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答题技巧及备考建议_英语论文

英语高考答题技巧及备考建议_英语论文

英语高考题型答题技巧与备考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题型论文,建议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考试题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听力部分

1.培养良好心态

听力考试不同于其它考试题型,考试信息一读而逝。尤其是第一节,虽然是简短对话,但仅读一遍,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某些地方听不懂是很正常的,而且没有什么思考的余地,所以要学会放弃,不可紧张,否则会影响下面试题的答题。

(1)消除紧张心理。听力测试时,考生要做到心情平静,心态放松,精力集中。如果感到测试前心情比较紧张,做几次深呼吸,看一下别的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2)克服急躁心理。有些同学在听力测试时,不是听材料大意,而是专注于听个别单词。有个别词没听懂,往往停下来去思索,稍一走神便会产生急躁焦虑心理,头脑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时,录音早已放完。因此要学会顾全大局,从整体上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

2.学会预测话题

考生可以根据每个小题的问题及选项提示来推测录音材料的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

3.合理分配注意力

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测试成绩,要掌握下列技巧:

(1)学会听前抢读;

(2)学会边听边记;

(3)学会听关键词。

4.拓宽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也是影响听力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语言是一种工具,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所以听力材料必定涉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考生的知识面越广博,越有助于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广泛地阅读和收集各种信息,不但有助于扩大知识面,也有益于听力成绩的提高。

5.熟悉各种场合对话的关键词

听力考试中常出现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What is the man's profession?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话的具体情节和背景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职业、人物关系等。熟悉特定的场景用语和关键词,有助于帮助考生快速地找到答案。例如,当你听到menu(菜单),bill(帐单),order(点菜),tip(小费),soup(汤),beer(啤酒)等这些词时,那么该对话很可能是发生在餐馆里的。

常见场合的关键词:

机场:airport,plane,flight,take off,land等;

医院:medical checkup,doctor,nurse,take medicine,temperature,pill,headache,fever,blood pressure,catch cold等;

邮局:post office,letter,postage,parcel,mail,deliver,stamp,envelope,telegram等;

商店:shop,on sale,size,color,price,change等;

宾馆:hotel,check in,check out,luggage,single room,double room,room number等;

车站:railway station,round trip,single trip,sleeping ear,schedule,train等;

学校:school,classmate,teacher,student,professor,final exam,course,dining hall,playground等。

语法和词汇知识

本部分主要考查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因而做本部分试题时除了注意审题的透彻性、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外,还要确保语境的合理性和交际用语的地道性。解题可为三步,第一步:理解语境,推敲语义。第二步:推测命题者想考查的知识点。第三步:寻找题眼,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除了常用到的直接法和排除法,以下两种解题方法在答语法和词汇知识题时非常有效:还原法,把题干还原为自己熟悉的结构,如将感叹句、倒装句、疑问句的题干改为陈述句,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将强调句式、从句、插入语去掉,或者是将省略句补全;类推法,如对题目的备选答案没有把握,利用“如果A对,那么B也对”进行判断和推理,排除A、B两个选项。

做本部分试题时要注意避开下面四个误区:

1.做题只看部分选项

每个题目的四个选项都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精心设计的,都有一定的干扰性。如果考生只看到一两个选项就贸然作答,就有可能漏掉最佳选项,如下题:

She set out soon after dark__home an hour later.

A.arriving

B to arrive

C.having arrived D.and arrived

考生如果知道set out to do的用法,有可能就直接选B,而不去考虑别的选项。通过分析就会发现,这儿不是“着手到达”,而是“先启程,再到达”,用并列谓语才合理。因此答案应为D。

2.做题时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定势思维即习惯性思维。考生若不打破定势,而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就很容易选错答案。

下面是2006年山东省英语高考题:

The country life he was used to__ greatly since 1992.

A.changeB.has changed

C.changing D.have changed

本题原本不难考查一个主谓一致的问题,只是句子中有一个定语从句,很多考生受be used to doing或者used to do的影响,误选A或者C选项,其实本句主语为the country life,谓语应当是has changed,答案为B。

3.忽视题干或者没有读完整个题干

这种情况更多的是出现在对话中,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回答的那一句限制,几个答案可能都对,而有很多考生容易忽视这些信息,意识不到其中隐蔽的条件,势必盲目选择而导致错误。

例如:-Do you remember__he came?

-Yes,I do.He came by car.

A.howB.whenC.thatD.if

从语法上看A、B、C、D项都可以填,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选项都没有错,但是题干第二句话中“by car”这一信息暗示问句问“来的方式”,所以A才是最佳选项。

4.用汉语的思维考虑问题

语法和词汇知识题在题干设计上越来越突出语言交际化的语境特征。“考点语境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很多考生习惯于先把题目译成汉语,再用汉语式的思维方式去作答,这样做就容易犯错误。

例如:-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this Saturday,Mr.Smith.

