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与《新疆图志·名宦》异文比较研究论文

《新唐书·列传》与《新疆图志·名宦》异文比较研究论文

《新唐书·列传》与《新疆图志·名宦》异文比较研究

陈 丹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清末《新疆图志·名宦》中的唐朝史料主要取材于《新唐书》。通过比较两书中的同义史料,发现以下差异。本文认为,《新疆图志·名宦》所引的《新唐书·列传》的异文主要表现在字词异文、词汇复音化、“所”字结构、史料补充、改写五个方面,从中亦可窥见中古至近古时期汉语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新唐书》;《新疆图志》;异文

异文即指古书在不同版本、注本或在其他典籍中被引述时,同一段落或文句中所存在的字句之异,此外并包括相关著作中对于相同的人、事、物作叙述时产生的异辞。[1](P11)对比《新疆图志·名宦》与《新唐书·列传》,发现《新疆图志》大量借鉴了《新唐书》中的相关史料,部分内容为《新唐书》的直接引用,然而为保持语言风格,还是将语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本文基于两者同一史料进行异文研究,力图了解两者的语言差异与变化规律。

以上论述表明:隐转喻是一种隐喻套转喻的认知方式,体现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运行机制的密切互动。下文我们将根据这一认知方式来具体分析《乡愁》主题的建构。

一、字词异文

在字词方面,《新疆图志》常以一个同义或形近的字词来替换《新唐书》中某些字词,字的异文主要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词主要是采用同义词替换的方式。

(一)字的异文。

1.古今字。

2013年,是安徽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省水利系统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各项水利事业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再创新高,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1)驭、御

孝恪推诚抚御[2](P4132)《新唐书·列传》

孝恪推诚抚驭[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工程所在地区基准路面结构温度调整系数为0.92,计算得到温度调整系数kT2为0.94。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疲劳开裂模型参数a=13.24,b=12.52。弯拉强度为1.8MPa。

“驭、御”意思是把控马头,引申为掌握统治,《说文》说:御,使马也。《广韵》云:驭,使马也,古文御。驭、御同义。

2.异体字

研究一的主要目的是初步验证假设H1,即同异步沟通对心流体验的差异影响。本文选择某网络视频网站中的网络用户作为样本,共69名被试参与了实验,其中男性39名,女性30名。

(1)踰、逾

自碣石逾四镇[2](P4150)《新唐书·列传》

②非线性层:我们在输入层与LSTM隐藏层中间加入了非线性激活层,目的是引入更多的非线性特征,从而更好的反映数据的变化规律。该层的输出可表示为:

自碣石踰四镇[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中:踰,越也。从足俞声。逾,进也。从辵俞声。《周书》曰:“无敢昬逾。”踰、逾同义,皆为超过的意思。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是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复音词逐渐取代单音词而占据词汇系统优势地位的演化过程。[4](P2-3)词汇的复音化自上古初见端倪,中古时期迅猛发展,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进程空前加快,近古时期在其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复音词,复音词的出现与发展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也是单音词变化的必然趋势。

峌为山形,古同嵽。《说文》:咥,大笑也。从口至声。《诗经》有“咥其笑矣”。曳咥河为古河名,峌、咥形符相同,但意义相差甚远。可能为摘录时的错字。

虏馈金,固辞[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馈,饷也,从食贵声。《说文注》中有:遗,亡也,失也,赠也。馈、遗都有赠送的意思。

(3)赀、资

虏亡酋长,相率丐降,请悉军中所资赎同俄死[2](P4543)

《新唐书·列传》

虏相率丐降,请悉赀赎同俄死[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赀,小罚以财自赎也。从贝此声。《说文注》:赀字本义如是。引伸为凡财货之称。资,《说文》云货也。从贝,次声。本义为钱财。“赀”同“资”。

(4)第、弟

仙芝密令元庆曰:“若酋领逃者,弟出诏书呼之,赐以绘彩,至,皆缚以待我。”[2](P4577)《新唐书·列传》

密谕之曰:“右酋领洮北,第出诏书呼之,赐之绘彩,至则缚以待我。”[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中:第,韦束之次弟也。《说文注》:诗正义引说文有第字。弟,古同“第”,次序。

