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螺电2×5000kw增容技改探讨论文_范林泉

(四川省射洪县明珠电力集团公司水电运检中心 四川射洪 629200)

摘要:本文从小螺电装机历史成因、水资源等探讨了增容技改至2×5000kw可行性。

关键词:小螺电;增容;流量;效益

1.小螺电简况

小螺电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于七十年代初全面建成投产,设计并建设有拦水坎、引水明渠节制闸、引水隧洞、前池、尾水渠、升压场等关键组成部分,属引水坝后式电站。设计总装机7台,共6000kW,实现3×320kW和4台1250kW的水轮机安装,3×250kW和 4×800kW的发电机配套安装。水轮机设计水头为10m。1991年拆除3×320kW水轮发电机和附属设备及厂房,改为应急溢流坝,1992年该站由常年发电改为丰水期季节性发电。随着上游水利兴修,涪江水情稳长,该站可从当年的4月20日发电运行至11月20日,年发电近1000万kWh。该站作为射洪最早的农业经济基础,明珠公司的起点,其发电量和社会经济产值无法估量统计。

2.小螺电满足技术改造的现实意义

按技术改造对象一般要求,小螺电满足以下条件:

(1)设计时机型选择不合理或当时、当地客观条件限制,机组效率低,安全运行可靠性差,年发电量损失大。

(2)原水轮机ZD510—LH—180型,属于60年代水轮机型谱,相当于国外20世纪30~40年代的技术水平;综合效率差。

(3)小螺电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县的第一个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在极其落后、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我县第一座正规的水电厂。

(4)优化运行方式,有助于提高螺电3×10.5MW机组运行效率,减少打鼓滩电站尾水抬高影响。

小螺电装机4×800kw,实际利用水头8米,水头损失约5米,现装机额定设计流量16.65m3/s计算,在不增加额外流量的情况下,装机可增大为:N=9.81QHη(kw)=9.81×4×16.65×5×η=3266η(kw)。η为水轮机效率。按农电司(89)26号文规定,单机容量3000kw以上机组综合效率不低于80%。故保守计算,按现有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装机可达4×800+3266×0.8=5812kw(与原设计6000kw符合)。

3. 2×5000kw增容技改可行性分析

3.1小螺电的增容技改,与兴建电站不同,我们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来思考的。

(1)小螺电的发电周期受大螺电影响,一般从当年的4月20日发电运行至11月20日。应当利用好丰水期弃水流量季节性发电为主。

(2)利用好小螺电与螺电前池同水位高程。小螺电原设计水头为10米,实际发电水头一般为8米。还有3~5米水头可用。

3.2增容存在的难点与解决探讨

3.2.1难点

(1)水工建筑建设时间早,以浆砌条石为主,结构老化。运行安全性逐年降低。

小螺电建设于50年代,全部工程采用人力完成。工程用去石方3400立方米,木料13立方米,钢料1.5吨(包括钢筋),浇筑砼70立方米。是射洪的水电工程建筑史上首次使用水泥。

(2)多次施工、维修的引水涵洞。

小螺电引水隧洞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1958年扩建按6000千瓦规模,六十年代初以2.7×7.1和5.9×9.1米两种孔径形状贯通。隧洞总长500米,其中小隧洞(李家溪段2.7×7.1)约120米,大隧洞(李家湾段5.9×9.1)380米。约80米大洞为原生岩体,其它均为条石砌墙圈拱。2001年6月22日至30日在约200米处发生塌顶,完全阻断引水,中止发电和农灌达两年,2003年底及2004年初修通,04底05年初整治垮塌段至小洞出口,05底至06年初整治垮塌段至原生岩段,2007年整治。

(3)11.5米水头的利用

小螺电为确保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螺电前池水位抬高后对小螺电形成的防洪压力,拆除原有3×250KW机组,改为季节性发电。前池水位如达到与大螺电同前池水位,现有厂房将被淹没,为此,必须增设挡水墙以及明渠护坡增高。

(4)防洪

增容后前池水位的抬高,无疑将加大,小螺电的防洪压力。

3.2.2 解决办法

(1)水工建筑

增容对水工建筑影响,问题解决虽然涉及到技改增容的投资规模与经济技术比较,但即便是增容到原设计的总容量6000kw,老旧的浆砌条石厂房、低矮的明渠护坡、安全性不确定的涵洞,也必须整改。在考虑有效利用水头、流量的情况下,建议增容到2×5000kw。

