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训练的疗效分析论文_覃秋萍,江蕙芸(通讯作者),吴薇岚,陈雪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发育行为儿科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0例,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游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6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Q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D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游戏治疗方法;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训练;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353-02

ASD包括了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AS)、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s-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因ASD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主要采取康复治疗[1]。临床上主张早期开展康复治疗。本次研究共纳入160例ASD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分析,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收治的160例A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资料,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确定组间数据差异性不明显且可公平对比。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3.94±0.76)岁。观察组80例,男38例,女4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6岁之间,平均年龄(4.01±0.81)岁。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并且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认可。

(1)纳入标准:①经儿童保健科发育行为儿科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孤独症诊断②纳入年龄:2~6岁孤独症患儿。

(2)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视听障碍者;②合并各种先天性疾病者;③合并发育性语言障碍、遗传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①提高交流训练:患儿交流态度不良,应用教具提高患儿的眼神注视和注意力;②手势、动作、发音模仿:康复师向患儿示范手势动作和各种一步动作例如伸手、指物、拉、推等,逐渐过渡到示范二步动作例如摸眼睛拍手和发声模仿;③表达性语言训练: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单字、双词、三词句及语法语序规则表达的提升。

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游戏治疗方法:游戏是儿童进行学习的重要媒介,游戏为幼儿语言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真实、自然的情境。通过设计游戏情节、扮演角色、谈论有关游戏的事件。每节课中以游戏为基本途径进行语言训练,使得训练课堂整个氛围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针对每一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游戏[2]。

所有康复治疗均由专业康复师、言语治疗师等开展。

1.3 观察指标

使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法对治疗前后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情况进行评估,有效标准为治疗后语言发育商数(DQ)提高10分以上。显效:语言发育商提高20~30分。有效:语言发育商提高10分。无效:语言发育改善的不明显,发育商提高小于10分。总有效=显效加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1.0版本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组内相关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方式,计量资料应用(x-±s),组间比较检验方式为t,P<0.05则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语言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ASD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有数据显示,国外男女患病率比例为4:1。ASD患者会出现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的缺损[3]。由于疾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未接受康复治疗可能导致终生残疾,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自理,对整个家庭和社会也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现有研究认为,对于ASD患者在2岁时实行及时的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一旦晚于3岁,特别是严重的孤独症患者在3~4岁以后再确诊、干预,其临床疗效局限性明显。这是因为,6岁左右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已经完成80%~90%,其余10%~20%会在12岁左右基本完成。这种情况下,中度的ASD儿童,6岁以前开始干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效[4]。程度较轻的孤独症患者,6岁以后仍有机会,这种机会或许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

目前,针对ASD 的康复治疗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以技巧发展为基础(skill-based)的干预疗法、基于生理学的干预疗法、综合疗法[5]。临床已有研究认为采用游戏辅助治疗ASD有一定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后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ASD患者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小兵.发育与行为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

[3]闻芳.肠道微生物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4):3358-3360.

[4]江志红,陈卓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力训练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8,16(04):297-300.

[5]刘静.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用于治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5):32-34.

论文作者:覃秋萍,江蕙芸(通讯作者),吴薇岚,陈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以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训练的疗效分析论文_覃秋萍,江蕙芸(通讯作者),吴薇岚,陈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