3.通假字。

(1)修、脩

由是脩亭障[2](P4138)《新唐书·列传》

于是修亭障[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脩,脯也。本义为肉干。脩假借为“修”,表示兴建、兴修。《左传》记载有:郑人脩城。修、脩都有兴建的意思。

目前,工程上考虑分析成本因素,一般都将风载荷造成的疲劳损伤与波浪造成的疲劳损伤分开计算,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这样得到的结果偏于安全。本文重点讨论由波浪载荷对风机基础造成的疲劳损伤。

(2)服、伏

虏伏其清,今犹慕思[2](P4421)《新唐书·列传》

虏服其清,今犹思慕[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一杭想在楼下一个早餐点前喝碗豆浆,却见两个戴墨镜的男子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边偷偷地看他,见一杭有所察觉,立即低下头吃东西。一杭的心提了起来,范坚强不会在路上对我下手吧?他迅速走过去,到前面一家早餐店买了两根油条,边走边回头,那两个人似乎并没有再注意他。一杭这才放下心来,看来是自己太多疑了,弄得草木皆兵。

《说文》:司也,从人从犬,本义为伺机行猎,也可通“服”,义为屈服,顺从。如《史记》中的: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在该句中可译为佩服、臣服。“思慕”为怀念、仰慕,“慕思”是向往思念,两者词义相同,可以互为转换。

(3)纔、裁

私厩裁二马[2](P4580)《新唐书·列传》

私厩纔二马[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裁,字从衣,从土戈,“土戈”亦声。《说文》曰:衣也。又通纔。例如《前汉·功臣传》中有“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和改进灰狼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在初步定位阶段提出了一种定位数学模型,实现对未知节点的初步定位估计;在精确定位阶段用具有较强平衡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能力的灰狼优化算法进行寻优定位。本文中灰狼算法的初始化搜索种群是初步定位估计值,缩小了可行解空间,减小了计算量,同时加快了收敛速度;并将收敛因子a非线性化,更符合实际优化搜索过程,能动态平衡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一些已有定位算法,有效提高了定位精度,同等条件下,降低了网络成本,节省能耗,可延长网络寿命,并且具有对测距误差鲁棒性强的优点。

4.讹误。比如:峌、咥

进至曳咥河[2](P4137)《新唐书·列传》

将兵征贺鲁至曳峌河[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虏以金遗暹,暹固辞[2](P4420)《新唐书·列传》

(二)词的异文。

焉,《说文》云焉鳥,黃色,出於江淮。在该句中,“焉”为助词,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语气助词的使用增强作品的口语风格。

1.仓皇、仓卒

海金沙属于东海龙宫镇宫之宝,东海龙君自不会拱手送给天南星妖。眼看一场恶战在即,我催促墨颜赶紧随我去往东海。

仓卒不知所出[2](P487)《新唐书·列传》

而使人趣召都支仓皇诣营谒(P1739)《新疆图志·名宦》

仓皇为慌张的意思;仓卒指匆忙急迫。两词都是行为动作描写,且意义相同,因而可互为替换。

2.竞观、纵观

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韩昱:癫痫病人不需要特殊饮食,但应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保证合理的营养。饮食方面需注意如下几点:

图5是对于目标作径向运动时的提取距离历史。此时距离历史是由4段斜率相近的折线构成,说明目标运动速度变化一致,与实际运动状态相符。从图中可以分析,目标在6.25 s左右时间里向雷达靠近,而后远离雷达。目标在运动期间,3种算法对于大部分的路径反演性能较好。但是目标转身反向时脉冲对消法在目标转身处的轨迹出现丢失。这是因为脉冲对消法属于高阶算法,目标在转身时处于短暂静止的状态,此时刻的目标回波被该算法当成了静态背景滤去。

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2](P4135)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舒展说,《必由之路》从历史之约、关键抉择、伟大跨越、力量之源、立国之本等脉络,展现中华大地发生的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凸显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彰显了“四个自信”。

