理论与框架还比较零碎,有待进一步理顺和整合。

三 、开放大学开展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简称NA)指通过内省、观察、访谈、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科技、经贸和服务等领域。以服务教学为目标的“需求分析”概念经常被用于企业培训领域和专业教学领域中,已形成了较系统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型。有关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研究有迹可循,但现有文献需求分析的内容和角度均较分散。

培训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复旦大学胡君辰教授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书中提出培训需求分析是指了解员工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属于培训与开发的前期准备阶段。常用的培训领域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

1.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

开放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磨合的过程,郭赟嘉(2016)认为对开放大学的定位有如下几个时期:阶段一——定位摸索期(1979—1985年),补偿高等专科层次教育;阶段二——定位调整完善期(1986—1998年),成为开放性高等学校;阶段三——定位明确期(1999—2009年),成为现代远距离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阶段四——开放大学时期(2010年至今),发展成为没有围墙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该阶段以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提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为标志。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开放大学具有教学观念开放、办学体制灵活、培养目标实际、教学手段多样等特点。

2.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

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结合开放大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开放大学逐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

在本课时教材的末尾,还安排了两道指向明确的练习.教学时,可通过两题的即时训练,巩固本节课所获新知,并夯实下节课探究基础.

一方面,开放大学首先是大学,具有学历、学位授予权,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由于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结构的严谨性和体系化,且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学历教育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开放大学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继续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非学历培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大多数开放大学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基础,非学历培训比重逐渐增大的办学模式。

3.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特点

开放大学的学习者大多为成人,成人学习有明显的特点。林德曼提出关于成人学习理论的重要假说,包括:第一,要求学习活动能满足其需要和兴趣;第二,成人学习是以“生活为中心”的,适合以生活情境来组织学习活动;第三,经验是成人学习活动的资源,成人教育的核心方法是经验分析法;第四,成人具有极强的自我导向需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支持交互问询的,并检查掌握的准确性;第五,随着年龄增大,成人学生个体差异增大,因此,成人教育须提供适应不同风格、时间、地点和节奏的选择。

基于林德曼的假说,结合我国开放大学的特色,将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特点总结如下:都是成人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在职学习为主,存在工学矛盾;承担多重社会角色,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少;学习内容偏实际,倾向与工作和生活相关;基础较差,尤其是英语、计算机能力等。

四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针对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和学习者特点,借鉴企业培训和专业教学领域中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模型,整合研究者的观点,笔者提出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为了确保国防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学校还建立了校长负责,班主任为组成的工作班子,形成了国防教育通联网络。赵天明校长亲自负责,认真研究分析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任务、制订计划,制订管理措施,落实教育阵地,保证了国防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落实计划,研究和设计活动方案,并且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保证国防教育的正常开展。

1.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4)其他需求分析模型。除了以上几种培训需求分析模型之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培训模型,如:前瞻性需求分析模型,将“前瞻性”思维运用到需求分析模型之中;战略导向的培训需求模型,指出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演变会影响到员工培训的方式;生涯导向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认为企业与员工是平等的利益主体,企业培训要与员工生涯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总结需求分析的理论,可以按导向分为三类:学科导向分析、学习者导向分析、问题导向分析等。

笔者认为,开放大学需求分析体系的设计应属于学习者导向分析,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

(3)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1973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博士提出。通过分析某一组织或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的深层与表层特征,从而得出某一特定职务所需要的胜任特质总和。

“以学习者为中心”导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目的,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非学习者适应课程。开放大学本着“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是开放大学的应有之义。同时,“开放性”是开放大学的本质特点,这也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使得“以学习者为中心”导向开展需求分析具有可能性。开放大学学生大多为成人,成人学生具有自我导向强、个体差异大、需要满足学习兴趣等特点,因此,对成人学生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具有必然性。

2.设计:基于ISD模型

ISD模型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模型。最早发端于美国的军队建设和企业培训领域,之后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领域,目前在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中也得到广泛运用。

作为一个核心的教育技术,ISD强调以系统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注重需求分析,强调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和开发的核心,通过需求分析鉴别问题的关键,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环节中,ISD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分析、培训对象分析、培训课程目标叙述、培训策略制度设计、培训媒体选择、培训课程设计评价等几项过程要素。

ISD分析模型考虑的是需求分析对整个教学系统各个环节的作用,关注整体功能而不是个体功能,在企业培训领域和专业教学领域中均得到广泛运用,无疑对开放大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共存的办学模式最适合。

