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论文_任效鹏

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论文_任效鹏

身份证号:23080419820411xxxx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严谨,决定施工工程设计质量,如何做好新时期整体施工优化的住房工程,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以确保施工中各技术节点的顺利施工。本文分析了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并探讨了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伴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也迈向了新的高度。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选材、用料、设计、施工等,要求技术做到十分精细、面面俱到。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合理为出发点看的话,一个建筑是否合格并且能够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施工技术,如果建筑施工技术不合格,就会经常发生工程返修的状况,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会使建筑工程进度延缓,为以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1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就是指进行一项整体非常复杂,并且在细微方面还有严格要求的工作,主要就是将建筑设计的蓝图图纸转换为建筑工程实体的工作过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依托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从建筑高度上讲,现在的建筑物不断突破极限,再创新高;从建筑空间上讲,现在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不断追求创新。而且现在的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强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众所周知,我国每年意外伤亡的人数多达十几万,而建筑工程的意外伤亡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各地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各种建筑施工事故频发,建筑物坍塌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为了追求的安全质量,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公众进行舆论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2 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剖析及对策分析

2.1 从建筑的根基抓起,加强整体塑造设计

走在城市的街头,两旁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论是中式的、西式的、甚至是东西合璧式的,这些建筑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不知大家知不知道,这些建筑都是先由工程师在绘图纸上绘出建筑蓝图,再由建筑工人一点一点雕饰,才构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由此可见,建筑的整体塑造设计蓝图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着多么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建筑的整体塑造设计蓝图对工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专业的论断,并对工程的具体环节的施工要求做出了合理构造;启下,建筑的整体塑造设计蓝图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细节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全面描述。只有建筑的整体塑造设计蓝图合格了,这项工程才能正式动工,所以说,有一个设计合格,结构合理的建筑设计图至关重要,以后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就会事半功倍。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建筑设计图的知识。根据国家建筑图纸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筑蓝图主要有三个部分设计构成:基础部分、主体部分以及装饰部分,这三个部分既是三个独立的施工规划,需要设计各自的外形,突出特色;但同时它们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科学有效的处理好施工工程在各个部分的衔接,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无数次预案演习,确定无误之后,设计图才予以合格。一系列繁琐的严格要求都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的负责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从施工工程的施工强度抓起,不可操之过急

所谓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强度主要是指建筑的主要材料混凝土的强度。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整体要求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施工量极大,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相应巨大,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增高。

(1)配制混凝土。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混凝土的使用量大,加上施工环境变化大,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控制不好,这些条件就会对混凝土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离散性扩大,严重的话会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这样的话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堪忧。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好混凝土的强度控制,合理有效的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强度。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强度的知识。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就是指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都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根据工程建筑的设计要求和建筑特点,对混凝土进行不同强度和不同等级的合理配制,最后一定要到法定的试验机构进行严格的实验配试,获得科学的级配报告,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以级配报告为依据进行配制。

据相关资料显示,混凝土的强度主要与水泥含量、石灰含量、砂石含量和砂的含水量等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混凝土中砂的含水量过高,砂率、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石子及砂的级配都会受到影响,例如:砂的含水量过高,砂率降低2%~3%的话,混凝土强度就会受到15%~20%不等程度的影响,水泥用量也会在5%~20%之间摇摆不定,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程度在10%~20%之间徘徊。一环扣一环,一步错步步错,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级配报告,再结合实际进行配制,从根源上确保建筑的质量。

(2)养护混凝土。当前,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均采用的混凝土的运送方式就是用泵送混凝土,这种方式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因为泵送混凝土既能够极大地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还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但有利就有弊,用泵送混凝土固然方便,但是同时需要专业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特别是混凝土浇筑量比较大的建筑物,更需要特别养护。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制定合理完善的养护方案,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养护混凝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明白对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养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表面覆盖、昼夜变化、专业人员、水源等多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忽视任何关键环节。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3)有效控制建筑裂缝。再好的建筑也避免不了存在一些轻微裂缝,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例如:不稳定、运动、闭合等等,我们能做的就是有效控制这些裂缝,防止在它们再扩大蔓延。

建筑物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是水泥,建筑施工之初,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配制时可以适当掺入外加剂;建筑施工之时,尽量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如果避免不了可以采用二次抹面和二次振捣的方法;建筑施工之后,可以采用线盒增设钢筋网的方式防止裂缝的产生。

(4)有效控制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因为建筑钢结构具有工业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大家都知道钢结构自身具有强烈的热传导性,如果建筑温度过高或强烈变化时,钢结构受到强烈刺激,会对建筑产生毁灭性的威胁,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必要的防火设备、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等等,以防万一。

结束语

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建筑的特点。不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优势,还要制定彻底的施工计划和组织计划。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生产的建筑产品的质量,并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

参考文献:

[1]段福顺.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业家.2012(8).

[2]诸体康.提升建筑施工技术,创优质工程[J].中华民居,2011.

论文作者:任效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论文_任效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