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卢书高

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卢书高

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方面的工程量较大,对施工的质量要求尤为严格。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只有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料、搅拌、浇捣、养护等过程,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有效地缩短施工时间,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分析

1.1混凝土产生开裂情况

在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水泥方面活性越强,那么颗粒也就越细。水泥的用量越大,那么水灰的比例也就越高,坍落度也就越大,干缩度较高,因此就会很容易出现裂缝,所以现实中应当就混凝土的水灰比予以控制。其次混凝土的骨科粒径较粗且用量较多的话,那么其砂率也就越高,从而含泥量也便增加,导致收缩性加大。再者阳光和风速、温度等也是造成裂缝出现的根本原因。

1.2混凝土存在假凝情况,坍落度损失较大

假凝具体是将混凝土的拌合之后的10分钟之内,失去了其原本所具有的塌落度,从而产生了表面凝结的现象。此种现象经常会出现于掺加过外加剂物质的混凝土之中,造成经泵送的混凝土不能够被泵送,产生堵管情况与振捣的密实度不够的现状。这里所讲的坍落度的损失过大具体是因为在高温的天气之下,蕴含于混凝土之内的水分出现较快的蒸发,每过一个小时那么混凝土坍塌度即会损失三厘米---四厘米以上。此情况在商品混凝土范畴尤为常见,在通常现场的混凝土拌制中不会产生。

1.3混凝土和易性及泌水性较差

混凝土和易性及泌水性较差在现代建筑混凝土施工之中十分常见,无论是泵送的混凝土抑或普通类型的混凝土皆会出现这类情况。混凝土在泌水层面较大以及易性较差的情况,通常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与麻面的情况,且整体的强度也会降低,在严重的时候会致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从而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安全隐患。其次混凝土产生和易性能差及泌水性大,有着诸方面原因,其中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混凝土自身材料而引起。

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1骨料

混凝土的骨料是砂和石子,砂和石子进场后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砂和石子要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浇筑混凝土的用砂关键是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砂、石的含泥量和有机质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级配良好干净的骨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的根本保证。

2.2外加剂和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可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但是,不能盲目添加,添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有针对性,要事先经过试验,有质量证明书,不得使用过期无效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否则适得其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增加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

2.3水泥

水泥的品种有很多,必须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和构件要求的水泥,每批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而且还要送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做到先检后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合格的水泥和过期的水泥严禁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放,不得混合使用。

3.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从客观角度来讲当前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把握控制,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此全面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整体优良性。

3.1模板的施工要点

(1)模板清洁。混凝土施工所有模板主要分为木模板和钢模板。对于木模板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后清除模板内积水,保证模板缝隙的紧密并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仍然存在缝隙,则用塑料条或者纤维板进行封堵,防止漏浆现象的产生。对于钢模板采用脱模剂进行涂刷,并保证涂刷均匀,避免漏刷现象的发生。(2)模板检查。在混凝土施工前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模板的尺寸、模板位置、模板垂直度、模板接缝及模板支架等,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保证混凝土施工安全。(3)模板拆除。依据工程的承重模及其侧模的实际情况明确模板的拆除时间。如果不是承重模,在混凝土浇筑3~4d后,且混凝土的强度在2.5MPa以上,就可以在保护混凝土的条件下进行拆模工作。如果是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的时候就能拆除。保证模板拆除时间,防止模板过早拆除现象的产生。

3.2混凝土的搅拌技术分析

混凝土上料的顺序依次是:在料斗之中按顺序放入石子和水泥及砂石。继而与鼓筒内加入水,这样既能够保证鼓筒内部在上料的时候,水泥混合在砂石及石子之间便不会产生飞扬的情况。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中,需要严格的就配合比予以控制,并作定期的检查,以保障材料方面可以准确的计量。与此同时还应熟练的掌握各类型外加剂的特性,达到合理科学的选取外加剂。

3.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浇筑厚度。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一般在200~300mm之间,浇筑时要注意将混凝土扒平,并遵循先低后高的振捣原则。(2)混凝土振捣时间。每处振捣的时间在20~30s左右,如果混凝土表层没有发生下沉,保持水平,并泛着灰浆,这样的振捣效果最好。(3)振捣棒的使用。混凝土在进行模板安装的时候,要保证两端模板的一致性,防止模板安装发生偏差,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振捣棒的使用要规范,排列要均匀,可以运用交错的方式进行移动,但是移动的距离不能太大。(4)压浆板的设置。压浆板的设置可以防止上层混凝土在振捣的时候,下层混凝土产生泛浆现象,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4施工缝的施工要点

混凝土柱要留置水平缝,而混凝土梁、墙及板则留置垂直缝。混凝土柱的施工缝要留置在混凝土基础顶面或者吊车梁上方。混凝土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模板的下方20mm至30mm之间的位置。混凝土板施工缝可以留置在平行于模板短边的任意位置。混凝土主次楼板施工缝要留置在次梁跨三分之一的位置。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多长,就只能按照施工缝来处理。在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先铺设一层水泥浆,保证施工缝浇筑效果。

3.5混凝土梁板及柱体的浇筑

柱体浇筑适合于梁模板的安装完成之后及未作钢筋绑扎之前进行,以便于借助梁模板进行柱模的稳定展开土台的浇筑。在一排柱体的灌注之前,需要自两端向中间区域推进,避免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推进,这样是为了避免混凝土灌注之后,模板因为吸水而膨胀,产生横向的推力,最后造成柱体的弯曲变形。在柱体浇筑后,停下2小时左右,沉实混凝土,进一步将渗水排除后,再做梁板的浇筑。肋形的梁板浇灌时应趋于同步,先把梁板所需混凝土作分层的浇灌,以阶梯形状朝前进行推进,在起点混凝土到达板底的时候,可同板体混凝土作同步振捣,伴随阶梯延伸,板体浇灌也将持续推进,对于混凝土倾倒的方向要同浇灌的方向相反,以此保证整体浇灌的质量。

3.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完成后,需要对完成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实施养护工作的目的主要为了达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可行的控制目的,从而可以降低其内外的温差状况,使其能够符合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塑料布的覆盖处理,尤其是冬季时期在塑料布基础上进行防寒毡覆盖处理,完成相应的保湿保温工作,防止混凝土表面因为脱水产生裂缝现象。同时应当设置一部分隔热层,有利于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目的。

4.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才能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涛.当代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华章.2011.01

[2]刘会忠.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论文作者:卢书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卢书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