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沈静凯,朱银燕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沈静凯,朱银燕

浙江中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嵊州市 3124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能否顺利的完成。所以,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就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也就是说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工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监督力度,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材料的作用,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优化措施

1当前建筑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物资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组成,也是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对象。在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期间,成本控制受到施工材料管理的影响,优化施工材料管理,进一步调整施工结构的成本控制,为顺利施工奠定基础。城市建设发展,推动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市场竞争愈加激励,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得到加强,帮助建设项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建设项目的预警能力。建筑工程风险的科学转移和建筑工程管理的完善,离不开建筑材料的管理优化。从客观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是确定施工项目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施工进程,提高施工质量,有必要从施工项目材料管理上进行优化。

施工材料管理,重点在于材料质量控制、材料使用消耗等方面。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质量对比,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的管理存储,施工使用之前的材料质量检验等,都是优化施工材料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不断加强施工材料管理的力度,提高施工材料资金使用价值,确保施工材料资金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物资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案,解决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问题。施工材料管理优化,还能够进一步缩减材料存储与运输等成本,与此同时增强材料管理力度,为材料存储、供应等控制创造良好条件。

2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现状

2.1 缺乏专业的选材人员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所选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村务工人员,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低下,同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有着严重能力缺陷,无法保证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重视性也非常低,不会专门培训材料选择人员,进而从源头上降低了建筑工程材料质量。

2.2 缺少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体系

缺少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体系最为突出的问题在材料进场质量的管理,在材料进场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的材料无法被及时发现,同时在材料堆放管理过程中也无法与计划信息相对应,从而导致取料过程中存在难度,更会消耗企业更多的资源,阻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由于材料所放置位置的信息不准确,也会对建设项目的施工中出现材料使用不正确或者材料被遗忘的问题,从而带来安全问题,导致施工秩序混乱,而这些问题都会为控制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阻碍。

2.3 材料管理手段落后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的手段落后也成为影响材料质量的主要问题,例如施工材料的现场储存管理,当前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材料的现场存储管理重视不足,缺乏科学的现场存储管理条例,导致施工施工材料在现场乱堆乱放问题严重。

2.4 材料选取方式存在缺陷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材料的选取工作中,施工单位所采用的选取手段不够科学严谨,缺乏专门人员的监督,当前材料的选取过程一般是由财政部门或者采购部门进行监督查验,但是查验内容也仅仅限制于施工材料的种类及成本支出情况等,而并不是对施工材料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因此可以说材料采购人员掌握着最大的选择权,这也很容易出现材料采购人员中饱私囊,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顾材料质量的有效管理,进而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构建系统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要构建系统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增强材料管理的高效性和有序性。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主要包括三大环节,即材料购进、材料运出以及材料储存,具体涉及材料采购相关计划制定、材料采购、材料运输、材料入库及存储、材料供应等内容。要针对材料管理的三大环节和各项内容,全面制定系统完善且具有较强合理性的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对材料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避免随意堆放工程材料导致的材料变质现象; 要明确工程材料管理各部门和各岗位职工的具体职责,督促各级材料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分工和职责,增强材料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避免工程材料失窃和丢失等现象; 要对材料管理人员实施定期考核,并辅之以必要的奖惩制度,对严格遵循材料管理制度,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材料管理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对于违反材料管理制度,徇私舞弊,影响工程材料管理质量的材料管理人员实施必要惩戒。

3.2加强材料存放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材料存放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要严格遵循材料管理制度,强化材料进场管理,要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确认,对于未审核确认的相关材料,要将其从施工现场中有效清除。要严格遵循施工设计以及平面布置的各项要求,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堆放,要对工程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增强材料堆放的有序性。部分材料规格较多。例如,根据直径,钢材具有几十个品种; 根据形态,可分为圆钢和带肋钢。水泥材料则分为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立窑水泥以及旋窑水泥等。对于不同规格和种类的工程材料,要标识清楚,并对其进行分类存放; 对于堆放的工程材料,要强化储存保管,做好防雨防水的相关工作; 对于部分易损坏的工程材料,要对防护栏以及警告标识进行设置,避免工程材料发生磕碰和损坏,要对堆放的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有效保障材料安全。要严格遵循材料性能的相关要求,对材料进行妥善存放,有效保障材料的使用性能。采用专门库房对材料进行妥善存放。例如,存放水泥材料,要强化对水泥库房的防潮、防漏处理,对袋装水泥进行存放,要使地面垫板距离地面30 cm,四周与其墙面距离为30 cm,不宜将袋装水泥垛得过高,以防止下部水泥受压出现结块,通常垛放以10 袋为宜。若库房紧张,最多垛放15 袋水泥。对于仓储的工程材料,要实施限额领料制度,严格规定各项工程材料的使用量和具体限额,做好材料申领以及材料签发的相关工作,避免材料浪费,有效降低材料成本。

3.3构建先进的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企业要逐步摒弃传统滞后的材料管理系统,充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增强材料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大幅度提高材料管理效率,有效保障材料管理质量。同时,要借助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强化材料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避免材料领用相关数据发生混乱,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并增强数据查阅的便捷性,实现对工程材料的数据化和动态化管理,大幅度提高材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加快。

3.4科学培养专业人才

相关的材料管理人员应培养自己企业内部的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其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促进各类技术的使用和深入研究,结合细节处理来提升其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质量。不可再随意的安排限制人员来做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按要求来处理业务。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其中的施工材料管理,结合施工材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积极从管理体制、施工人员管理层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重视与施工材料采购、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管理措施优化升级,来真真正正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材料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汤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15):154-155.

[2]周辅平.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管理[J].纳税,2018(09):101+103.

[3]黄豫川,王向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196-197.

论文作者:沈静凯,朱银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沈静凯,朱银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