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的价值论文_伍志敏

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的价值论文_伍志敏

伍志敏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535400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恢复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临床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婴幼儿30例为实验组,正常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的多项超声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检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病情进展,监测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观察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等为临床上提供理论依据。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进展的诊断及监测寻找一种可靠的、无创的、重复性好的方法。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婴幼儿

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是儿科心血管疾病危重症,可并发于多种心内心外疾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是婴幼儿期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心内膜增生为主的心脏疾病,心内膜呈弥漫性或不规则性增厚,多数累及左心室,也可累及二尖瓣、主动脉瓣,由于心内膜增厚、变硬、心肌收缩与舒张均受限制,致使收缩与舒张功能减低;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自限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严重危害主要心脏、血管的损害,是永久性的,主要累及冠状动脉,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血栓,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血栓会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出现心肌梗死的发生,致使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减低;如对此两种疾病治疗不及时均可引起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常不典型,一般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呈暴发型经过。如果对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降低婴幼儿的病死率、致残率非常重要[1]。本课题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恢复和预后评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进展的诊断及监测寻找一种可靠的、无创的、重复性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临床诊断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3岁以内的婴幼儿30例为实验组,心脏正常3岁以内的婴幼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的多项超声指数进行评分。

1.2方法 采用超声仪器使用阿洛卡Prosound α7超声显像仪、阿洛卡Prosound α10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2.5MHZ。患儿左侧卧位或平卧位进行检查,超声多普勒检测项目有: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E峰流速(E)、A峰流速(A)、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肺动脉峰值流速(PFVP)、主动脉瓣峰值流速(PFVA)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D)。实验组在治疗一个月后再行超声检测上述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治疗前后各种心功能参数进行检测统计对比分析。

1.3、评价方法:左室收缩功能:EF>50%,FS>28%为收缩功能正常,EF<50%-40%,FS<28%-23%为收缩功能轻度降低,EF<39%-25%,FS<23%-15%为收缩功能中度降低,EF<25%,FS<15%为收缩功能重度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舒张功能:舒张功能正常时E/A>1,舒张功能欠佳E/A=1,舒张功能降低E/A<1(为轻-中期),当舒张功能降低不可逆转时为高尖E峰矮小A峰(为中-晚期)[2]。

1.4、计算方法:应用 EXCEL 统计分析软件对个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x ±s 表示,组间比较用 t 检验,P<0.05 时认为差异有显著(加减)标准差性;P<0.01 时认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实验组左室功能的高低可以将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轻度实验组 20人,其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5例、川崎病15例,占66.7%;中度实验组 8人,其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川崎病6例,占26.7%;重度实验组 2人,其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占6.6%。在正常组与轻度对照组、轻度对照组和中度对照组以及中度对照组与重度对照组之间分别两两相对应各作两组样本进行t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对照组之间新生儿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E峰流速(E)、A峰流速(A)、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结果表明,患者病情以及出现的紫绀程度的轻重会随着小儿左室功能的减低而随时有加重的可能,而小儿的氧分压则会逐渐地降低。患儿经持续的气道正压给氧以及相关的药物进行充分治疗1 周后复查,患儿出现的轻度心力衰竭对照组中20例患儿射血分数值显示和氧分压值显示均增高至正常水平,对于新生儿临床紫绀出现情况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消失情况进行分析表明,其治愈率高达100%;患儿出现的中度心力衰竭对照组中8例患儿射血分数值显示和氧分压值显示均增高,其中的6例增高至正常值,2例增高至轻度;患儿出现的高度心力衰竭对照组中2例患儿射血分数值显示和氧分压值显示虽有增高但仍有反复;两周后复查,中度组另2例症状缓解,而重度组2例患儿因临床症状较重治疗过程反复,合并呼吸衰竭死亡。

3讨论

因婴幼儿的特殊性,采用快速、可多次重复辅助检查手段是十分必要的选择。在辅助检查中,X线胸片检查虽可见心影扩大,心搏动减弱,显示肺瘀血,根据各心腔大小及肺血情况可协助病因诊断。但小婴儿正常胸腺心影的关系容易误诊心脏增大,且心胸比例与左室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较差。普通的心电图检查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虽然有70 %一90 %的患者存在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血气分析及pH测定,血生化及血糖测定,检心肌缺血、肾功能及贫血等情况,虽有助于判断病因及指导治疗,但不能明确诊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两种疾病,及观察疾病对心脏影响变化情况。中心静脉压测定能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过快。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定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但都为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不能做为常规检查[3]。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优点是无创伤、价廉、简便、快速、确诊率高、可多次重复。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心包情况提供的资料,对两种疾病明确诊断,对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评价。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恢复和预后评估的作用,为无创性、重复性好的超声心动图检在检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幼儿病情进展,监测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心功能变化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在临床上提供理论依据。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病情进展的诊断及监测寻找一种可靠的、无创的、重复性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2,17(4):248~263

[2]王驰升.舒张期心衰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现状[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7B):1853

[3]易月婵,陆培明,孔潇玉.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的应用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7,5(9):825—826

基金项目:广西自治区自筹经费项目,合同编号:82013573,研究领域:临床—超声医学。

论文作者:伍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川崎病所致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的价值论文_伍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