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论文_史洪洋

浅析矿山地质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论文_史洪洋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类对于煤矿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现阶段的煤矿开采进度远远满足不了煤矿资源的需求。煤炭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但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煤矿安全事故,其中煤矿地质灾害属于诱发煤炭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作;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

引言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的生产建设。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难以忽视的安全生产问题,一旦煤矿生产无法实现安全保障,则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阻碍煤矿行业的运行发展。

1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

a.塌陷:塌陷属于大多数矿区发生频率较高的现象,甚至部分煤矿集中地区还会出现危险的塌陷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塌陷现象主要是由于煤矿企业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采用的密集式开采方式有关,使得煤矿所在区域的地下挖空,地表缺乏支撑导致塌陷。在常规的煤矿开采过程中一般都会挖空地下,使得地应力失衡导致的;b自然发火:通常情况下,煤矿在发生自然发火前会表现出煤、岩、空气和水的温度超过正常值,巷道中有煤油、汽油、松节油和焦油等气味的特征。另外,煤矿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当状态受到挤压至一定厚度时,便有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第二,连续的通风与供氧,氧气是煤自燃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含有氧气的风连续的吹向煤才能维持煤自燃的过程;第三,持续的氧化与放热,煤自燃的发生需要煤持续的氧化与放热。c滑坡:滑坡属于煤矿地质灾害中多元化表现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合理的存放废气物料,导致废气物料对于山体或陡坡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的,相对于自然山体滑坡来说,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山体滑坡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由于开采过程中将报废机器、建设废料等乱丢乱放导致山体重力增加导致的山体滑坡。

2预防策略

2.1探明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各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基本条件,人类对煤矿的开采活动,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速度加快且破坏力更强。对此,应在煤矿开采前明确了解矿区内新构造的特点、活动程度、性质,找出不稳定的复活断裂或是活动构造,明确了解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因及发生规律,对矿区的开采作业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对开采矿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按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潜在地质灾害的区域并对该区域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2.2完善煤矿通风

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国家、集体、个人的煤矿都应该严格遵循《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对煤矿实施上行通风、分区通风、机械通风并建立严格的瓦斯浓度检查制度,禁止开采作业人员在井下吸烟或是其他使用明火的行为,对于瓦斯矿井应该采取矿用防爆型、安全型或是安全火花型电子设备并在放炮开采前后检测瓦斯浓度,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计划

虽然煤矿地质灾害并不是必然的,但在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还是应该针对大多数可能导致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及预防,首先应制定相应的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整体计划,将以往煤矿开采及管理过程中粗放开采的模式进行转变,制定科学严谨的开采制度及工作准则,提高煤矿开采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及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采用丰富多元化的开采方式,更新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管理理念,在开采之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相关施工人员对煤矿开采可能面临及发生的地质问题进行相应的准备及预防,科学采用开采方式,在开采煤矿的每一个环节内彻底落实科学的管理手段,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煤矿开采管理,不断规范煤矿的开采行为,实现科学合理的开采,提高地质结构的平衡性,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2.4煤矿开采工作实施之前应实施相应的测量

了解地质情况煤矿企业在开采煤矿之前首先应针对煤矿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相应的测量及分析,为煤矿的开采操作及科学开采奠定相应的基础及前提,在煤矿开采之前首先应勘探及测绘煤矿所在区域,相关人员应明确及细节化煤矿企业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针对可能存在及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反复的测量及探究,并在测量的图纸中进行相应的标记,对相应的矿井施工人员进行提醒及宣教。此外相应的煤矿企业还应针对煤矿测量部门的意见进行相应的听取及学习,及时将煤矿开采工作中不规范及不科学的行为纠正。还应针对煤矿采集区域进行相应的生态治理,针对地下挖空区域进行相应的回填操作,减少塌陷现象的出现,通过实施相应的煤矿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措施达到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效果。煤矿开采工作实施之前首先测量煤矿区域的整体地质情况,在保证安全及符合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开采,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2.5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开采作业之前,需要对开采范围以及周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勘察与深入分析,与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对于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预测预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地质勘查完成后,形成完整的书面分析报告,详细描述顶板的岩性、厚度、强度、层理以及裂隙构造发育情况等,从多个角度对顶板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为矿山开采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建议相关部门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现场作业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有效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6瓦斯事故的预防措施

由于瓦斯事故是煤矿主要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所以,对瓦斯地质进行深入研究与勘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可降低瓦斯事故发生概率。必须加强地质工作,全面分析与探究事故发生的内在联系,重视它在整个行业与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据调查显示,瓦斯事故发生的地点具有一定规律,大多数集中在开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带中,这也说明了瓦斯事故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在工作实践中,人们很难发现潜在问题,所以瓦斯事故会给人们带来巨大损失。但是我们可以分析瓦斯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规律,比如断层附近、褶皱的轴部或者断层切割处,这些都是极其隐蔽又复杂的部位,因为这些地带在岩层形成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破坏与冲击,造成岩层出现大量裂痕或者缝隙,一旦受到外界的强烈冲击或者气候影响,都极容易聚集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并导致这些气体发生快速移动,从而导致瓦斯事故。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及生态的保护意识的增强及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对于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煤矿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煤矿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一般通过实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煤矿地质灾害的计划、煤矿开采工作实施之前应实施相应的测量,了解地质情况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改善煤矿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等途径进行防治,减少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方宝文.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策略[J].科技风,2017,25(8):159.

[2]陈绍义.贵州采煤引发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C].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3]王鹏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4):27.

论文作者:史洪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浅析矿山地质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论文_史洪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