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张 飞

刍议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张 飞

张 飞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 256620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剧烈变革、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已逐渐深入人心,而代表能力发展最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此,笔者谈谈自身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环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调整最佳的良好心理状态奠定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在介绍“生物的进化”时,讲到鸡的祖先是原生野鸡时,有些学生会问:“原鸡的祖先是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介绍“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我的上眼皮是一个单、一个双?”“我的曾祖父、父亲都是秃顶,而祖父却没有秃顶,为什么?”……这些问题书本上找不到答案,却又与书本知识有关联,此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结合已学知识互相探讨一番,或者先将问题带回家思考,下堂课再来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才将问题与理论有机结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由此还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发掘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我在教学高中必修模块2第3章第1节“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得“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认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里邀游,正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双方的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恩格斯曾经说过:“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们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就充分肯定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经典实验挑战,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变换条件,大胆设计。如“观察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情况”实验,按教材的方法操作,常遇到小鱼跳动的现象,令学生不知所措。怎么办呢?书中又没有秘诀,此时,我鼓励学生,只要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你们想什么办法都行。一鼓动,学生的胆子就大多了,有的学生干脆将鱼的尾鳍用解剖刀割下,有的将小鱼折腾得快死了再观察,有的学生很聪明,先将尾鳍沾上少许水分,然后用手按着直接放在通光孔上观察,由于鳍上有水,因此伸展度很好,血流明显,观察效果颇佳。通过实验,学生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抓住创新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抓住了培养未来人才的牛鼻子,就一定会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论文作者:张 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刍议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张 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