镇痛效果较好,无牵拉反应视为优。镇痛效果一般,有轻微疼痛视为良。镇痛效果差,孕妇疼痛感明显视为差。优良率为优秀率与良好率之和。

3.层面:社会、学校、学习者

在需求分析的理论中,很多学者注意到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需求分析需要考虑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需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例如在专业教学领域,部分学者认为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通过个人需求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分析学生薄弱环节,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调整教学的方向;通过社会需求分析,可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培养的策略紧跟市场需求导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培训领域中,学者们也认识到培训的层次包括:战略层次分析,即对未来的分析;组织层次分析,即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是否培训;员工个人层次分析,即对员工技能要求的差距分析。

由于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学习者特点,开放大学需求分析也要综合考虑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并且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宏观层次又叫社会需求分析,相当于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社会影响、职业定位、医学伦理等因素,将学习者与学校的需求放在社会情境中,主要分析开放大学在社会中的定位、开放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对开放大学办学质量的要求等因素。中观层次又叫学校需求层次,相当于医生对现有医疗条件的评估,主要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物资保障、支持服务等因素,了解是否具有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的条件。微观层次又叫学习者需求分析,相当于医生对病人的问诊,主要了解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学习行为等主观与客观因素。三个层次的需求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存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在做决策时应综合考虑、缺一不可。

五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指标体系

在参考现有的需求分析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开放大学的特殊定位、办学特色和学习者特点,结合了实际工作中的思考和总结,最终确定了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导向,以教学系统设计模型(ISD)为设计逻辑,从社会、学校、学习者三个层面出发,设计了共46项指标,指标内容覆盖13个方面的内容。详见表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移动网络设备已经普及,手机应用软件已经能够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服务。财务信息化服务由于缺少相应的移动端模式,致使财务处理局限于PC端、报销流程半自动化、数据缺乏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对财务事项办理的需求。

表 1开放大学需求分析指标体系

六 、总结与展望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在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研究中有两个突破。首先,提出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包括:确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导向,找到适合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ISD模型作为设计逻辑,分析出内容应涵盖的三个层面:社会、学校、学习者。其次,指标体系设计更为科学和系统。包括:对象、内容、目标、策略、方式、媒体等过程要素,指标体系涵盖的范围更广泛、层次更全面、内在逻辑更科学,同时为日后分析开放大学社会、学校、学习者三个层面需求的相关性、耦合性做好准备。

老年重症肺炎(CAP)是引起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机械通气(MV)等方法支持呼吸。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维持患者的SPO2水平。但治疗期间容易引起肺实质感染性炎症,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VAP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主要发生于机械通气治疗2 d 后及停机拨管后2 d内,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报道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CAP并发VAP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因此,本文对老年CAP并发VAP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观察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理论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在分析学习者行为中的潜能,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sis)”应运而生。本文设计的需求分析指标体系为学习分析提供数据考量维度,学习分析技术则为深入开展需求分析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将需求分析理论研究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

参考文献 】

[1]乐传永,孙立新.回顾与展望:2017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综述:基于对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的统计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3):4—12.

[2]袁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开放大学:目标内涵与行动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18(3):12—18.

[3]胡君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53.

[4]丁顺宏.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5]冯立国,杨孝堂.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式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53—60.

[6]娜仁,王晓然.开放教育学生学习需求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2):85—87.

[7]何苗,许宇翔.开放教育学习者心理需求分析与对策:以四川电大直属学院为例[J].成人教育,2015(6):41—44.

[8]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9]郭赟嘉.我国开放大学定位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8):15—20.

[10]程千,袁灵,谢来义.国家开放大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16—23.

[11]彭硕,傅淳.课程设计取向的哲学溯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17—18.

[12]穆桂斌,宋耀武,解晓龙,等.ISD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状况的实证调研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14—18.

Demand Analysis for Open University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dex System

CHEN Yun, LI Yun-fang

(East Pudong Branch, Shanghai Ope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0, China)

Abstract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pen University need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emand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th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ferring to the existing theories and models, combining the special orientation,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dex system of demand analysis for the Open University are determined.

Key words 】Open University; demand analysis; learner centered; ISD model

中图分类号 】G727;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794(2019)03-0023-05

doi: 10.3969/j.issn.1001-8794.2019.03.005

收稿日期 】2018-12-11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上海开放大学浦东东校校级课题“基于需求分析探索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设计”,课题编号为PDKJ18-03

作者简介 】陈蕴(1989—),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李云芳(1976—),女,江西丰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

(编辑/樊霄鹏)

标签:;  ;  ;  ;  ;  

开放大学需求分析: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