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赵巍[1]2002年在《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界许多人都认为,清教是美国文化的灵魂,要对美国精神追根溯源,就要对清教的产生和发展有连续性的认识。16世纪20—40年代,对英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清教徒不堪忍受压迫,为寻找实现其宗教理想的“上帝之国”开始了大移民。在英国形成的清教思想与北美大陆的现实相融合,清教成为基督新教文化的主流,对早期殖民地时代乃至此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时间定位于早期殖民地时代,以清教思想从英国到北美移植过程和变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和宗教研究的方法,把清教的思想根源展现成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既体现它的继承性,又体现它在北美大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除引言和结论之外,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如下叁部分: 第一部分:北美清教主义的英国渊源,其中包括:清教主义的界定与清教徒问题的提出:早期清教徒的活动及英王室的态度:清教徒大移民等3个方面。 第二部分: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的社会作用,其中包括:契约一基督新教信仰的基石;政治一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经济一新兴阶级的利润追求和文化一基督新教文化的主流等4个方面。 第叁部分: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的影响和评价,其中包括: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影响和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评价2个方面的内容。

崔立伟[2]2010年在《近年来国内学界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多元化的国家。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各种文明的踪迹,作为文明蛹体的各种宗教也存在于美国多元化的社会中。今年以来随着物质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信仰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有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宗教伟大复兴的世纪。由此可见这一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你从以下叁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国内对于当今美国国内主要宗教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当今国内学者研究美国宗教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对国内学者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本文的目的是为国内学者提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

李娟[3]2008年在《新英格兰殖民地早期的清教思想探析:1630-1691》文中认为清教发端于英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17世纪20年代,英国清教徒开始陆续向北美殖民地迁移,他们主要集中在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因而该地区素有“清教殖民地”之称。本文试图对英属北美殖民地早期(1630-1691)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加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清教的宗教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叁个方面。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写作目的等。正文第一部分着重论述清教的契约思想,主要从该思想的来源、表现形式和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意在阐明以缔约模式为核心的宗教观不仅使清教有别于其它宗教派别,而且规范了当时清教殖民地的社会关系,并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清教的价值观,包括拥抱上帝的自由观、勤奋劳作的天职观和积极入世的选民观叁个方面。清教徒移民在殖民地实现了建立基督王国的宗教自由;他们推崇勤俭节约、勤奋劳作的天职观,以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荣耀上帝,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同时,他们积极争做现世的选民,拥有相对广泛的选举权。第叁部分重点分析清教的政治思想,主要从中央管理体制的转变、地方乡镇自治和殖民地政体的确立等方面加以考查。移民之初,清教领袖宣扬上帝政府论,他们实际上垄断了殖民地统治大权;随着地方乡镇自治能力的日益成熟,各村镇不断向中央政府分权;两者的权力斗争促进了“精英政治民主化和民主政治精英化的双向发展”,逐渐产生了代表制和议会两院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殖民地政体形式。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清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地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清教思想的内容不断发生改变,但其思维习惯和模式却得到继承和发展。

张孟媛[4]2017年在《对新英格兰殖民地政教关系的再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北美新英格兰殖民地,虽然存在正统宗教或"官方宗教",但这并不等于说清教共同体施行通常所说的"神权政治",因为一般而言,神权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政教合一,而新英格兰殖民地从创立伊始其政教就是分离的,且许多清教领袖明确主张"政教分离",并有充分的法律和文献依据说明这一点。

