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幼儿自主行游戏的有效路径论文_冯仁女

浅谈提高农村幼儿自主行游戏的有效路径论文_冯仁女

马山镇中心幼儿园东安分园

摘要: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是指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游戏。自主游戏是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脑动身,创造和展开活动的整个动态。“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体味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体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能力。但是对于农村的幼儿在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缓慢,怎样才能体现出自主游戏的真正价值,还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性游戏 有效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幼儿自由、随便地玩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身心健康就行了,教师应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路径来提高和满足幼儿对游戏的需要。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一:农村幼儿园自主性游戏发展现状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那么自主性游戏是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师资条件不同、物质条件不同、游戏的指导思想不同、游戏的指导方法、游戏的时间安排、游戏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自主性的游戏发展层次不同,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存在问题比较多,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提高农村幼儿自主行游戏的有效路径

1、树立正确的自主性游戏的观念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现实生活中,游戏的确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发现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开发和组织游戏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需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孩子在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表现,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组织教师学习《新纲要》,组织教师逐条分析解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对幼儿正确的评价行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在游戏中“我教你学”的观念,通过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那么怎样的活动能促使幼儿自主活动呢?近来,我们再次学习“游戏”的相关理论,我们意识到:“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满足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而不是由教师安排或指定内容

2、为建构一个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空间

建构一个幼儿自主的游戏空间是每个教育者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只有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力,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那么如何建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1)、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合理安排自主游戏的时间与空间,是保障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分析我园现有的优势资源,依托走廊、教室、专用活动室、室外场地等作为幼儿自主游戏开展的主阵地,因地制宜,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自主游戏时间,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空间,根据幼儿的需要特点,分割活动角的空间大小、高低位置,便于幼儿的取放、交往和选择。努力做到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2)、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利用材料的诱发作用,有利于他们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像,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条件和材料 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玩具材料,让幼儿选择并与各种玩具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如不同年龄提供不同玩具材料:小班幼儿玩具材料的体积要大、颜色要鲜艳、形象要生动,使幼儿见了玩具材料就能产生强烈的游戏愿望。中大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的丰富,想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可多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增强。再如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动材料的投放与组合,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加选择的余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材料的教育作用,教师还需掌握不同的材料,提供使幼儿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与发展的材料投放技术,能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个体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玩具材料。

3、通过讨论建构新的游戏经验体系

新《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善于观察,灵活运用教育智慧,在尊重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原则下通过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自己建构新的游戏经验体系的方法。教师在每次游戏结束后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抒发游戏中的情绪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在对话,讨论中,使自己获得的零散经验系统化,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

(1)提升幼儿游戏的经验:

幼儿在游戏中都以自己的经验反映着对人对事的理解,每个幼儿反映的角度不同,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同。正因如此,他们在游戏中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但他们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儿的经验是需要成人帮助提升的,教师不防把幼儿关注的问题,矛盾冲突的焦点等进行讨论,帮助幼儿学会发现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学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让幼儿共同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同时也能发展幼儿的实际能力。

(2)分享幼儿游戏的经验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可以带着问题在游戏中进一步尝试、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将共性的问题放入集体分享活动中,这样的分享会更有意义,也更吸引幼儿,有助于教师对下次游戏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分享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还有情感。与幼儿共同感受创造的快乐、交流的愉悦、表达的舒畅,是分享的核心。有了情感上的投入,分享之间才能有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也才会享受因理解而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教师则要做到焕发童心,与幼儿共同游戏,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总之,游戏的分享不能沦为一种空洞的总结形式,应该让它回归原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旭花《幼儿园游戏》,2009年科学出版社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2008年12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3)柳阳辉《幼儿教育学》2008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4)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5)《幼儿园教育纲要》

论文作者:冯仁女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浅谈提高农村幼儿自主行游戏的有效路径论文_冯仁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