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_邵雯雯,赵蕾

邵雯雯 赵蕾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重庆 400038

【摘 要】目的:探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47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前者给予抑肽酶和氟胞嘧啶联合治疗,后者给予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疗程短于对照组,愈显率(77.8%)高于对照组(55.0%),不良反应发生率(25.9%)低于对照组(5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抑肽酶联合氟胞嘧啶治疗由隐球菌属、念珠菌属、等敏感真菌所致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安全性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分为多烯类、唑类、丙烯胺类、棘白菌素类等,其中氟康唑等常规用药病原菌株的耐药现象越来越普遍,且部分抗真菌药物存在药物毒性高、耐受性差等问题,抗真菌用药的选择成为院内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更倾向于选择联合用药方案[1]。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发生的47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出现深部真菌感染患者47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7.5±6.2)岁,其中皮肤真菌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8例,真菌性角膜炎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其他4例;对照组共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7.6±5.8)岁,其中皮肤真菌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6例,真菌性角膜炎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学及血培养检查并证实,均由隐球菌属、念珠菌属、曲菌属等敏感真菌所致,对于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存在药敏过敏史患者予以排除。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法,给予两性霉素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926,生产企业: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或氟康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339,生产企业: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研究组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给予抑肽酶(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383,生产企业: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氟胞嘧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798,生产企业: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剂量分别为50mg、0.5g,前者首日用量为0.5mg/kg,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剂量逐渐递增,最高剂量为每日4mg/kg;后者用量为每日100mg/kg。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总治疗程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恶性、心悸、尿蛋白升高、BUN升高、低钾血症等。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2],设定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级评价标准,真菌感染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为痊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但仍需接受进一步的抗真菌感染治疗,为有效;症状和体征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比较两组愈显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其中疗程采用标准差(±s)表示,行t值检验,其余数据均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研究组27例患者,平均疗程为(28.6±6.8)d;对照组2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41.5±7.2)d,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其中对照组疗程内有2例患者因不耐受停止用药,研究组未出现此类现象。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真菌感染分为浅表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所对应的抗真菌药物存在一定差异,后者治疗难度更大,用药要求也更高。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出现,单用与联合方案的对照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基本上肯定了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价值,认为联合治疗方法应具有抗真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以及良好耐受性等优点[3-4]。本组研究中,给予抑肽酶和氟胞嘧啶联合治疗的研究组27例患者,平均疗程和愈显率分别为(28.6±6.8)d、77.8%,而给予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0例患者,平均疗程和愈显率分别为(41.5±7.2)d、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能够缩短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疗程,提高治疗效果;用药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9%)明显低于对照组(55.0%),且未出现不耐受停药等严重事件,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余靓平,谢小云,魏文树,等.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特性及临床应用[J].中南药学,2012,13(5):380-384

[2]赵丹,孟蕾.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12(5):1254-1256

[3]芦璐,侯明,房淑欣.粒细胞缺乏伴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抗菌药物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3):3447-3449

论文作者:邵雯雯,赵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论文_邵雯雯,赵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