何爱国[5]2005年在《东亚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叁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叁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吴小坤[6]2010年在《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表达自由思想源于西方并形成于近代英国。百余年来,在西方政治哲学思潮中,这一思想及其相关理论被置于不同层面加以广泛的研究与批判;它不仅构成了当代西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我国学术界近年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制度与实践进行反思和重新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对包括表达自由思想在内的西方自由、民主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只有对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和确立过程有所了解,对表达自由的根本属性有所把握,才能更科学地将表达自由的理论应用于可能的实践;同时更有效地防止在表达自由相关研究中的语境误置,从而避免危险地抗拒我们并没有充分认清的东西,反而得到某些我们根本不想要的东西。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迄今还较为欠缺。因此,本文选取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发生学的方法以传播学的角度为切入,对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关注这一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因。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表达自由思想在英国近代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二,是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因。围绕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本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将表达自由思想在近代英国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全文具体展现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表达自由基本概念和理念基础的历史考察;第二和第叁部分是对表达自由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历史条件与文本话语的分别阐释;第四和第五部分是对表达自由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即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条件与话语实践的分别探讨;第六和第七部分是对表达自由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第叁个阶段,即宪章运动前夕的历史条件与思想的分别解析;在各个部分中都从历史事件和思想文本的双重维度,对这一思想形成的动因从宗教、政治、经济、法律、革命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研究表达自由思想在近代英国的形成过程,深入探讨了政治、经济、宗教、革命等因素与这一思想形成和内涵演进的相互关联,对表达自由观念的形成和演变在思想史方面的系统阐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研究过程中自大英图书馆数据库、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专题研究数据库和香港各大学的图书馆中收集了近200份一手文献,其中很多在国内该议题的研究中都是首次使用。(3)对表达自由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文本进行了修正性的释读。(4)研究尝试将表达自由思想在近代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加以考察,一改此课题研究的系谱学一贯方法,运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建构表达自由思想同其形成过程外在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弥补对这一时期表达自由学说的简单历史传承中存在某些断层和模糊不清之处。通过对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的历史考察,本文认为,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并非是一个从思想到思想,或从思想者到思想者的简单传承,而是承载着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的多重因素的复杂过程;而仅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进行裁剪和演绎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使我们对表达自由思想的解读流于简单。本文的分析表明,表达自由思想在近代英国的形成过程,也是争取出版自由的实践与出版控制的斗争与妥协的过程,是“新”与“旧”、“变革”与“保守”的话语博弈的过程;这种斗争和博弈无不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差异。表达自由思想的基本原则建立在古典道德观和哲学基础之上,它们对近代以后的表达自由观念形成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关于自由与言论自由的传统被重新探讨并不断受到反思与质疑;国王“神圣权力”与个人“天赋人权”在表达权利上的相互渗透与冲突,促使表达自由不断朝向要求规范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的方向发展。本文认为,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英国社会主导结构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自我嬗变;包括出版审查在内的制度安排,从制度的实践层面建构了“权力”与“知识”的关联;英国近代的出版业则以理性与权利为器开启了现代性的可能,同时为英国近代的知识谱系建构了一个建立在自在自为基础上的自由且自治的知识共同体。而作为表达自由思想推动力的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意味着理想的维系和社会规范的需要。通过对思想产生内在动因的思考,本文认为宗教宽容、版权法、议会公开、书商交易、以及反抗暴政的革命斗争和海外扩张等因素,为表达自由思想在近代英国的形成奠定了比同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充分的条件基础。本研究旨在改变过去对表达自由思想片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将表达自由思想放在近代英国社会主导结构的变革以及话语博弈的双重维度中加以考察,认为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从制度的层面建构了权力、知识、出版之间的关联,而推动其思想内涵转变的恰是基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差异。研究所做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可谓拾遗补缺,亦是从传播学的角度为理解表达自由这一尤为重要且备受争议的思想和理论传统提供另一条路径。本文所做的对表达自由思想的反思和重新发现,对处于现代国家建构、市场秩序建构和个人认同建构同步进行的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可能的启发意义。

李佳明[7]2015年在《美国进步时代的思想潜流—伦道夫·伯恩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人瞩目的时代之一,因其内战后几十年里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此阶段集中爆发,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中产阶级对美国社会的重新思考,进而主导了一场改革运动,故而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进步时代”。本文选取了进步时代的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伦道夫·伯恩作为个案,从思想的角度来分析进步时代伦道夫·伯恩的非主流的思想与主流思想间的关系及其在美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伦道夫·伯恩在进步时代的主要思想,一方面阐明进步时代的社会背景;另一方面说明进步时代的思想潜流如何影响后世美国思想的发展,以探明美国思想史的发展趋势。同历史上其他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样,经济、政治领域的巨大震动会波及到思想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思想界开始怀疑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希望找到一种适应现代美国的新学说来取而代之。结果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逐渐发展成为该时期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照此看来,伦道夫·伯恩作为杜威的学生受其思想的影响本应该成为一名坚定的实用主义者,然而伯恩与杜威渐行渐远最终在美国参加一战的问题上分道扬镳。举国上下几乎一致同意参战的局面让伯恩沦为仅有的少数,伯恩似乎站到了爱国和忠诚的对立面,自然他的思想也因为非主流而遭到忽视。事实上,伦道夫·伯恩的以激进的青年、实用的教育、多元的文化和战争的破坏性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其表现出来的前瞻性、激进性、文学批判性和他的残疾人特征,在一战结束后不久重新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乃至今天都得到了学术界较高的评价。从这一点来看,考察这位进步时代“遗忘的先知”很有必要。与以往进步时代的主流思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选取了进步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伦道夫·伯恩的非主流思想这一视角,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和主流思想一样,进步时代的思想潜流对后世美国思想的走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学术价值在于为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现实意义则在于伦道夫·伯恩在美国社会变革时期身为青年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塑造美国未来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当今正处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年们或具有某些借鉴意义。