《新唐书·列传》

胡虏竞观,莫测方略[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解释:竞,逐也。也有小心谨慎之义。如:竞竞,是小心谨慎的样子;竞谨是小心慎重。竞观则可以理解为小心谨慎地观察。纵观义为放眼观察形势等,该句中可翻译为放眼全面观察碎叶城。

旌节入玉门,去凉州八百里,居民争具壶浆欢迎焉[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3.为、擢

苏烈,字定方,擢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2](P4137)

《新唐书·列传》

苏定方,显庆二年(657),为伊丽道大总管[3](P1739)

《新疆图志·名宦》

同样是升迁官职,《新疆图志》使用“为”,而《新唐书》就选用书面语“擢”。据统计,在《新疆图志·名宦》中,唐代官职升迁用动词“为”字共12次,如“裴行俭,字守约,闻喜人,为安西都护”、“苏定方,显庆二年(657),为伊丽道大总管”、“睿宗立召为太仆卿”等。其他的有“拜、官至、封、迁、累官、赐”等共八次,用“为”的占绝大多数。在《新唐书》中,用词则甚为丰富,以“拜、封、赐、为、加、代、摄、持、擢、兼、同、金、假、授、改、迁累”等词进行交替,次数使用相差不大。

4.羁属、附

故西北二十馀国皆羁属吐蕃[2](P4576)《新唐书·列传》

旌节下玉门关,去凉州犹八百里,城中争具壶浆欢迎[2](P4365)《新唐书·列传》

《新疆图志·名宦》

羁属为羁縻从属。“附”在句中可翻译为依附、附属,两词意义相近,羁属属于书面用语。“附”的词义浅显明白,口语色彩较强。

5.蹊隧、道路;胔、骸

由是脩亭障,列蹊隧,定强畛,问疾收胔[2](P4138)

《新唐书·列传》

于是修亭障,通道路,定疆界,问疾收骸[3](P1738)

《新疆图志·名宦》

“脩”表示修建,“蹊隧”是小路,“畛”为界限,“胔”为带有腐肉的尸骨,《新唐书》中使用“脩、蹊隧、畛、胔”等书面色彩强烈的词语,在《新疆图志》中则改用为“修、道路、疆界、骸”等较为通俗易懂的词语。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

1.死、毙

我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评价 ………………………… 赵明琴等(10):1412

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2](P4362)

《新唐书·列传》

乌质勒以老迈,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毙[3](P1739)

《新疆图志·名宦》

同样是死亡之义,《新唐书》直接使用口语词“死”,而《新疆图志》却改为了较有书面性质的“毙”。

2.焉

天宝六年,小勃律及旁近二十余国皆附吐蕃[3](P1739)

《新唐书》文字精炼,文学性强,用词更为典雅。《新疆图志》通俗词汇使用较多。例如: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语,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种。《新疆图志》多用通俗性词语,而《新唐书》则力求文雅,规避俗语,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

二、词汇的复音化

(2)馈、遗

1.绵—袤绵

其间绵地几万里[2](P4150)《新唐书·列传》

袤绵万余里[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云:南北曰袤,东西曰广。绵本义丝绵,引申为接连不断,袤绵可翻译为广阔接连不断的土地。

2.杂—杂处

其地高昌旧都,流徙罪人与镇兵杂,限以沙碛,隔绝中国,孝恪推诚抚御,尽得其欢心[2](P4132)《新唐书·列传》

所治高昌旧都,流徙罪人与镇兵杂处,孝恪推诚抚驭,军民悦服[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杂”表示状态,“处”表示方式,“杂处”在《新疆图志》中复音化,中心语素为“处”,“杂”是作为修饰存在的。“悦服”为高兴、顺服的意思,展现了郭孝恪治理下军、民的心理状态。

3.侵—陵侵

乌质勒之将阙啜忠节与娑葛交怨,屡相侵[2](P4363)

《新唐书·列传》

与其父旧将阙啜忠节相陵侵[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陵”古同“凌”,作侵扰欺辱之义。《礼记·乐记》:“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陵侵”两语素皆有欺辱侵犯的意思,共同构成联合式的词语,语义更为精确。