____.

A.Oh,no,let's not B.I' d rather not

C.I'm sorry,but I have other plans

D.Oh,no.That'll be too much trouble

英语中可用Yes,I'd love/like to…或者Yes,it' s very kind/nice of you.等表示接受邀请。拒绝邀请时一般不直接拒绝,而常用“I'm sorry/I'd like to,but…”(陈述不能接受邀请的理由)等委婉的方式。本题答案应选C,A、B、D不符合习惯。因此要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熟练掌握英美人士诸如打电话、道歉、答谢、赞扬等方面的习惯表达方式。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很多高中生感到最为棘手的题型之一。它是由试题设计者在一篇语义连贯的文章中有目的地去掉一些词语,形成空格,要求在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使文章恢复完整。它既考查对语法、词汇、习语、句型、搭配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做好这种题型,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完形填空题不同于语法和词汇知识题。语法和词汇知识题所给的是一个或两个句子,根据本句或前后句就可以判定所选的答案。而完形填空题所给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选的答案处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题前,必须先浏览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这是绝不可省的一步。

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一种障碍性阅读理解题。因此,在解题之前,先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弄清其中心思想和大意。每篇短文总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段落之间必然承上启下,前呼后应,句与句之间也一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通读全文时要一气呵成,不要中断思路,只要能了解短文的大意就可。某些细节不理解可以跳过,如果不影响答题,甚至可以置之不理。如果与答题有关,可到第二步填空时再琢磨解决。另外,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它们往往能提供主要的信息,帮助了解全文所描述的事件或文章的中心议题。

第二步:紧扣文章内容,分析对比各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时要考虑句子主谓语的搭配、动宾搭配及名词和形容词的搭配等。短文中每个空白处的正确答案和上下文在意思上和结构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因此,做题时必须注意上下文的参照,连贯思考。如果答案一时确定不下来,切记不要耽误太久,可暂放一边,有可能文章在后面就会有所提示。

试题所提供的短文可以说是一个整体,空白处所需要选的答案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有时候,所选答案从局部看是可行的,但从整体看,不见得是最佳的答案。这时就要局部服从整体,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重新选择答案。对于那些拿不定主意或未能选答的空白,不要仅局限于本段中,要把视野扩大到全文。有时一旦和整篇短文联系起来,就会豁然开朗,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第三步:核对答案

全部题目做完以后,要仔细检查核对。把答案放到短文中细读一遍,检查还原了的短文是否完整合理,凡读起来别扭或答案无确切把握的地方分别记下来,然后将每个空白处与其相对应的四个答案逐一对照,务必一一核对,避免遗漏。若发现原所选答案与复查时所选答案不同,不要急于涂改,待认真斟酌核实后,再决定取舍。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每段文章后有若干个问题或不完整的句子,要求从题后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意思的答案。它的目的是检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地说,它的题目可能涉及的方面主要有:

1.某个词或短语的意思。要求确定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关键事实和对细节有影响的词语的意思;

2.句和句内容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又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3.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大意。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或设想文章的标题;

4.句子和文章内在的涵义及推理。要求既能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5.文章作者的态度。要求根据文章叙事的口气,判断作者的态度和倾向。

阅读理解题在整个试题中篇幅是最长的,因此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还要求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既然它的目的是检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就只要求采取浏览的方式把握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不能像精读课一样逐字逐句地分析钻研,以免耗费过多的时间。不要局限在将每一个单词都看明白,作为一个句子,要从整体去把握,其实有个别单词你不认识也没关系,只要将句子的大概意思读懂了就可以。同时,要熟悉各种句型,如状语从句、宾语从句、虚拟语气等,这样再读句子的时候,就理解得快一些了。

根据英语叙事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我们在阅读一篇材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尤其是它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因为这些话往往交待了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它的主题也就清楚了。以后的文字只不过是针对主题进行叙述或举例说明。就以后的每一段文字来说,最要注意的也是它的前一、二句话。一般来说,阅读理解题里面的文章都是试题设计者从较长文章中节选改编的,有的文章摘引得比较全,这时我们还要注意它最后的几句话。它们可能是作者所下的结论,这也往往成为命题的目标。

答题时,考生可以先阅读各个小题的题干,这时不必详细地读各个选项,读题干的目的是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有针对性,遇见题干中出现的文字时做个标记,做题时能迅速地在文章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句子,仔细看一看,总结出正确的答案。由于问题有限,与问题有关的重要句子也是有限的。对那些与问题无关的句子,我们常常可以把它们忽略,不必细究。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是2007年山东省英语高考的新题型,本题型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也考查考生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前提上的语言输出能力,即对书面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整理、理解并根据需要进行运用的能力,其长度与传统的阅读短文没有太大区别或是略短。文章层次性更强,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该题主要考查七个方面的问题:主旨概括、英文释义(句子替代)、句子填空、翻译句子、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其他类型。

对于主旨概括题,要通读全文,分清主旨与细节,防止以偏概全。这类题目大多是要求给出文章的题目。文章的标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简洁的短语,还可以是一个问题,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字数问题。题目可以全部用大写;可以实词第一个字母大写,虚词第一个字母小写;也可以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其余除专有名词外全部用小写。如果是个疑问句,可以在题目后加问号,但如果是陈述句则不必加句号。