王林[8]2018年在《塞勒姆审巫案中的女性集体无意识研究》文中指出发生于1692年冬的塞勒姆审巫案,一直是北美猎巫史研究的重点。它具有一般猎巫运动的典型特征——处在社会变迁之际、受害者多为女性。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存在于巫术信仰中的集体无意识。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认为它来自于祖先经验的先天遗传,存在于人们的记忆深处,人们可以从神话传说、梦境和巫术信仰中寻找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而后天的经验积累是集体无意识得以延续的历史依据。集体无意识在被触发的情况下对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女巫原型暗示下它引导着人们将女性偏见与巫术信仰中的魔鬼学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女性易受诱惑与魔鬼契约,成为导致灾难发生的女巫。根据女巫原型理论,处在社会地位边缘行为不端的年老孤寡的女性成为女巫候选人。本文以塞勒姆审巫案的女性集体为主要描述对象,分析她们集体无意识的表现。首先从女仆题图巴、乞丐萨拉·古德和名声在外的布里吉·毕夏普案例入手,试从与她们相关、看似荒诞不经的证词中寻找出当时人们总是将女性与女巫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体无意识的投射和运用。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女性集体无意识对审巫案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分为暗示作用、从众作用和责任模糊作用。在原型暗示作用下,人们很快找到具有女巫特征的受害者。而从众心理导致人们跟随指控者的脚步,纷纷指控身边的可疑之人,甚至是邻居和亲人,审巫案因此不断扩大。责任模糊作用又导致人们在指控别人时肆无忌惮,滥用幽灵证据趁机报复,最终导致审巫案无法进行下去,加速了塞勒姆审巫案的结束。总的来说,集体无意识始终存在于人们的记忆深处,在被触发的时候影响着塞勒姆审巫案的每一个参与者的思想和行动,产生集体共鸣,并以无意识暗示的方式引起人们的情感波动,让当时的人们将矛头指向了不受欢迎的女性,最终导致了大量女性受害者。

彭永春[9]2004年在《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股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觉意识在美国悄然兴起,其矛头直指主流权威文化及其霸权地位。在这股来势汹涌的多元文化主义潮流的冲击下,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各大高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多元文化教育以尊重各种文化固有的历史性、民主性和相对性为主旨,促使了美国在平等开放基础上构建出多元共荣的新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高校的萌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平等承诺与现实境遇相悖引发的民权运动为其奠定了政治基础;教育机会均等与贫富差距扩大的反差,激发了少数族裔、贫困学生追求缩小差异的愿望;大学教育异化促使了新思想、新观念在校园里萌生;主流文化影响力的日渐式微推动着多元文化教育在反思与批判中崛起。 多元文化教育从理念到思潮,从思潮到运动,从运动到实践,期间历经暴风骤雨般的跌宕起伏,整个过程可谓是一段自成体系的历史叙事,浓缩反映了美国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的演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美国高校成了新文化向旧文化发起挑战的主战场。研究“受忽略群体”的校园新文化高潮迭起,族裔研究、妇女研究和语言研究从此登上了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肯定性行动计划、双语教育法以及残障人员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为弱势群体获得平等教育机会提供了政策保障,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多元文化教育促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人们从追求绝对平等转向更为现实的在差异中寻求平等;引导人们从片面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转向对集体责任、群体文化的关注;引导人们从宣扬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道德观转向承认相对的、具体的、动态的价值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多元文化教育热潮开始降温,多元文化教育遭到口诛笔伐:这是一场摧毁一切价值及其标准的“文化战争”;它无异于一场“文明的灾难”;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向“新部落主义”的野蛮倒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申诉案例矛头直指于此,多元文化教育的负面影响引起全面关注。藉此美国政府着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不利调整。此外,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在局限性也日渐彰显,多元文化教育内涵是否处于合理的范畴?多元文化教育与“政治正确”的紧密关联是否颠覆了大学学术中立的主导原则?多元文化教育一方面消除了话语霸权,但是另一方面它是否又导致了虚无主义的产生?当今世界全球化联动效应是否意味着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淡出?多元文化教育遭遇强劲挑战,教育开始重提一体化进程。然而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美国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又再次促成,以主张权利均衡和整合冲突为己任的多元文化教育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多元文化教育的迅速崛起及其造成的广泛影响,昭示了其内在发展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为它从研究不平等的文化表象关系出发,解析了体制性话语霸权的渊源,将历史叙事线形关系置换成了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新构架;它强调以辨证的眼光客观分析与理性看待所有的社会问题,从而促成了学生知识观、教育观和社会观的转变,导致了新型思想体系的形成;它将知识从过去的固定模式中解构出来,然后将其自由重组,建构成一种互动的、行动的、知识的与经验的学习体系与社会文化形态;它为不同群体之间的和平相处提供了一种超越“熔炉论”、“色拉盘”的理念一一“宽容”;它加大了不同背景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可能性;它也促使了人们对文化的共性与特性、感性与理性、信仰与思辨、绝对与相对之间的深刻张力与微妙关联进行探索性研究。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它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也有诸多欠缺之处相伴而生。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还能维持多久?多元文化是否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人们是应该继续保持和维护之,还是最终又要以单一的文化取代它?对这些问题作出理性的回答,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未来的发展命运。 文化教育是否需要多元发展的命题,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层面上多元文化教育引起的争议颇多,高等教育的现实语境所提供的教学模式和量化数据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现实力量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依据。