(2)防洪

多年的运行表明,大螺电18孔泄洪闸门,能有效的调度汛期水位,加之小螺电李家溪节制闸的封堵,增容后增设泄洪闸门,防止尾水过高淹没厂房,是能够有效保障汛期安全。这也是考虑增容到2×5000kw,而不是6000kw的原因之一。

3.3.水资源分析(水资源是否满足2×5000kw装机分析)

(1)螺电前池水位与流量关系分析根据螺电2011年度丰水期闸门运行记录,收集整理螺电前池12个日平均流量在310~4300 m3/s时,水头、日发电量、流量数据,按流量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整理。在流量380m3/s到550m3/s区间,水头在13.35米以上,日均发电量在90万千瓦时以上。在流量580m3/s到1500m3/s区间,水头在12.5m米以上,日均发电量在80万千瓦时左右,当流量在15000m3/s以上时,水头急剧减小,发电量也随之急剧减小。

(2)螺电可利用水资源情况。

a.水头

小螺电与螺电前池同水位高程。小螺电原设计水头为10米,实际发电水头一般为8米。还有2~5米水头可用。水头在12.5米以上时,全年有159天。可以按大螺电设计水头11.5计算。

b.流量

根据螺电历年来流量、发电量统计,全年丰水期主要发生在5月上旬到十月上旬。实际按表一统计全年丰水期200天左右。2011年流量在400 m3/s以上有119天。每年丰水期发电量曲线出现顶部不连续较平滑直线,该线段结合图三每年流量观察,可见在机组最大出力后,有连续多天弃水现象发生。

螺电3台机组的额定引用流量之和为339 m3/s,小螺电4台机组额定引用流量之和为66.6 m3/s,二者总和约400 m3/s。螺电多年平均流量441 m3/s,2011年螺电流量在310m3/s到1500m3/s,日均可发电量在80万千瓦时以上有159天。小螺电2011年实际发电天数为193天。

涪江近年来,水流量受上游水利设施增多影响,来水日趋稳定增长。结合上述分析,小螺电增容发电机总引用流量可设定为100 m3/s。即螺电总引用流量为339+100=449 m3/s.

4.技改投资经济效益简析

4.1水轮机形式的选择

在水头11.5米,流量100m3/s,结合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选择水轮机形势有轴流转桨式和贯流式两种机组。明确了水工建筑的更改必要性,考虑防洪,综合效益等因数,对二种水轮机形作如下对比:

机型对比表

从表二对比看贯流式有非差明显的优势,但考虑涪江流域轴流转桨式的大规模应用及螺电ZZ560的使用,水轮机形式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厂家提供的资料、水工建筑的更改情况、原有设备设施的价值、综合经济技术全面比较,分析计算以确定。

4.2小螺电增容至2×5000效益分析

4.2.1小螺电2×5000kw增容简算

螺电设计总结在实践运行总结中给出螺电设计水头11.5米偏小,全年在12m以上时间占85%,根据2011年螺电前池水位流量分析图,在流量310m3/s~1500 m3/s时均处于12米以上高水头运行。经计算,螺电在流量310m3/s时,达到额定最大出力10938kw后,小螺电不开机有弃水情况发生。

小螺电水轮机额定水头设定为12米,总引用流量为105 m3/s。运行效率0.85(选用高效机组将达到0.9)。则有容量计算如下:

N=9.81QHη(kw)系数取0.85

=9.81×105×12×0.85

= 10506.51(kw)

粗略计算,按2×5000机组增容,小螺电在2011年水情下,流量在310m3/s以上,1500m3/s以下,可发电量为:

0.5×24×52×2×0.5(0.5的系数,300~400m3/s时段)+0.5×24×2×(171-52)=3168万kwh。

在加上流量在1500m3/s以上时段及运行方式的调整时段,加之小螺电实际运行时间超过上述预估时间(参见表一),预计发电量300万kwh,年发电量可达3400万kwh。

4.3投资参考

4.4效益分析参考

按4.4年增容后年发电量3400万kwh,每每千瓦时按0.3元计算。每年预估收益为1020万元预计六年半可收回全部投资。

论文作者:范林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小螺电2×5000kw增容技改探讨论文_范林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