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_田润

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_田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71006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方法:选取20名专家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本次实验,对专家询问专业知识,并且询问次数为两次,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予以构建。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分为两方面,即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一级指标的具体参数规格为七个,二级指标的具体参数规格为三十五个。在此基础上指标重要性评分最大为4.88分,重要性评分的最小为3.79分;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权重系数最大为0.029,权重系数最小为0.021。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能够提高护理的可信度,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护理 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

通常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具有患病比较严重、情况比较危机、死亡率较高等特点,并且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治疗仪器较多、护理操作风险较大,一旦出现任何操作纰漏都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本文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护理风险评估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现将具体实验研究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选取某地区不同医院的20名专家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体系相关问题的询问。20名专家的临床经验均大于十年,护理专业操作能力过硬、职业道德素养较高,并且对于本次实验所有专家及院领导均知晓,并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在进行专家询问之前,本次实验首先要确立课题小组,主要由护理教育者、护师、管理者或者研究生等组成,根据课题人员不同的实验操作能力将课题小组的每人课题任务予以分类。课题任务通常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编制工作、以及研究项目的资料查阅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有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等。课题小组成员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基本设定,一共设置42个指标,其中包括一级指标有七个,二级指标有三十五个[2]。

将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针对20名专家采取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相关专业问题的询问研究。通常情况下,询问的内容为三方面[3],首先第一方面是基本调查询问,主要是专家的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工作职责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比较重要的第二方面即为专家的权威程度,其中又包括四小点,即专家对于护理风险评估体系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框架是否完善健全等,还有专家在其工作岗位的工作表现情况、个人工作能力以及实际的工作经验情况等,同时还包括专家针对护理风险评估体系问题的同行了解程度,还有最后一个小点即为专家针对课题研究的价值直觉以及研究成果直觉等。除此之外询问的内容还有第三方面即为护理影响因素调查内容,课题小组人员将调查表的基本构架与专家进行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并且不断修改,最终对调查人员予以发放。

1.3 统计学处理

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实验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且实验数据的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咨询可靠性

对20名专家予以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百分之百。并且对专家一共采取了两轮咨询,其中第一轮咨询后的Cr值为0.815,再对专家进行了第二轮的咨询,咨询后的Cr值为0.911。根据具体的实验数据能够看出,20名专家的专业知识框架比较完善,专业水平较高,能够为实验结果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一定支持。在此基础上,对专家进行第一轮咨询后,其指标变异系数最大为0.1799,指标变异系数最小的数值为0.0398,同时根据数据结果得出专家的协调系数具体数值为0.489,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

2.2 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结果

对20名专家咨询后,在第一轮的咨询中专家结合各方面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两个二级标题予以剔除,并且又分别增加了“肌力评估”二级指标,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指标为“环境改变应激”,调整之后,专家和实验人员均没有异议,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最终确立为一级指标有七个,在此基础上二级指标有三十五个。

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首先要对一级指标予以确立。在对一级指标确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实际情况,通常这一类患者都属于患病比较严重、死亡率较高的患者,无论是本质风险还是潜在风险等都要考虑,同时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会插管,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导管容易引起的相关临床并发症,其中以感染最为常见也最严重。同时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加大,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情绪等也要纳入到考虑的标准中。

二级指标的制定多是一级指标的细致划分,但是根据大量的资料内容查阅以及对临床实际情况调查后,发现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导管感染的几率远远大于医院其他部门科室,无论是一级指标还是二级指标的制定都要将导管感染作为重点风险评估指标,同时还有少部分的过敏体质患者,护理人员要格外注意其过敏史、过敏情况等,以免引起相关风险[4]。

本次实验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角度出发,针对20名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相关内容的咨询、研讨、最终制定。专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提出的参考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

综上所述,加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秀梅.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4(9):156-157.

[2]胡晓玲,张飒飒,徐英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126-127.

[3]胡艳红.重症监护室(ICU)常见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92-193.

[4]吴冬梅,李伟,刘凯等.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9):645-649.

论文作者:田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_田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