4.使—寄身

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2](P4421)《新唐书·列传》

左右曰:“君寄身异域,不宜逆其情。”[3](P1739)

《新疆图志·名宦》

“使”谓之出使,“寄身”可翻译为栖身、托身。在意义上能联系在一起。

5.徙—迁拜

徙方翼庭州刺史[2](P4135)《新唐书·列传》

迁拜庭州刺史[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说文注》:迁,登也,从辵,千声。迁拜为官职升迁。《说文》:徙,从辵,止声,迻也。“迁拜”与“徙”为同义词。

6.击—击却

王叛归欲谷设可汗,孝恪请击之[2](P4132)《新唐书·列传》

西突厥咄陆可汗寇伊州,以轻骑二千击却之[3](P1738)

《新疆图志·名宦》

“击”表示攻打的行为,到《新疆图志》中变为“击却”,表示攻打的结果,“击却”两语素连用形成联合结构的复音词。

语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其中词汇最是敏感,新事物的出现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催生着新词汇。汉语词汇由单音走向复音,使语言的表达更为精确细腻。

三、“所”字结构的变化

(一)“所+动词”。

“所”字用在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新唐书·列传》中共5例,《新疆图志·名宦》中共1例

1.诏以所虏焉耆生口七百还焉耆王[2](P4132)《新唐书·列传》

2.请悉军中所资赎同俄死[2](P4543)《新唐书·列传》

3.仓卒不知所出[2](P4087)《新唐书·列传》

4.先遣其所亲问安否[2](P4086)《新唐书·列传》

5.劫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2](P4138)

《新唐书·列传》

6.所治高昌旧都[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新唐书·列传》中,例1“所”加动词“虏”,形成“所”字结构,引出动作实施的方式,有意念上表示被动的意思。例2“所”加动词“出”,引出动作的方向。例3和例4中,“所亲、所部”组成名词性短语,谓之亲近的朋友、亲人,管辖的部队。《新疆图志·名宦》例5 中“所”加动词“治”,构成“所+动词”式,表示动作实施的对象。

(二)“为......所......”句式。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新唐书·列传》中有1例,《新疆图志·名宦》有3例:

1.其王为吐蕃所诱[2](P4576)《新唐书·列传》

2.凡为虏所掠者,悉纵之还[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3.为夷夏所乐云[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4.时勃律为吐蕃所困[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为......所”结构在《新疆图志·名宦》也是较为常用的被动句式,它最早的萌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汉代以后繁荣发展,并且作为一种被动式沿用至今,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新唐书》中“所”后的动词主要表示两种语义[5](P37),即为表示动作的处置对象、动作的行为方式。在6个例句中,“请悉军中所资赎同俄死”“仓卒不知所出”“先遣其所亲问安否”“其王为吐蕃所诱”四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方式,“诏以所虏焉耆生口七百还焉耆王”“劫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表示动作的处置对象。《新疆图志·名宦》中“所”字结构的动词有表示动作的处置对象、动作的行为方式以及动作行为相关的事三种意思,“所治高昌旧都”“凡爲虏所掠者,悉纵之还”中的“所”字结构表示动作的处置对象,“时勃律为吐蕃所困”中表示动作的行为方式,“为夷夏所乐云”中表示动作行为相关之事。

四、补充

《新疆图志》对《新唐书》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但对细节部分也进行了补充,使事件描述更为准确、客观。

(一)具体时间。

1.会思结阙俟斤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硃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2](P4138)《新唐书·列传》

四年,贺鲁部悉结阙都曼叛,连疏勒、朱俱波等国寇边[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2.会安西都护张孝嵩迁太原尹,或言暹往使安西[2](P4421)

《新唐书·列传》

十二年,安西都护阙,或言暹往使安西[3](P1739)

《新疆图志·名宦》

例1是对西域战事的记录,《新疆图志》较之《新唐书》,补充了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例2 记载亦是如此,增补了“十二年”。时间的精确增添了史料的真实感,体现了语言的客观性。

