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汤治疗肝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房莹莹,李樱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肝胆脾胃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观察肝胃汤治疗肝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 年 10月-2015 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44 例,用肝胃汤治疗,1剂/d,3 个月为 1 个疗程,每周复诊 1 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显效 28 例,好转 14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5.45%;胃镜活检显效 16 例,好转 9 例,稳定 9 例,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为77. 27%。结论:肝胃汤治疗肝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胃阴虚;肝胃汤;萎缩性胃炎;胃镜

前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部分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患者多无法准确描述具体的病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疾病的治疗难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顽固、难治的消化道疾病。因其炎症侵入黏膜固有膜,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胃黏膜层变薄,黏膜皱褶平坦或消失,可呈弥漫性或局部性,其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1]。笔者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选择以肝胃汤为主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4年10月~2015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44 例,诊断标准 2000 年 5 月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多灶萎缩性和自身免疫性)及特殊性胃炎 3 类。64 例患者均属多灶萎缩性胃炎,均经胃镜和胃黏膜活检确诊。其中男 29 例,女 15 例;21~30 岁者 4例,31~40 岁者 15 例,41~50 岁者 15 例,51~60 岁者10 例。病程1 年以内者 8 例,1~5 年者 11 例,6~10 年者13 例,10 年以上者 12 例。萎缩部位在胃体者 15 例,胃窦者 18 例,胃体并胃窦者 11 例;萎缩程度属于轻度 14 例,中度 16 例,重度14 例。排除标准:伴有肝炎、结核等各种传染病者;伴有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者;有严重心、肝、肾及造血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者。

1.2 特征

1. 2. 1 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患者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1. 2. 2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多呈苍白或灰白,皱襞变细或平坦,黏膜可表现红白相间,严重者有散在白色斑块。黏膜下血管显露为萎缩性胃炎的特征,可见到红色网状小动脉或毛细血管,严重的萎缩性胃炎,可见有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细小颗粒或较大结节,亦有黏膜糜烂,出血现象。胃黏膜活检病理主要为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代之以幽门腺化生或肠腺化生,间质炎症浸润显著[2]。

1.3 治疗方法

肝胃汤方剂组成:北沙参 12g、麦门冬 10g、生地黄 10g、当归 12g、枸杞子 10g、川楝子 15g、石斛 12g、白芍 15g、赤芍 10g、郁金12g、元胡 10g、甘草 8g。服用方法:1 剂 / d,水煎服 300ml,分 3 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每周复诊 1 次,3 个月为 1 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增加;好转:临床症状与饮食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黏膜活检疗效:显效:萎缩性胃炎转为浅表性胃炎;好转:萎缩性胃炎程度减轻或胃体、胃窦处胃黏膜萎缩,有一处转变为浅表性胃炎;稳定:萎缩性胃炎病变不改变;无效:萎缩性胃炎程度加重或恶性变。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数据录入SPP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n表示结果。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 “胃痛”、“痞满” 范畴。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痞满发胀,纳差,嗳气等。病情多由实转虚,虚多实少。多因病变日久、热郁伤阴、胃失濡养,随之久病入络,正气耗散而至气阴两虚、气血不足,运行无力,日久留瘀[3]。故治疗要益气养胃、健脾运中,辅以活血化瘀。以往多被人们认为是胃阴虚所致,近年来对其研究最突出的进展是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中所占的地位[4]。笔者在立法遣药上强调了以肝胃汤为主,加入预防久病入络的活血化瘀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古人在治疗胃脘痛中强调肝气犯胃,饮食伤胃,重视情志与饮食两大因素作为重要的病因。气滞伤胃,胃气阻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及重要环节。临床表现的胃脘痛、闷胀虽不同于消化性溃疡的规律性与剧烈性,但痛有定处,与久病伤阴、久病入络,使之久病难愈。在症候病机上以虚为主,以瘀为辅,兼筹并顾,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个病程很长难以治愈的慢性胃病,一般病理学上认为萎缩腺体的重建需要 3~5 个月,因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程长,多数医家主张以 3 个月为 1 个疗程,根据病情轻重治疗 1~3 个疗程不等,即 3~9 个月复查,判断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肝胃汤治疗肝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涛.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萎缩性胃炎 20 例临床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3):381.

[2] 蒲中元. 加味一贯煎治疗萎缩性胃炎 80 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2002(1):23-24

[3] 彭罡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8 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11(6):27-28

[4] 张建新,董卫国,吕晓光,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循证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2655

论文作者:房莹莹,李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肝胃汤治疗肝胃阴虚型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房莹莹,李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