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要点论文_梁菲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要点论文_梁菲

(国网山西大同供电公司 山西大同 037008)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整体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于电力工程这样的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建设项目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为此,如何加强做好电力工程线路设计工作,保障电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推动国家电力事业平稳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设计要点

1设计前的勘测工作

人们目前生活区域及工作区域已经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特别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行业发展对电力实际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市场出现扩张情况,电力工程需加快建设速度。不管在哪种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设计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与电网建设完毕之后的系统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关系,对电网传输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需加强线路设计管理工作。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电网工程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勘测,还需要对工程现场基本地质情况及周边建筑物等因素进行全面勘测,这样才能确保输电线路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输电线路设计之前的勘测工作要想做到位,就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需要保证转角及平距高度在实际测绘中的数据准确性。线路测绘中,需要将各个塔架及各个角度之间的距离及高度进行严格测量,测量精度可以不做过多要求,将测量数据记录全面,保证正确性。其次,测绘中还需要测绘工作人员遵守测绘标准及流程,对输电线路经过区域的地上拟建项目及地下拟建项目进行充分了解,确保输电线路实际设计工作能够符合相关要求,保证设计方案最佳性。最后,杆位设计也需保证合理性及有效性。施工中杆位设计若存在问题,就需要进行全面勘测,避免在相关区域内设置杆位,保证输电线路施工能够正常运行。

2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要点

2.1选择线路路径

由于大多数线路在露天环境下运行,很有可能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必须要优化选择线路的路径,从而确保线路的安全性。首先,有关人员可以按照设计规划的最基本要求,实地检查规划区域的地势、地形以及气候等基本信息,并且对比分析多条规划线路,便于设计师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尽可能避开复杂的位置,比如:市中心、山区以及林区等等,防止外部因素影响线路。其次,在设计线路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出现线路设计的转角情况,降低曲折系数,从而提升整体线路的安全性。同时,设计师要保证交通环境是较为方便的,从而有效发挥电气设计的实际价值并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益。

2.2杆塔的定位

2.2.1平面图与断面图测量

首先可针对定线测量工作进行分析,该项工作需要将选定的线路路径作为主要依据,然后对其进行科学固定,其中主要包括转角点以及方向点等。固定过程中需要借助标桩进行,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对路径实际长度的进一步明确。将测量沿线路径作为主要依据,围绕十米的带状区域内地物以及地貌进行平面图绘制工作就是指平面测量,这对杆塔定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推动作用。纵断面测量以及横断面测量是掉断面测量的两种主要形式。纵断面测量需要将沿线路中心线测量断面上各点标高作为依据,实现对纵断面图的绘制。

2.2.2杆塔的定位

杆塔定位工作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杆塔位置排定的是否适当,直接影响线路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杆塔定位是导线的任一点在各种气象情况下均须保证对地面的安全距离。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定位时,为了满足限距要求,必须用最大弧垂模板确定定位档距。终端、转角、跨越、耐张等特种杆塔先行定位后,再分段用最大弧垂模板沿平断面图排定各耐张段的直线杆塔的位置。

2.3杆塔定位后的校验

(1)直线杆塔的上拔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杆塔定位时,如果直线杆塔搭建在低处时,除了对其进行摇摆角校验外,还必须对其进行上拔校验。在杆塔具有上拔力时,杆塔的垂直档距必须为负值。一般温度较低时就会产生上拔力,所以在对杆塔进行校验时要对环境气象条件进行计算。由一般经验可知,如果摇摆角已经确定,就可以不用进行上拔检验。(2)悬垂绝缘子串联垂直荷载的校验。在山区杆塔中位于高处与低端的杆塔,其垂直档距一般都会比水平档距要大的多,由此会使带线重量超过绝缘子串的承载能力。因此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一定要保证绝缘子所允许的最大承载力要大于高处与低端的杆塔垂直档距。对此也可以使用双串或者多串的绝缘子来提高杆塔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承担相应的强度,加强检查工作和对易受到破坏的部分进行补强。(3)导线悬挂点应力的校验。处于很高位置的杆塔,悬点高差与两侧挡距过大时,导线悬点的应力可能会超过所设的允许最大应力值,由此,得对那些大高差挡距与大挡距的悬点应力进行校验看看是否超过最大允许应力值。如果发现超过允许值时,则可以对杆高及杆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使其降低高差与缩短档距。

2.4正确设计绝缘配合

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的绝缘配合设计,必须要结合电网中获取的工作电压与过电压、保护设备的特点等进行研究,并整合分析运行维护费用支出、工程投资等方面,以此从基础上实现安全、经济且高质量供电的发展目标。了解当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中绝缘配合设计情况可知,必须要分析以下两点:①线路绝缘子的型式与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片数的选择;②导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同时,还要结合正常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及雷击跳闸率等进行研究,确保其与绝缘水平相符。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在选择绝缘子或导线对杆塔空气间隙的选择时必须要以工频工作电压为控制因素。另外,高海拔地区的耐雷水平要低于平原地区,而雷击跳闸率却高于平原地区,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做好特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工作。

2.5避雷针的设计

如果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中忽视对避雷针的设计,容易导致工程设计出现问题,而且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避雷针的设计在线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实际设计避雷针的时候,为了确保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导线,必须要选择双避雷线设计,在杆塔的顶端位置安装避雷针,以便于有效控制雷击点。在设计避雷针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避雷针与高压线之间的垂直射击距离。此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消雷针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程行业中,而正确地运用消雷针也能够降低雷击对线路造成的损害,确保线路的运行安全质量和稳定性。

3线路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线路设计时,会对温差下的校验系数、韧性系数、电缆线弹性系数等相关参数进行参考,通过对性价比较高的电缆线进行选择来使提高线路设计的合理性,这样不仅能够使线路建设成本得以降低,而且对于电力传输效率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其直线穿越房屋、树木以及易燃材料建成的建筑物,这样不仅能够使电力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概率得以降低,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因电力传输产生的房屋拆迁的成本。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线路是电力工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合理的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对线路施工技术的探讨,不断提升线路设计的质量,进而确保线路设计的有效性,为电路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彩霞.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J].电子世界,2018,03:41+43.

[2]苏毅能.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7,03:152-153.

[3]张婷,李洪力,杨华.RNSS在电力工程线路勘查中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世界,2013,20:122-123.

[4]张付.对电力工程中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135.

论文作者:梁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线路设计要点论文_梁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