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段晓林

段晓林(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2564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3 月-2013年5 月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9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回顾性比较两组的复苏成功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采用针对性抢救护理措施,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抢救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复苏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措施;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87-01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不能自呼吸或者处于呼吸抑制的状态,其病因尚不明确,与产前、产时或产后均可有关系。新生儿重度窒息属于新生儿危重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1-2]。复苏技术、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等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存在直接关系。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均具有积极意义[3]。我院对2012 年3 月-2013 年5 月收治的98 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分组,分别采用不同抢救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98 例,均为我院产科确诊的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 例。男患儿56 例,女患儿42 例。年龄22-40 周,出生时的体重为1500-3900g,平均体重(2890±160)g。所有患儿均为自然分娩,重度窒息时处于休克状态,均排除其他重大身体疾患。两组在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抢救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2.1 保暖 对患儿做好保暖护理可有效防止患儿因低温出现、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等并发症,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应立即将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远红外线开放式辐射台上。

1.2.2 清理呼吸道,通畅呼吸 经过明确诊断后,为利于患儿气道开放和分泌物流出,应将患儿处于15°-30°头低足高仰卧位。及时对患儿口腔内分泌的脏物进行清理,防止脏物吸入气道引起感染;可在喉镜的帮助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将患儿咽部的胎粪或脏物吸出。

全程的抽吸动作必须保持轻柔,抽吸时间3-6s/次,直到脏物吸尽为止。采用呼吸机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通气,使患儿缺氧症状得到迅速改善,尽快恢复呼吸。

1.2.2 促进血液循环 当患儿心率<60 次/min 且无上升趋势时,应立即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用双指法和拇指法对胸骨下方1/3处实施按压,维持心率100-120 次/min,每压3 次,间隔正压通气1 次。按压停止及吸氧浓度降低需在新生儿能自主呼吸且皮肤变得红润之后。

1.2.2 药物使用 ① 改善微循环: 采用多巴胺2.0-5.0ug/(kg·min)、立其丁0.5-1.0mg/k,以改善新生儿重度窒息后的微循环障碍症状,尤其对肺部循环可起到较好的作用。②抗氧化治疗:及时做好抗氧化治疗对,一般采用复方丹参、维生素E、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等处理。③纠正酸中毒:在机械通气下,对PH<7.25、 SE<-10mol/L 的患儿实施纠正酸中毒治疗,采用3.0-5.0g/(kg·min)的5%的碳酸氢钠行脐静脉推注处理,使用次数根据患儿病情而定。

1.2.5 复苏后护理 安排专人守护,加强常规护理之外,应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精神、瞳孔、脉搏、心率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给氧方式应根据患儿的呼吸情况而定;喂养应少量多次,保持其头高脚低位,为减轻溢乳,喂完后轻拍背部。同时,应定时将患儿置于保温箱内以保持正常体温。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 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X2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因此,临床抢救及护理应有针对性、灵活性,不能一味按照传统护理模式。医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抢救及护理方法,且应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做相对调整或改变,以最大限度降低患儿死亡及致残率[4]。本文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从保暖、通畅呼吸、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药物使用、复苏后严密护理等方面),得到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抢救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后,认真作好复苏后监视和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保温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采用针对性抢救护理措施,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抢救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复苏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郑维英,林桂英.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41-42.[2] 黄玉玲,黄秀玲,王刚等.新生儿重度窒息120 例抢救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8(21):1515-1516.[3] 韩永新,徐秋萍,于亚丽等.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41-42.[4] 王宝君,张旱愉,张韵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9):74-75.

论文作者:段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段晓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