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院后回访不同对象效果比较论文_陈鸿雁,王浩,何涛,周碧琼,唐泽玲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 探索新生儿出院后回访不同对象的效果比较。方法 根据患儿家属出院时填写的资料,将我科2015.6~2016.12期间治愈(或好转)且回访资料完整的228例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8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儿出院后主要由父母照顾,电话回访对象为患儿父母,对照组患儿出院后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电话回访对象为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2次电话回访分别于患儿出院后1周和1个月时进行。将两组不同回访对象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是第2次回访时护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第1次回访,且观察组家属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新生儿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能有效帮助家属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对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关键词:电话回访;父母;健康教育;效果

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和整体护理的不断完善,电话回访作为一种延伸的医疗服务,能有效的加强护患沟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架起连接医院、患者的桥梁[1]。电话回访作为患者出院后的一种健康教育途径,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新生儿科,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家属护理质量及满意度[2-3]。但由于现实种种原因,有些患儿不能由父母直接进行照顾,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本研究试图通过电话回访患儿父母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比较对不同对象进行回访的效果差异。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2015.6~2015.12期间治愈(或好转)出院且回访资料完整的患儿228例。根据出院时填写的信息,将138例出院后主要由父母照顾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90例出院后主要由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其中观察组男72例,女66例,入院时日龄1~28天,平均日龄(12.47±0.72)天,出院诊断为:早产儿77例,新生儿肺炎26例,新生儿黄疸31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4例;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入院时日龄2~28天,平均日龄(12.53±0.61)天,出院诊断为:早产儿46例,新生儿肺炎19例,新生儿黄疸23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1例,腹泻病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用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设立出院患儿回访登记本

出院患儿回访登记本内容包括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出院诊断、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院时间。

1.2.2 电话回访护士选择

选择我科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主管护师,专人负责,担任回访工作。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科理论知识,娴熟的沟通交流技巧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每位回访患儿的基本情况,对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能正确解答,给予个性化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观察组的回访对象为患儿父母,对照组的回访对象为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分别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护士长负责协调和监督回访质量。

1.2.3 回访内容

了解新生儿一般情况(室内温湿度),早期教育执行情况(抚触相关知识),喂养,皮肤护理(臀部、脐部),遵医行为(按时服药、接种疫苗),复诊(黄疸及听力筛查),满意度。同时,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对家属进行详细指导,对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回访时间分别是患儿出院后1周和1个月时,特殊患儿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回访的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直接提问法,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后家属对电话回访内容的掌握情况、内心的疑问、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来综合、全面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第一次电话回访效果比较(表1)

由表2可见,第二次电话回访时,患儿健康状况明显变好,喂养、皮肤护理等问题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满意度均有提高,且观察组在新生儿一般情况,早期教育执行情况、喂养、皮肤护理、遵医行为、复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结论

3.1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的效果评价

通过电话回访,护士能对患儿实施出院后连续、动态的护理服务,能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正确的生活护理,评估早教执行情况,帮助及时发现病情,提高遵医行为及复诊率;同时,解答、指导患儿家属所提问题,掌握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本研究中,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回访,提高了家属护理质量,增加了对医院的满意度,两组电话回访效果均是第二次优于第一次,说明,对患儿家属进行主动的电话回访能提高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这与刘春玲[4]、汪浩文[5]等的研究一致。

3.2患儿出院后,不同回访对象的效果比较

本研究中,由表1可见,第一次电话回访,观察组在新生儿一般情况、早期教育执行情况、皮肤护理、复诊、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龄大,回访效果可能受知识文化水平影响,不适应新事物、不了解新方法有关(如:不会用空调及加湿器控制室温与湿度、不会抚触及脐部护理等),以及信奉某些土办法或者是迷信有关(如:认为复诊或听力筛查没有用,多余等)。而在喂养、遵医行为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由表2可知,通过第一次电话回访,提高家属护理质量,及时解答家属在生活中遇见的护理问题,第二次电话回访时,患儿健康状况明显变好,家属依从性有明显提高,观察组在新生儿早期教育执行情况,喂养,皮肤护理,遵医行为,复诊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4.结论

患儿出院后,及时、主动的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回访,给予家属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能有效提高家属护理质量,降低患儿发病率,同时能加强护患沟通,增加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但直接电话回访患儿父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对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康教育效果。所以对新生儿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能有效帮助家属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对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患儿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适应形势 锐意进取 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05-307.

[2] 唐蕾.电话回访对早产儿家庭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60.

[3] 史晓燕.电话回访在新生儿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3(22):98-99.

[4] 刘春玲,田红玲.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出院早产儿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38):74-75.

[5] 汪浩文,洪安,黄保华,周素霞.木镇地区小婴儿定期回访的指导及效果评估[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6);571-572.

论文作者:陈鸿雁,王浩,何涛,周碧琼,唐泽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出院后回访不同对象效果比较论文_陈鸿雁,王浩,何涛,周碧琼,唐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