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论文_曾海媚

浅谈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论文_曾海媚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碧山小学325200

【内容摘要】:大多数人的思想里,常常存在着童话就是凭空捏造出来,骗那些拖着“奶瓶子”的小娃娃罢了的想法,他们一直轻视童话的作用,只是将童话当成一种用旧了的玩具随意丢弃。但是近年来国家却将童话编入教材,将“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作为指定的阅读文类,既然童话这么没有价值,那么国家又为什么会对童话如此重视呢?本文将从童话对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作用试以简要分析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

【关键词】:童话 小学语文 意义

童话是世界文学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是所有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藏,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童话越加散发着耀眼而又温暖的光芒,童话中充满了童真童趣,以诙谐幽默符合儿童思维方式的带有幻想色彩的方式讲述奇幻故事。说起童话你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小孩子的睡前故事,童话对于大数人而言早已是玩过了的旧玩具,他的价值仅仅存在于哄哄那些拖着“奶瓶子”的小娃娃罢了。但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阅读要求定义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指明“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为指定阅读文类。童话既然只是一种睡前哄孩子的玩意,那么又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重视,甚至将许多篇目的童话列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呢?本文将从童话对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作用试以简要分析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

一教学内容方面——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话是指符合儿童思想方式并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童话一般传承于上古时代的神话或传说,经过人们后期的想象编制而成,也有很多是起源于民间并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还有一些是特别的人撰写的童话,像中国非常有名的郑渊洁,童话的来源渠道非常广泛,但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童话一般都是运用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视角,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赋于幻想性,带有奇妙色彩,在故事的结尾处大多能总结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一)童话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为了实现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整体教学目标,依照一定的内在结构将知识组合起来的知识体系,童话本身就是依照孩子的视角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童话的就是为了儿童服务的。由童话的内在属性决定了,童话更加的贴近儿童的心理,更容易满足儿童的需要,更受孩子的喜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添童话可以快速的吸引孩子的眼球,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书本上的内容上来,让孩子快速的融入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童话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下至民间故事,古今中外,无所不有,童话故事大大的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童话是小学语文的主要课外读本

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低,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而语文的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中的补充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的阅读,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感知能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实践证明,凡事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都是善于阅读的学生。因为童话比较生动,故事性强,深受儿童的喜爱,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在小学阶段童话是重要的课外读物,三分之二的故事都是童话。

二学生方面——童话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童话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起到引导作用。童话是小学生最形象生动的教科书。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会受到童话的洗礼,在学生洁白的情感世界中形成一些对世界模糊的感知。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根据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将童话放入语文课本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是非常有好处的,十分的符合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一)童话促使小学生自我感情的自我提升

儿童阶段对外界的感知度很模糊,但是通过童话小学生可以对社会对人生有一个最初步的感知,初步的认识社会是进一步适应社会基础,小学生在童话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模糊的感知许多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促使小学生自我情感的提升。

(二)童话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童话的世界大多都是天马行空的,在童话的世界里,有狡猾的狐狸,有温柔多情的花猫,有贪婪可恶的饿狼,有勤劳勇敢的小猪,不仅这些小动物都具有自己的思想,连一些花花草草都有自己的都成一片的天空,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一支笔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你不知道的深夜笔可以和橡皮产生激烈的摩擦,在小学语文中添加童话故事,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师方面——童话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童话让教师更加的了解学生

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的忘却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一些教师长期的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早已丢却了孩子般最纯真的心,但是这些教师也有小的时候,在教材中添加童话,迫使教师不得不潜下心来仔细的阅读,童话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童话的研究,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加彻底的了解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自己小时候常常阅读的童话,回到自己的童年,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回想更加了解现在孩子的心理。总而言之,童话的存在,让教师更加的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教出优秀的人才。

(二)童话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发生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坐在讲台下面听,童话的存在则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是由于童话的介入才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脊梁,为了更好的培育多元化人才,我们要将童话和小学语文完美的结合起来,筛选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童话,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童话在小学语文中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李利 .论童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4.12

论文作者:曾海媚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浅谈童话在小学语文的地位及意义论文_曾海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