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赵文龙,贺苗

浅谈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赵文龙,贺苗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250

摘要:经济建设的加快对我国的道路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便利的交通运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枢纽,对我国贸易的往来有重要的影响。在道路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施工的质量。道路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本文就在道路工程施工中一些常见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并相应提出些防治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防治措施

1 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1.1 路基的夯实效果

路基的稳定和强度是保障路面稳定和强度的基础。软土地基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强度低等特点,所以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来加固处理,才能使路基的稳定性得到保证。路基若不经压实,就好比路面结构铺筑在有较大的空隙的软土基上,通过雨水等水分的渗透以及冬季春季的水分蓄积,进而大量水分进入软土基中,导致路基稳定性下降,路面结构得不到有力支撑,路面会发生早期的扭曲破坏。

在土路床的修整上,如果未做好土路床工序,含水分过大或软土基等土质不佳的土层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直接当做结构层置于上面,“弹簧”现象反射上来,就会引起结构层大片返工。结构层的设计厚度也一定要均匀,否则容易出现过薄的部位提前断裂。若土路床的水平得不到控制,在压实过程中,不能与碾轮充分接触的凹凸地面,就会出现疙瘩或坑,导致突起处密实度高,低洼处密实度低,进而造成路面的结构层强度不均匀。

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生断裂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压实严重不够要求,路堤发生大面积的沉降,从而使得混凝土路面板底部悬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压力过大,路面板内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承受强度而出现贯通水泥混凝土面板整层的不规则的纵向、横向甚至交叉连续的断裂、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因此被破坏为两块或两块以上,路面结构失去完整性。

1.3早期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路面受损中最常见的就是塌陷,在填挖交界处和挖方段较多 发,其特征是波及的路面结构层次深以及面积较大。如果路基强度不均匀或强度不够,便不足以长期承载车辆之重而致塌陷。由于排水不利引起水分过大也会使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局部路面塌陷。若路面强度不能承受日益增多的行驶车辆,也会导致路面发生疲劳性破坏。

修建沥青路面后,均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大大小小裂缝,如当地气候因素、路基的强度、沥青的档次、调制的沥青混合料等。早期裂缝对路面影响较小,如果不及时修复,路面渗入的雨水就会降低路面的强度,以致不能承受车辆载重,使沥青路面的结构性遭到破坏。沥青路面在反复经受水分、交通载重和温度膨缩的作用下,集料与沥青界面被水浸入,沥青膜由于水动力的作用逐渐地从集料表面分离,使集料之间丧失粘结力而破坏路面。土基、材料、施工、车辆超载等原因均会使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

2 应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

2.1 对路基的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必须向施工工人作好技术上的培训,依照路床工序的要求,以控制平整度(10mm)、中线高程(+20mm)、横断高程(+20mm,且横坡≤+0.3%)为标准,在 0~30cm 范围以内控制挖方路段路床的向下距离,在 0~80cm 的范围以内控制填方路段路床的向下距离,重型压实标准的 95%在压实度上必须要达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施工地段土地基较软,就想办法来提高土基的强度,降低土基的可压缩性。对地基的软土层较薄的路段可以直接换成砂土,添加碎石粒。但需要取出填土中的大石块,并取出或打碎大于 10cm 的硬土块。为使软土层得到更好加固,提高到合适的强度,也可在软土层的孔隙之中添加或掺上凝胶材料,以此来加强土颗粒之间的结合,达到目的。另外,路基的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范围内,为了达到最佳的碾压效果,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机械与填料方法在实验路段来进行试验,使施工组织和机械配套在压实各种不同的路基时能够以最适合的标准来选用。

2.2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在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认真考虑荷载对路面的影响。为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起到最好的支撑稳固作用,在选用基层材料种类方面,一定要结合当地的交通情况及气候特点来选定。如果施工地段为雨水较多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最好在路基基层下设置一定厚度小砂石结构层以便水分渗透排出。寒冷地区除了考虑设计排 水外还应设计好防冻垫层。

对原材料选择要合理,设计高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前提是对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在于科学并准确地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并且配制出性质均匀、稳定的混凝土。施工时最好断交,若有特殊情况时,必须要保证施工处便道平整,避免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振动造成初凝期的混凝土板板体断裂。

应及时修复路面的裂缝及早期的病害,阻止破坏的进展;道路的排水系统一定要完善,必须要重视并养护路面排水系统,为了避免积水通过裂缝对破坏路面,一定还要经常疏通排除积水。对混凝土路面的硬物如碎石要及时清扫,避免在车轮的反复碾压过程中破坏路面产生麻面。

2.3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提前调查好地形复杂地段。填筑路基时只有采用合格的填料来加固好地基,确保路基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并稳定路面基础,才能防止发生局部的下沉塌陷。半刚性材料具有对温湿度膨缩系数小、抗拉力强度大及抗冲刷性能好的特点,非常适合用做基层材料。

沥青面层选用具有较大针入度的沥青,但是稳定度一定要满足要求。选用温度敏感性低、延展度好、含蜡量少的优质沥青可以降低沥青面层本身因为低温而发生收缩产生裂缝的几率,还必须要按照合理配合比来配置沥青混合料。调配优良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及控制好沥青用量,均可使裂缝减少。

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保证压实度达标合格。半刚性基层对含水量要求很高,因此要严格控制施工压实时的含水量。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适合标准。在保证不会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前提下,为防止其裂缝波及表面层必须要及时养生。养生完毕后,要马上喷洒透层油,并加紧沥青面层的铺筑。

严格的执行养护管理程序,保障路面清洁,排水性一定得到要保证。并科学及时的处理裂缝,制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3 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工人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做好工作,针对易出现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环节应采取认真的态度。保证施工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人力及资金的浪费。因为道路工程施工一次性投资大,出现病害后修复难度高,所以对施工质量有很高要求,这也正是对具体问题采取防治措施的目的。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制定防治措施,才能使我国在道路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冀蓉,王红,陆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 今日科苑,2010.

[2]李建荣,蔡小辉.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解决措施[J].中国农村水 利水电,2012.

[4]李庆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 化,2013.

论文作者:赵文龙,贺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浅谈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论文_赵文龙,贺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