(二)事件发展。

1.贺鲁走石国,弥射子元爽以兵与嗣业会,缚贺鲁以还。[2](P4138)《新唐书·列传》

命副将萧嗣业追贺鲁,获之,以其地置昆仑、蒙池二都督府。[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例1补充了苏定方平叛突厥后,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所实行的管辖政策。语言简洁凝练,史料真实可靠。

2.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2](P4362)《新唐书·列传》

西突厥酋乌质勒款塞愿和,而意存叵测,元振即其帐中与计事。[3](P1739)《新疆图志·名宦》

例2 讲述了西突厥议和,郭元振雪中冻死突厥人之事,《新疆图志》增补了“而意存叵测”五个字,为郭元振的行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简述了事情的缘由。

《新疆图志》虽然对《新唐书》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和改写,但在简写时参考了大量史料,并且尽可能地对一切记录在案的资料进行核查,以确保每一个人物的事迹记载明了。在语言精简凝练的基础上,展现了唐代将领为保卫新疆、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巨大贡献。

五、改写

《新唐书》为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加入了直观的语言和情境刻画。《新疆图志》作为一部方志,受到体例和篇幅的限制,引用《新唐书》史料时必然要进行改写。其改写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所引对白改为叙事描写,句子结构、内容基本不变,只增减个别字词。如:

1.至西州,诸蕃郊迎,行俭召豪杰千余人自随。扬言“大热,未可以进,宜驻军须秋”。都支觇知之,不设备。[2](P4086)

《新唐书·列传》

至西州,召豪杰千余人自随,扬言暑热,未可进,虏遂不设备。[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例1 中,将“未可进”的原因转述为暑热两字,并把句中过于深奥的“觇知”删除,句子改写为“虏遂不设备”,使句意不变而内容简化、通俗易懂。

一种是将环境和对话描写进行删减,并根据需要重新整合,选择性融合部分内容,保留事件的发展始末,以概述史实。

2.会大雪,吏请少休,定方曰:“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方贺鲁将畋,定方纵击,破其牙下数万人,悉归所部。贺鲁走石国,弥射子元爽以兵与嗣业会,缚贺鲁以还。[2](P4138)《新唐书·列传》

贺鲁与数百骑西走,定方冒雪急进,逼其牙帐,纵兵奋击,俘、斩又数万,贺鲁走石国。[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3.行俭徐召四镇酋长,伪约畋,谓曰:“吾念此乐未始忘,孰能从吾猎者?” 于是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勒部伍。数日,倍道而进,去都支帐十余里,先遣其所亲问安否,外若闲暇,非讨袭者。又使入趣召都支。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2](P4086-4087)《新唐书·列传》

行俭阴勒部伍倍道急驰,而使人趣召都支仓皇诣营谒,遂擒之。[3](P1738)《新疆图志·名宦》

例2中,《新唐书》对裴行检劝谏皇帝安抚吐蕃进行细节描写,但在《新疆图志》中,在不改变原义的基础上,则将此尽数删除,在后文以“行俭谓可计取”六字一带而过。例3中,《新疆图志》将引述的112个字处理为25个字,省去其中的具体描写,着力于事件的结果,事件简洁明了。

参考文献:

[1]英秀华.《册府元龟》中的《三国志》异文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4.

[2][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132.

[3][清]王树枏等纂修,朱玉麒等整理.新疆图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738.

[4]邱冰.中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多视角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

[5]陈昌琳.古代汉语“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比较试析[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5):37.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ation in New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andXinjiang Graphical Records-Military System Records

Chen Da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00)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ang Dynasty in Xinjiang Graphical Records-Military System Record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New Tang Book.By comparing the synonymous historical data in the two books,we find the following differences.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variants of New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cited in Xinjiang Graphical Records-Military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variant words,polyphonic vocabulary,structure of "Suo",historical supplement and rewriting,from which we can se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Near Ancient Ages.

Key words: New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Xinjiang Graphical Records-Military System Records; variation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438(2019)11-0083-05

收稿日期: 2019-08-28

作者简介: 陈丹(1993-),女,四川广安人,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古典文献学。

[责任编辑 靳开宇]

标签:;  ;  ;  ;  

《新唐书·列传》与《新疆图志·名宦》异文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