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范博文论文_ 周政1 范博文2通讯作者

周政1 范博文2通讯作者

(1湖北省襄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湖北襄阳441000;2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黄冈438700)

【摘要】:目的:探索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修复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和纤维桩口腔修复,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率、纤维桩所需时间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均显著。

【关键词】: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中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057-01

随着口腔修复材料和口腔修复技术的双重发展,对于口腔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不断提升,早期临床上常使用拔除法治疗残冠、残根患者,其不仅不利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还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而近年来,随着可塑纤维桩的出现,其不仅可减轻患者疼痛感,还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1]。本文旨在探索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对10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纤维桩口腔修复)和对照组(金属桩口腔修复),两组患者均为50例。

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22:28,年龄23~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3±2.83)岁。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21:29,年龄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6±1.62)岁。

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和对照组口腔修复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主要遵守两个步骤,首先制作金属桩核,完成后将其固定于预备根管中,然后制作成牙冠。

观察组采用纤维桩口腔修复,包括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可根据患者缺损情况进行选择,预成纤维桩主要操作方式:(1)在完成根管预备和根面预备后,选择和根管预备钻相符合的纤维桩;(2)对患者牙体进行酸蚀清洁后,将根管中多余水分吸除,再将粘结剂均匀涂抹于纤维桩表面、根管粘连面、牙体,固化完成后,再将树脂注入根尖部至根管口内,并将纤维桩安置于根管内固化;(3)外形整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树脂进行修整。

可塑纤维桩主要操作方法为:(1)首先需完成根面预备和根管预备,彻底去除薄壁弱尖和龋坏牙体组织,尽可能保留牙体组织;(2)在完成核制作后,测量根道长度,确保模型比标记长度多出至少5厘米,在置入根管后,根据患者根和牙长轴方向、咬合关系、牙冠缺损状态调节纤维位置,保证其呈现为扇形展开;(3)光固化:初次时间为20秒,从而确保牙冠形态,待取出纤维桩后,再进行光照固化,时间为40秒,确保其稳定;(4)在患者纤维桩表面和根面进行20秒专门根内处理,使纤维桩固定于根道内,再进行光照40秒,直至树脂完全硬化;(5)在完成基牙瓷冠预备后,取膜进行试戴、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率、修复成功率、纤维桩所需时间。

成功标准:患者修复体稳固、完整,咀嚼功能恢复,无明显临床症状,无牙根折裂症状,桩核为出现松动、移位、脱落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纤维桩口腔修复的观察组患者,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若患者长时间口腔卫生差,生活习惯差,容易出现龋齿、牙周病等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牙齿缺损、牙列缺损等口腔疾病,而早期首选治疗方式为拔牙,对此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近年来,随着口腔修复技术、材料的发展,临床学者逐渐将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患者中,其不仅可保证外观美感,还可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2]。

纤维桩主要包括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两种,其中预成纤维桩属于保存牙根和保存桩冠的新型修复材料,其不仅可加强患者牙根强度,还可保持患者外感美观,与周围正常牙体组织起到粘连功效,从而降低折断率,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恢复其咀嚼功能,而可塑纤维桩具有较强弹性,与牙本质相似,其可保护根尖,避免因外力而出现折断或疲劳性脱落现象,同时其相容性较高,可达到稳定效果[3]。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100.00%)、患者满意率(98.00%)、纤维桩所需时间(67.86±10.61)min/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而言之,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均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虎,郭建青,张献芳等.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13,36(12):61-63.

[2]刘建,张忠杰.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452-1455.

[3]王婷.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74(6):6-7,8.

论文作者: 周政1 范博文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范博文论文_ 周政1 范博文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