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革论文_郑德元

浅谈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革论文_郑德元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230011

摘要: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借助武术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专业的攻防技巧,而且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然而,由于高校武术教学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武术教学滞后性明显。因此,加大对高校武术教学研究,深入分析导致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原因

1高校武术教学的意义

第一,武术教学是“礼”的体现。这是因为,在进行武术活动时,武德和习武者的自身修养都能得到充分的呈现,“礼”的教育也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在“礼”的教育下,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武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武术教学是“仁”的体现。这里所说的“仁”囊括了善良、仁慈、忠厚等思想,历来我国习武之人对此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1]。因此,在高校武术教学时也可以将武术教学作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学生违法乱纪的现象,而且对学生团结他人、相互尊重等良好品质也有着积极影响。

2高校武术发展滞后的原因

2.1国外武术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国外武术在我国各个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例如日本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等等,这些搏击运动深受大众喜爱,对社会武术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很多高校武术课程也针对国外武术潮流进行不断改革,虽然在改革中也包含了我国武术中的散打等项目,然而,不得不承认,这些项目仅仅体现了我国武术文化与精髓的某方面,并不能代表全部。

2.2高校武术教学难以跟进时代发展步伐

近年来,高校武术教学模式依然以国家规定的简单套路为主,例如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剑术以24式太极拳等等,就理论而言,武术课程设计大部分属于武术竞赛裁判等知识,受限于课时,武术理论课程基本没有实际意义,完全流于形式。围绕套路技术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法并不能将武术技术体系的面貌与精髓充分体现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教学需求,与时代发展要求并不相符,进而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喜爱程度依然不减,但是对武术课程却并不感兴趣。就算有的学校针对教材进行调整与改进,然而大多没有从根源上采取有效对策,教材创新依然停滞不前。

2.3学校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学生对武术协会等团体组织进行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武术爱好者展开武术的学习与锻炼,然而就规模而言,这些团体组织并没有得到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对武术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对学校体育教师的激励程度也不够,导致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在习武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有所缺失。有的学校也针对武术队进行建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组织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在资金投入上并没有予以足够的支持,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2.4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超过一半的高校没有针对专业武术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大部分学生的习武混乱无序,没有得到充分的引导与帮助,习武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外,高等院校的体育系与武术系毕业是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尽管有的学校拥有专业的武术教师,然而,很多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高,要么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不足,要么就是文化知识水平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师资学历以本科为主,几乎不存在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教师,而且当今研究生教育重理论轻技术的现象又十分普遍,这显然不符合武术这类具有特殊性质的运动项目的发展需求,进而导致高校武术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对学生展开有效指导,导致武术运动的发展停滞不前。

3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措施

3.1加大对高校武术教学的重视力度

意识形态的重视对事物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高校要加大对高校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才能保证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首先,高校的领导层要深刻认识到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提高武术教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分配专人负责学校的武术教学任务,并对其实施定期考核与检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针对武术教学制定健全的考核评定制度,注重对武术教师的教学考核,从而形成对武术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的督促作用,同时要鼓励武术教师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武术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加大对武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培植武术社团。这就需要高校对教学经费进行合理规,划分出部分经费用于武术教学的资金扶持,并引进当下先进的武术教学设备,及时淘汰落后的、陈旧的器材。此外,还要为武术社团提供必要的建设经费和活动经费,并根据其自身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同时建立有助于社团稳定发展的规章制度,推动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加快武术教材的更新换代,除了吸取当下较为先进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及时摒弃一些较为陈旧和落后的武术内容,并将富有特色化的内容纳入到武术教学中,如跆拳道、格斗术等。同时,还要注重武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活跃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武术学习中。从教学形式改革方面来讲,要及时改变以套路教学和技击教学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讲解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强调各套路间的衔接,以此帮助学生对武术动作的记忆和理解。在开展技击教学时,要将侧重点放在攻守教学上,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攻守策略,提高其技术运用能力,以此强化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此外,基于传统应试考试模式下,许多学生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寻求考试的通过,但是此种方式不仅会给学生的武术学习带来压力,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造成学习过于表面化的现象。所以还要对现有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将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等均作为评判学生武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规避传统考核模式带来的各种弊端。

3.3强化武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

高校要着重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武术教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积极引进一些高学历、水平较高的专业武术教师。同时,还可以借助优越的待遇和薪资条件,吸引硕士毕业生到高校任教,从而为高校武术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此外,要加大对现有武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对其开展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推动现有教师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并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有效防止高校武术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情况。还要积极调整现有武术教师的薪资待遇,针对弱势学科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补助,这样既可以帮助此类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科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也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武术教学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武术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升。因此,必须针对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分析其中原因,提出有效的改革对策,以此推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东.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革策略[J].才智,2017(29):109.

[2]王才船.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革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2(05):48.

[3]周永盛.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7,18(01):82-84.

[4]段廷进.我国高校武术发展滞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9):79-82.

论文作者:郑德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校武术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革论文_郑德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