杨恋恋[10]2017年在《美国文化发展视野中的舍伍德·安德森研究》文中认为安德森凭借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在美国文坛上一举成名,从此确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来学者们大多关注安德森的“畸人”形象,并试图探索“畸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原因。在具体的研究中,对美国人、性别角色以及美国文化方面的认识着力较多,但却忽视了从美国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安德森小说的价值。安德森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而作家的生平、创作也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作品中都会有所表现。安德森致力于深入挖掘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所遭遇的人格困境,他认为美国文化出现了“女性化”焦虑的现状,正是由于工业发展的脚步使得美国的男性力量慢慢丧失所造成的,男性被迫成为机器的奴隶,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让他们失去了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正是美国文化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因此,有必要重振美国人格力量以此来对抗美国文化力量的丧失。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美国工业化背景下的美国小镇。首先,小镇是美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也成为人们认识美国文化、了解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小镇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美国人类社会及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批判性研究的背景,因此,许多作家以小镇为写作背景,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小镇文学”。美国小镇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透过小镇文学的发展阶段及作家作品,我们能够尝试把握美国文化发展脉络,从而全面认识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征。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分析美国工业化发展时期的温士堡小镇,感受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小镇出现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安德森视野下的美国文化,通过分析几部作品来透视美国文化在社会转型时期遭遇的精神困境,具体表现为两方面:生产、创作的困境与文化发展中人格的困境。生产困境表现为:传统的工匠在机器化生产中丧失了创造力和生命力。文学方面,作家的创作陷入困境,文学为了迎合消费者而成为商品,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在美国人格方面的表现则是对美国人身份的认定和寻找,安德森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关照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问题:作为工匠的父亲在工业化发展中无法维系家庭生活;作为儿子无法从生理上的父亲和社会父亲那里得到应有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因此开始感到不安和焦虑。通过塑造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安德森对工业文明下美国文化的担忧。第叁部分分析安德森如何试图从美国文化中寻求重振美国人格力量的方法。安德森关注美国文化中的性别角色,他认为社会的种种表现是由于对美国文化“女性化”的焦虑产生的,而相对应的男性的独立性被工业化社会所剥夺,男性力量逐渐丧失,因而,男性变得焦虑不安。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和工业化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安德森试图用“逃离”和“重构”两种方式来拯救美国的人格力量。逃离意味着获得重生,他希望通过寻找美国文化发展的源头中去寻找解决之道。他看到了美国黑人的男性力量并没有因为工业社会发展而有所影响,他们乐观、积极、充满野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当前社会发展所缺少的东西,而代表黑人的这种原始力量正是美国在发展之初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精神,因此,安德森试图借助于这种原始文化来解决社会出现的问题,恢复美国的人格力量。

参考文献:

[1].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D]. 赵巍.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近年来国内学界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综述[D]. 崔立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 新英格兰殖民地早期的清教思想探析:1630-1691[D]. 李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对新英格兰殖民地政教关系的再探讨[J]. 张孟媛. 美国研究. 2017

[5]. 东亚发展观研究[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6]. 近代英国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研究[D]. 吴小坤. 上海大学. 2010

[7]. 美国进步时代的思想潜流—伦道夫·伯恩思想研究[D]. 李佳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8]. 塞勒姆审巫案中的女性集体无意识研究[D]. 王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9]. 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 彭永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10]. 美国文化发展视野中的舍伍德·安德森研究[D]. 杨恋恋.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早期殖民地时代北美清教主义问题再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