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动机183;对策:中国农民职业分化分析_农民论文

差异化;动机183;对策:中国农民职业分化分析_农民论文

分化#183;动因#183;对策——中国农民职业分化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探析论文,对策论文,中国农民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十大类型及其特点;剖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的动力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职业分化的战略构想与对策。

关键词 农民职业分化 动因 对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已由1987年的“社员”(纯务农劳动者)分化为部分从事农业以外各种产业的非农劳动者,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化将进一步深化。基于农民职业已经分化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农民职业分化的规律性。下面就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类型与特点、分化动因及推进分化的战略构想作一探析。

1 现阶段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类型及特点

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农民职业已分化为10种类型:

1.1 农业劳动者 指在承包集体土地上,以从事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劳动为主,全部或大部分的生活来源依靠农业收入。他们是农民职业分化的母体。到1992年,农业劳动者约占劳动力总数的63.4%。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分化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类型的人数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农业劳动者可分为纯务农者和兼业农者。纯务农者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特点。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是指农业专业户或承包大户,他们拥有较为完备的农机设备,具有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承包集体大片耕地、山林、果园、水面等,向社会提供较多的农产品,经济收入水平比较高。在欠发达地区,纯务农者往往仅拥有简单的农具与牲畜,尽管终年专门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但收入水平却很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兼业农者是指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利用农闲时间兼营他业的农民。

1.2 农民工

是指常年或绝大部分时间在国营集体(乡村)企事业单位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农民。 这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产物。 1992年农民工约占劳动力总数的12.2%,且有不断增长趋势。农民工可分为离乡与不离乡两类。离乡农民工又叫异地农民工,是指跨国、省、市、县到异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他们弥补了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不足,同时亦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不离乡农民工又称当地农民工,是指在本乡、本村或附近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非管理人员。

1.3 乡镇企业管理者

是指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领导者和供销人员,他们对企业有经营管理权和决策权,其中那些被誉为“农业企业家”的厂长、经理,处于改革的最前沿,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992年这类农民约占劳动力总数的9.9%, 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这一阶层力量将进一步壮大,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 个体或合伙工商劳动者

指自有或合伙拥有生产资料或资金从事工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劳动和经营的农民。他们多为能工巧匠,拥有某种专门技艺或经营能力。1992年,这类农民约占劳动力总数的6.5%。

1.5 私营企业经营者 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雇工8人以上,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他们拥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与利润分配权,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占有雇工的全部或部分剩余价值。1992年,约占农民总数的0.8%,其社会声望、 政治参与程度及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

1.6 雇工 是指受雇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企业等非集体、 国营企业单位的农民。他们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工有本质区别,他们拥有一份足以谋生的土地(口粮田或承包地)和可支配使用的生产资料,但数量不足的“剩余劳动者”。其出雇的目的不是养家糊口,而是增加经济收入和学习技术。尽管其收入同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相比悬殊较大,但和农业劳动者相比却要高一些,同农民工相比,雇工的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且由于存在雇佣关系,其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他们渴望在法律上得到应有的保护。到1992年雇工人数约占农民总数的3%。

1.7 农村干部

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行政领导管理工作的乡、村两级干部。他们基本上不从事农业生产,一般领取固定工资或享受固定补贴。他们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组织者,一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又是农民的代言人与“父母官”,对农村经济与社区发展起关键性作用。1992年农村干部占劳动力总数的0.6%。

1.8 智力型职业者 指具有一定技能,从事教育、科技、 医务、文化、艺术等智力型职业的农民。这一类型在农民总数中所占比重不大,1992年约占1.1%,但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 他们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传播推广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

1.9 家务劳动者 指常年从事家务劳动, 基本上不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1992年约占总劳动力的8.1%。

1.10 其他劳动者 指以上九类以外的劳动者,如无固定职业的劳动者等。1992年约占总劳动力的3.3%。

2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动因

由于影响农民职业分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等,因而推动农民职业分化的动因也是多层次的,且在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的经济区域表现为不同的作用方式。总的看来可归结为如下方面:

2.1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带来的农村产业分化是促进农民职业分化的根本动因 纵观农民分化历程,农民职业分化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然经济阶段和商品经济阶段。在自然经济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是导致农村分工分业的唯一动因。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于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由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质变,导致了农业的迅速发育演变;铁制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了稳定的农业,使畜牧业、手工业得以分化并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逐步由单纯从事种植业逐渐转移到畜牧业、手工业等部门,农民内部逐步形成了职业分化。在商品经济阶段,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的发明、应用,使生产力发生了由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质变,是第二产业分化、发展的启动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始向工业部门大量流动,第二产业分化并发展成为强大的产业网络。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将推动农村生产领域的自动化和第三产业的分化,农村第三产业的分化发展将使农民分化出以服务劳动为主的新职业阶层。可见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分化乃至农民职业分化几乎是伴生的现象,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历程就是农村产业分化乃至至农民职业分化的过程。所以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农民职业分化的根本动因。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亦实证了这一论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某些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社区,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较高,为农民职业分化提供剩余劳动力和资金积累,农村早已出现了分工分业。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落后贫困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这些地区的农民职业化程度很低,甚至无分化。因此,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带动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基础条件。

2.2

农村产业间的预期比较利益差异和农民对利益最大化追求是导致农民职业分化的内在动因 产业间的比较利益是指单位资源在不同产业中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比较。其实质就是单位资源在不同产业的效率之比。所谓预期的产业比较利益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产业间现实的比较利益;二是就业概率即从事新的产业的可能性。农村产业间的预期比较利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是由于产业间的这种预期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才驱使新的产业的分化、发展,驱使某些产业的扩张、收缩,进而驱使农民职业的变化与发展。如果产业间的预期比较利益是一致的,就不会有新的产业的分化诞生,也不会有老产业的消降,整个产业结构将永处于一种原有结构的等量扩张而陷于一种“超稳定结构”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农民(农村产业主体)的经济行为。对所从事产业的选择,取决于某一产业的预期比较利益的高低。农民总在追求预期比较利益高的产业,导致资金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预期比较利益高的产业流转。一般说越早分化的产业,其预期比较利益越低,越迟分化的产业,其预期比较利益越高。农业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产业,农业具有预期比较利益最低的客观必然,受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农民都期望从农业生产中分化出来,到非农产业就业。因此我们说农村产业间比较利益差异的客观存在,与农民对利益最大化的主观追求,是导致农民职业分化的内在动因。

2.3 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是导致农民职业分化的外在动因

2.3.1 市场需求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 它决定着某一经济活动的价值与某一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业的商品或劳务都要在市场竞争中实行等价交换,市场需求结构状态直接作用着产业分化,也直接作用着农民在各产业的就业方向。市场需求即产品的需求收入(或价格)弹性是产业扩大的市场基础。某种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强,需求弹性大,产业发展就比较快,所吸纳资金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容量就大。可见,市场需求是导致产业化分化,乃至农民职业分化的外在动因。

2.3.2

农村经济政策是国家和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来鼓励和限制农民向某些产业分化的手段 某些政策具有诱导性,为农民向某些产业分化提供了优惠条件;某些政策有强制性,强制农民向某些行业分化或限制农民不向哪些行业分化;也有的政策兼有诱导性和强制性。总之农村经济政策具有较强的波及效应,可以诱导或限制农民向某些行业分化。

2.4 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决定因素

农民职业分化最终取决于农民的自身素质,一般农民自身素质越高,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管理方法的能力越强,农业外的就业能力越强,择业面越宽,就越能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且收入水平也相对最高的职业;而自身素质较低,适应外部环境能力比较差的那部分农民只能固守于农业,或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这也正符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的思想,并被中国实际实证。根据1992年农业部固定点调查资料〔1 〕:智力型职业者、乡村干部、乡村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其次是农民工、个体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除家务劳动和雇工外,非农职业者的农民文化素质均高于农业劳动者。可见农民自身素质是职业分化的决定因素。

3 推进中国农民职业分化的战略构想

3.1 农民职业分化的实质及推进农民职业分化遵循的原则

农民职业分化的实质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使大批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转化成为非农就业者。并通过职业分化引导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以消除中国凝固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和就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因此农民职业分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这就要求政府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规范和引导农民走上有序分化的轨道,以提高农民分化的效益,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针对现实,应坚持如下原则:

3.1.1 坚持市场化原则,不能单凭行政干预方式

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作用,让农民在市场化过程实现职业分化,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提高农民分化效益。

