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60例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梅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60例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梅

林玉梅(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58-01【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4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治疗,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实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切除息肉,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3.4d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鼻息肉手术中有显著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临床护理胃息肉是一种有着较高发病率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多发于胃底、胃体。若不及时治疗,会持续恶化为胃癌[1]。现阶段,高频电凝电切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胃息肉切除治疗中,公认可取代传统手术治疗[2]。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60例胃息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4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35.75岁[息肉直径在0.2.0.5cm之间;52例单发息肉,8例多发息肉;病理分型:22例增生性息肉,16例胃底腺息肉,10例炎性纤维性息肉,6例瘤样息肉,6例腺瘤;息肉部位:44例胃窦部,5例胃体部,4例胃底部,2例贲门下,5例幽门前。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大部分胃息肉患者对病情、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治疗等缺乏必要的认识,极易产生不安、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护士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认真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消除其紧张、恐惧感。还应深入了解患者具体病情,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需求进行心理护理。

一般准备:协助做好术前检查准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出凝血时间、心电图、X线片等。叮嘱胃息肉患者术前8h禁止饮水,术前一天进流质饮食,术前12h禁止进食。手术当天不要佩戴金属饰品或物品,预防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灼伤。针对合并不同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治疗,以便严格掌握降血压、降血糖、控制肺部感染等。协助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选择性能良好的电子胃镜、高频电发生仪、心电监护设备。做好手术附件准备,包括圈套器、热火检钳、金属钛夹、五爪钳。另备数支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及各类抢救药物。④术前用药:术前15.30min给予患者20mg丁溴东莨胆碱注射液肌肉注射,术前5.10min给予患者0.2g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口服,麻醉上消化道,降低胃蠕动频率,以便进行手术。1.2.2术中护理安置体位:取左侧屈膝卧位,固定好口垫,叮嘱患者放松,确保电极板及导线连接正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功率,选择合适的套圈器。

配合术者内镜下操作:协助术者电灼息肉,并确保电灼在黏膜平面内,避免出现术后溃疡、穿孔,影响患者愈合。协助术者将套圈器套在带蒂息肉的息肉距离基底部大约0.5cm,并逐渐收圈,切忌用力过大,前后给予电凝和电切,整个工过程要保证缓慢、轻柔。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还应在术后及时对患者紧张心理进行疏导,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叮嘱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心率、面色、神志变化,及时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进镜困难、无法忍受时,应暂停操作。1.2.3术后护理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针对息肉直径在0.5.1.0cm以下的患者应要求卧床6.8h,术后6h禁食水;针对无蒂息肉直径在1.0cm以上的患者应要求卧床2.3d,禁食24.48h,若无异常表现可进流质饮食2.3d,并逐渐取代以半流质饮食及软食,4周后用普食。叮嘱所有患者在术后2h之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出现胃内电灼创面焦痂过早脱落而造成出血。术后72h内加强对患者呕新鲜血液与否、排黑便与否、腹部自觉疼痛与否等的观察,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及时汇报给医师,做出相应处理。1.2.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叮嘱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随诊计划通知,若随诊内镜检查出现新生息肉,应再次内镜下切除病变。2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切除息肉,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3.4d均痊愈出院。3讨论现阶段,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方法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患者的青睐[3]。本研究对我院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60例胃息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术前用药等。术中密切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并及时对患者紧张心理进行疏导。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安排其卧床休息时间及饮食护理,并实施出院健康指导等。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顺利切除息肉,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治疗成功率为100%,术后3.4d均痊愈出院,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从护理中体会到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精湛的内镜下操作诊治技术,还要求医护人员有着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地对患者病情全过程进行观察,对胃息肉患者护理措施认真落实、严格执行,积极配合术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操作应该轻柔、平稳、熟练、准确,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提升治疗成功率。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出现并发症。出院时应做好随访计划及健康指导,这才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对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鼻息肉手术中有显著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张玉秀,马长华,司红英.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35例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2):3049.3050.[2]王桂荣,黄海今,刘秀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胃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70.671.[3]罗华,王黎明,王小华.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4,(26):70.72.

论文作者:林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0

标签:;  ;  ;  ;  ;  ;  ;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60例护理体会论文_林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