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赵丽萍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赵丽萍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66700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将音乐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内容。无论是必修模块还是选择性必修模块,都是为了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每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完整,又相互关联,供全体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从中选择修习。

个人认为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相关模块圆融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既可以通过鉴赏和演唱优秀声乐作品,激发歌唱兴趣,学习歌唱方法,积累歌唱经验,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声乐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又可以在合唱实践中培养集体歌唱的表现能力,增强艺术表演活动中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协调的团队意识,而且无论是歌唱还是合唱都避免不了对学生进行识读乐谱能力的培养。

如何将歌唱模块与合唱模块以及视唱练耳模块相结合,让那些喜欢歌唱、热爱歌唱的同学们在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中,真正享受到音乐表现的乐趣,提高自己音乐表现能力,是值得我们音乐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的教学准备是组织好歌唱教学的前提

教学是一个目的性、计划性、连续性很强的活动,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准备包括好多方面,比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准备,这里结合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主要谈两点。

1.教学环境的准备

准备一个专用音乐教室,教室里除了有多媒体之外最好配备有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一套K歌音响设备,最好还有一个类似于舞台感觉的讲台。

2.面向全体学生,做好选课的准备

开课之前,要让学生对我们所开设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有所了解,提前做好选课准备,对于选择歌唱模块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目标定位明确,关注能力培养

新《课标》中对歌唱模块、合唱模块以及视唱练耳模块的教学目标都有了新的定位。教学不再是传统歌唱教学中的重知识、轻能力,而是在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鉴赏歌曲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认识能力增强,对新事物敏感,接受快,思想活跃,爱赶时髦,喜欢追逐潮流,但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听听学生们平日里听的歌、唱的歌,有几首是和爱情完全脱钩的?更有些歌者在舞台上要么歇斯底里,要么无病呻吟,而我们的学生却迷恋地将其视为偶像;相反,一些经典的声乐作品,学生却嗤之以鼻。因此在我们的歌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做出中肯的评价。

2.表现歌曲的能力

歌唱时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育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经。

(1)在独唱中释放个性

在歌唱艺术中人声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人声有别,嗓音各殊,即使同是女高音,有的柔和明亮,有的高亢浑厚,有的清脆精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教学中我们就从带领学生了解歌唱的器官开始,从学生在生物课中学到的横膈膜的知识讲起,让学生了解歌唱的器官以及横膈膜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让学生在“人心感于物而动,声音动于心而发”的声情结合中释放个性,找到自尊自信,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健康成长。

(2)在重唱中学会合作

重唱比独唱的艺术性更强,更能丰富地表现音乐艺术的和声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重唱伙伴,鼓励学生参与重唱,在重唱中锻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音准,音色的把握能力。同时在与其他声部默契配合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与整体的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进行重唱的教学时,我们除了进行单声部的发声训练外还进行了多声部的发声训练,从开始的两个声部,逐渐地加到三个声部,四个声部。在进行多声部的发声训练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到其他的声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控制的均衡和谐的歌唱;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重唱声音的辨别,不同音色的声音要溶在一起,音色统一,不需要有个性的歌唱家。当老师在给某一个声部做调整时,要求其他声部注意认真听,并能说出声音变化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会辨别声音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在合唱中学会凝聚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是人声艺术表达形式的最高境界,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艺术是人声的集中表达形式,其精髓就在于和谐统一,在合唱队里只有我们,而没有我。因此在我们的歌唱课上,排练一定数量的合唱作品对于增加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培养学生互相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的能力,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这里说一说关于合唱曲目的选择,我们一般是从简单的二声部开始,演唱形式上从轮唱开始。比如这个学年,我们是从《两只老虎》的二部轮唱开始的,其实还可以用其他的学生感兴趣的都会的歌曲做二部轮唱,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声部间合作的重要性和合唱与独唱相比的不同魅力。然后可以进行“齐步走式”的二声部合唱。比如我们排练用的《送别》,分声部时两个声部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之后再进行稍难的“接力式”二声部合唱,比如我们排练用的《梦中的卓玛》。这样由易到难,逐层推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慢慢懂得互相倾听,有控制地歌唱,从而达到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

3.排练歌曲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所学终究是为了能有所用,这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歌唱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排练过程中注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排练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要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歌曲表现的自主排练的能力。尤其是合唱曲的排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和体验,了解分声部排练和合排、精排各个过程的先后顺序,任务以及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的歌曲排练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识读乐谱的能力

通过我们的了解,除了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学生是通过乐谱学唱歌的,甚至有的学生看着1234567和do re mi fa sol la si 都对不上号。学生如果学会了看乐谱在以后加入合唱排练时,就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们就决定给学生讲点乐谱知识,因为课时所限我们选择了简谱。但是,这样的课上不好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趣,所以我们就自己动手编排了一点识谱的资料,从认识简单的音符,节奏开始,到学会数拍子,再到学生熟悉的儿歌视唱,由易到难,按照我们自己编写的乐谱资料,进行识谱学习,实践证明学生的学唱兴趣还是很高的。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给学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学习一首新歌,必须先唱乐谱。

三、搭建展示舞台,放飞学生心中梦想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

现在的高中学生一方面非常想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赏识,另一方面,又有些胆怯,怕表现不好会丢面子。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会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举办不同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比如,我们会利用一节课举办一个小小的演唱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自己的歌唱梦想。还记得有一位男同学,在一节课的演唱会后,用手抚摸着麦克,恋恋不舍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用麦克唱歌,老师,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活动吗?”除此之外,利用好校园文化节,搭建一个外化舞台,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歌唱实践能力。

论文作者:赵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_赵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