对于英文释义题,也可称句子替代题,要求从文章中找出与所给的句子含义相同的句子来,一般读懂了文章,弄清了所给句子和文中相应句子的意思即可答出,该题是阅读表达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个题。

对于句子填空,要充分利用文章中表示对比、转折、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连接词,结合上下文语境,搞清楚需要填的究竟是什么含义的句子。

做翻译句子的题时,一定要使句子意思切合语境,表达简洁、准确、到位,不可啰嗦、颠三倒四、词不达意。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型中有的小题对答案的要求比较严格,有字数限制,例如今年试题中77、78、79三小题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如果超出字数限制必然会失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就要注意学会总结归纳,答题时语言务必简练。

写作

山东省英语高考写作题从2007年提高了分值,如何能写一篇得分较高的文章对考生显得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主题要鲜明,脉络要清晰

很多考生写作文时喜欢一段到头,这样是不可取的,往往会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比较好的做法是分段写,每段开头有主题句,让阅卷老师一眼能看清你这一段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作文容易得较高的分数。

2.内容要点要完整

内容要点要全,这是高考书面表达的首要要求。阅卷时,评分老师首先根据考生的内容要点初步确定考生作文的档次。缺少要点,往往要降低评分档次。所以书面表达要上档次,要点齐全是关键。看图写作和提示图、示意图之类的书面表达容易遗漏要点,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正确理解,保证不漏掉要点。

3.语言表达要多样

现在的《考试说明》强调使用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复杂性,鼓励考生尽量使用较复杂的结构或词语,并且对由此所产生的错误采取了宽容态度。

所以学生在写作中既要使用简单句,尽量少地出语法或者拼写等错误,同时也要学会使用结构复杂的复合句、并列句;要讲究措词,既要有普通词语,也要使用高级词汇。

4.语言交际要得体

有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喜欢把我们常说的汉语翻译成英文,有时候这样做是很不合适的,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写作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例如一位同学给好友写信,信末用了这样一个句子:I'd appreciate it if you wrote me an earlier reply.从语法上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句子,但用在这里并不得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结构,多用于上下级关系或者陌生人之间,朋友之间是不宜使用这种口气的。如果使用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ting from you soon.就好得多。

5.语篇结构要衔接连贯

评分标准把作文是否衔接和连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之所以如此强调衔接和连贯,是因为这是构成语篇最基本的条件。语句间的连接成份是衡量衔接与连贯很重要的标准之一。学生要学会正确恰当地使用这些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如:表示顺序的:first,then,finally;表示时间的:in the past,now,at present,in the future;表示转折的: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in the meanwhile,at the same time,instead,unfortunately;表示递进的:what's more,besides,even,moreover;表示并列的:as well as,both…and,neither… nor,either…or,some…some…;表示因果关系的:so,therefore;表示列举的: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表示总结的:in a word,in all,in short;表示对比的: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while;表示程度的:first of all,above all,again and again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硬套平时背诵的一些不着边的范文,更有甚者抄完形填空或者阅读理解里面的文字,这是不可取的,结果只能是白费工夫也不得分。

二、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备考建议

首先,高中英语教学不能被高考所牵制,高一高二年级要坚持听说读写并重,稳扎稳打,逐步形成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高三的英语教学不再是分模块的教学,它是诸多“模块”的综合交融,日常教学和复习指导时不应一味地死扣语法知识,对一些偏题、怪题作过细分析,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应代之以阅读为主线,突破词汇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为核心。

其次,英语复习不是简单重复、机械记忆的过程,而应是语言知识不断巩固与深化、语言体验不断丰富深刻、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进入高中三年级后有必要继续学习新课程(如选修模块9、10或更多),甚至有必要增加一些精选的听读练习材料,以扩大输入,增强语感,内化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不应提倡把平时学习和高考复习截然分开,不应仓促结束新课程的学习而过早进入总复习。

第三,要特别注重在综合语言运用训练过程中培养用英语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即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届考生面临的新挑战是高考对书面表达能力要求的提高。“阅读表达”是全新题型,对考生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阔性要求显著提高;“写作”的词数要求提高到120-150词,既要表达事实信息,又要陈述个人观点,相对以往试题而言,思维和表达空间骤然增大,需要考生花大力气进行有关训练。

第四,积累词汇,扩大阅读视野。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组成单位,离开了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词汇又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衡量教学难度的标准之一。因此,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音像、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扩大阅读视野。

第五,不能忽略对英语语法的学习。考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语法学习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平时应该养成常查语法书的习惯,尤其是常见语法点的语法项目,在平时训练中遇见不懂的问题,应及时查阅语法书,再不懂的要跟同学交流或者问老师。

最后,注意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备考,例如,我们可以发现每年高考题语法和词汇知识题型里面都会考查动词搭配,而考查的动词都是常见的、四五个字母构成的动词,例如:pick,give,carry,set,come,go,take,look,make等,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常见动词的搭配,并结合例句记忆它们的用法,这样做对应考是很有帮助的。

标签:;  ;  ;  ;  ;  ;  ;  

英语高考答题技巧及备考建议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