3.1.2 坚持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民职业分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农业劳动力向农业外其他产业分化必须建立在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要逐步地切断已分化出并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与土地的联系,否则将会延长农民职业分化的过程。而且农民职业分化的兼业性将会导致农业的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日本的实践证明,这将是低效的农业,不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

3.1.3 坚持城市化建设以追求效率和不影响环境的原则

中国国情决定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并举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力,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小城镇,并强调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克服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负效应。

3.1.4 坚持劳动致富与共同富裕的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农民职业分化中有先富后富的差别,允许一部分人率先劳动致富,但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3.1.5 坚持农民职业分化与农民素质提高、 观念变革同步的原则 农民职业分化的进程速度最终取决于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的高低。因此要采取多方式、多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增强农民农业外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增强农民价值、文化、法制、竞争、市场等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2 农民职业分化阶段与总趋向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职业将不断分化,最终表现为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根据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我们将农民职业分化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Ⅰ可称为前分化型。其特征是农业劳动者比重占90%以上,农民工和其它职业比重仅占10%以下。阶段Ⅱ称为低度分化型。农业劳动者比重占60—90%之间,农民工与其它职业各占5—20%之间。 此阶段农村非农产业起步发展,但农业劳动者仍占绝大多数。阶段Ⅲ称为中度分化型。农业劳动者比重在30—60%之间,农民工在20—40%之间,其它职业在20—30%之间。此阶段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分化发展,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成为农民就业结构中的两大主体。阶段Ⅳ称为高度分化型。农业劳动者比重在30%以下,农民工比重在40%以上,其它就业比重在30%左右。此阶段农民成为农民就业的重心主体,农业劳动生产率已很高,农业已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农村向“城镇化”、“社会化”迈进。这是农民职业分化的最高级阶段。

综上所述,农民职业分化不是孤立的、随意的,而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呈现有比较明确层次递进关系的由低级分化向高级分化不断发展的有序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分化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分化结果,随着农民就业结构的主体重心转移,后一阶段的结构层次无论是个体组合质量,还是农民的整体功能都比前一阶段高得多,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由前分化型向低度分化型,经由中度分化型到达高度分化型是中国农民职业分化的总趋向。

3.3 推进现阶段中国农民职业分化的对策 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处于低度分化阶段。东部地区已进入中度分化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前分化阶段。不同分化阶段都应有相应实施方案与措施,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对推进现阶段农民职业分化提出如下对策:

3.3.1 加强农业投入,稳定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职业分化呈正相关关系,超过农业劳动者个人需求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向非农产业分化转移的比例。因此必须根据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来推进农民职业的适度分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轻视农业,甚至“剥夺”农业的政策,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不发展,其他产业亦难以持久发展。客观要求建立一套稳定的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如农业投入政策、农业保护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以保证农业的稳定持久发展。农业稳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基础。

3.3.2 实行城乡通开、城乡产业结构重组, 扩大农民职业分化的空间领域与产业容量 经济增长是任何国家都追求的目标,而经济增长的快慢与生产要素配置有极大关系。协调配置能使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短缺配置能制约经济增长。我国由于城乡长期封闭,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分布不平衡、配置量不协调,限制了农民职业分化。据统计,1993年城市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77.8%,农村只占22.2%;而农村劳动力占全国的73.3%,城镇只占26.7%。这就是说3/4 的农村劳动力只占有1/5的固定资产;1/4的城镇劳动力却拥有4/5的固定资产, 且大部分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都在城市。所以只有通过城乡通开与城乡产业结构重组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农民非农就业容量。城乡产业结构重组是指在产业组织上进行一次全国产业大调整,把乡镇企业纳入全国产业结构统一运行轨道,形成统一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网络。依靠城乡现有的生产要素存量的调整和相互融通及城乡产业布局的调整,来达到扩大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城乡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民职业分化的吸纳场所。

3.3.3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包括思想、 文化、技术和身体素质。农民素质高低与农民职业分化速度直接相关,农民素质高,就业面宽,可以胜任多种工作,比素质低的农民容易被录用。为此国家应加强农村教育:①增加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应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投资。②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初中毕业未能升学农民或转业军人,提高农民文化、技术水平,增强就业能力。③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收稿:1996年4月20日)

注释:

〔1〕资料详见《中国农村经济》1994(4):38

标签:;  ;  ;  ;  ;  ;  ;  

差异化;动机183;对策:中国农民职业分化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